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PPT演示文稿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PPT演示文稿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 自我设计与设计理论 生态学理论
12
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生态修复的原则 地域性 生态学与系统学 最小风险与效益最大
13
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生态修复成功与否的判断准则 可持续性 不可入侵性 生产力 营养保持力 具有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14
生态修复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针对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 针对非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
7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恢复生态学与生态修复
恢复生态学及其学科任务 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生态修复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8
恢复生态学及其学科任务
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理论、应用 研究进展
9
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概念 理论基础 原则 判断准则
10
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生态修复的概念: 概念; 四个层面 生态阈值
11
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时间短、速度快,局部受损严重。 例:泥石流、火山爆发 2、跃变式受损
生态系统受到持续干扰,最初不表 现明显损伤,破坏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 突然剧烈变化的一种形式。
4
3、渐变式受损 在强度均衡的干扰下,缓慢的、不断加重
的受损。例如:使用化肥引起的土壤退化。 4、间断式受损
生态系统因周期性的干扰而受到损害的一 种形式。 5、复合式受损
人类可以根据生态学原理,有目的地采取摹写措 施,是受到损害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和 完善,实现生产力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系统趋于稳 定的目的,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受损生态系统的修 复”。
22
一、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
1、森林生态系统受损的原因及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受损原因,包括病虫害、干
旱、洪涝和地震等自然灾害,但最主要的是由 于人类的活动所导致。
15
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 某种或某些污染物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 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系清除环境中的污染 物的一门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植物修复技 术包括利用植物固定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 壤、利用植物净化水体和空气、利用植物 清除放射性核素和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微生 物共存体系净化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等方面。
通过植物萃取、转化和辅助修复等技 术,可去除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 ⑶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去除
19
针对非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技术
潜力评价法 自然恢复法 限量控制法 协调促进法
20
第三节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 复
21
根据生物群落演替的基本规律,首先要考虑对生 态系统最基本功能的修复,然后再进一步完善物种组 成及结构。因此,“优先性”是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是 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第九章 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
1
第一节 受损生态系统的特征
2
一、生态系统受损的主要形式
受损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
人为干扰、或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 位移(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 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和 障碍,并发生了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
3
生态系统的受损类型 1、突发性受损
16
1、植物修复技术的类型
⑴植物萃取技术
指金属积累植物或超积累植物将土壤中的金 属萃取出来,富集并搬运到植物根部可收割部 分和植物地上纸条部位的技术。如:芸苔属植 物、油菜、工业用大麻,可超量富集砷。
⑵根际过滤技术
指利用超积累植物或耐重金属植物从污水中 吸收、沉淀和富集有毒金属的技术。如:向日 葵及各种水生植物如宽叶香蒲等。
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其变化的特点通常 都是生产力减低,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 涵养水分、保育土壤、贮存营养元素能力等生 态功能明显降低。
23
1、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①封山育林 ②林分改造 ③透光抚育或遮光抚育 ④林业生态工程
24
二、受损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
世界草地资源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 38%。我国有392万km2 的草地,约占国土 面积的41%。
⑶植物固定技术
指利用超积累植物或耐重金属植物降低金属 的活性,从而减少重金属被淋洗到地下或通过 空气载体扩散进一步污染环境的可能性的技术。
17
⑷植物刺激技术,也称为植物辅助生物修复技 术
指通过根圈范围内植物的活动刺激微生物的 生物降解的植物修复过程。桑树、桑橙树和苹 果树被人们用来刺激能降解多氯联苯(PCB) 和多环芬烃(PAH)的微生物生长。 ⑸植物转化技术
26
2、受损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与技术 ①围栏养护,轮草轮牧 ②重建人工草地 ③实施合理的牲畜育肥生产模式
27
三、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
1、河流生态系统受损的主要方式及影响 ①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②农业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③城市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28
2、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 ①建立沿岸绿化带,加强植被的生态功 能 ②人工清淤 ③控制污染源 ④科学调控河水流量和流速 ⑤加强渔业管理
生态系统在受损过程中,经历了两种以上 的受损形式。
5
二、受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2、系统结构简单化 3、食物网破裂 4、能量流动效率降低 5、物质循环不畅或受阻 6、生产力下降 7、其他服务功能减弱 8、系统稳定性降低
6
受损生态系统首先是其组成和结构发生 了退化,导致其功能受损和生态学过程的 弱化,引起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减弱且不稳 定。但系统成分与其结构的改变,是系统 受损的外在表现,功能衰退才是受损的本 质。
25
1、草地生态系统受损原因及特点
人类干扰的原因中,主要是过度放牧、垦 殖和污染。另一方面,我国草原区所处的自然 条件都比较恶劣,春季干旱,夏季少雨,冬季 严寒,自然灾害频繁,这是造成草原退化的自 然因素。所以,造成草地生态系统受损和退化, 应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结合。受损草地生 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包括植被退化和土壤退化。 植被退化是指草地破坏后,植被的密度和生物 多样性的下降,这种结构的改变还导致了群落 的矮化。土壤退化是由于风蚀、水蚀、土壤板 结和盐碱化等造成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 化,不能再支持生态系统的高生产力。
指通过植物新陈代谢作用降解环境污染物的 过程。植物转化技术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 石化产品污染地和贮藏地、武器弹药废弃物、 燃料溢出物、氯化溶剂、垃圾掩埋中的淋滤物 和农用化合物(杀虫剂和化肥)等。
18
2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⑴环境中重金属的去除
植物固定、植物转化、萃取等是去除 环境中金属离子的有效技术。 ⑵环境中有机物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