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五普法考试试题

六五普法考试试题

“六五”普法法律知识考试卷
姓名单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 共20题40分)
1、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的时间安排是()
A.2005年开始,到2010年结束 B.2006年开始,到2010年结束
C.2007年开始,到2011年结束 D.20011年开始,到2016年结束
2、《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自起施行。

()
A.2009年10月1日 B.2010年1月1日
C.2010年7月1日 D.2010年10月1日
3、甲杀害乙后,将乙的尸体打成包裹,雇佣丙运往外地。

甲对丙谎称是鸦片,答应事成之后重谢。

丙信以为真,在运输过程中被查获。

本案中()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丙构成贩卖毒品罪;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丙不构成犯罪;
C.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丙构成运输毒品罪;
D.甲构成贩卖毒品罪,丙构成运输毒品罪。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A.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5、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

()
A.自动终止 B.重新办理
C.自动续期 D、需要申请续期
6、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
A.全体公民 B.全体人民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 D.18周岁以上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
A.党的领导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依法治国
8、职工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合同()。

A.即时终止 B.续延半年后终止
C.续延一年后终止 D.续延到医疗期满时终止
9、甲雇乙为其建房,在建设中,乙砌砖时不慎将一砖掉落,将在工地玩耍的小孩丙砸伤,花去医药费2000元。

丙伤害的损失应由( )。

A.甲承担,因甲系雇主;
B.乙承担,因损害系其所为;
C.丙之监护人承担,因其疏于监护;
D.甲、乙与丙之监护人分担,因三方对该损害均无过错。

10、张某同李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买主张某预先交付1万元定金,后张某又不想购买李某的房屋,根据《担保法》规定,对1万元定金,张某( ) A.有权要求抵作价款 B.有权要求李某返还
C.有权要求李某双倍返还 D.无权要求李某返还
11、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该条款的内容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命令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

12、某民警在一次执行公务中牺牲,被公安部授予“一级英模”称号,并奖励奖金1 万元,奖金由该民警家属领取,同时其家属还收到全国各地捐款共达10万元。

对该民警家属的11万元所得应否纳税的意见中,正确的是()
A.对11万元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B.对11万元全部免纳个人所得税;
C.对1万元的奖金免纳个人所得税,对10万元的受赠金可减纳个人所得税;
D.对11万元减纳个人所得税。

13、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离婚,有管辖权的是()
A.基层法院; B.中级法院; C.高级法院; D.最高法院。

1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

( )
A.人民民主专政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全民所有制度
15、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__________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A.十二周岁 B.十四周岁 C.十五周岁 D.十三周岁
16、劳动者提前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A.三十日, 书面形式 B.十五日,书面形式
C.三十日,口头形式 D.十五日,口头形式
17、缔约过失责任采用的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处分原则
18、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

A.中央机关所有 B.国务院所有 C.全民所有 D.各级党委政府所有
19、公务员承担行政追偿责任的法定情形为()
A.公务员无过错 B.公务员有过错
C.公务员有故意违法 D.公务员有故意违法或重大过失
20、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发展 B.稳定 C.创新 D.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
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1、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我国公民的监督权包括下列哪些权利?()。

A.申诉权 B.批评、建议权 C.检举权 D.控告权
2、“五五”普法应坚持的原则是:()
A.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B.以人为本、服务群众;
C.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D.学用结合,普治并举。

E.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3、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哪些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
A.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D.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4、下列哪些罪犯不得适用缓刑?()
A.被判处管制者 B.被判处拘役者 C.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者 D.累犯
5、有下列哪些行为之一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
A.偷开他人机动车的; B.偷窥他人隐私的;
C.侵占他人财物的; D.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6、《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身体健康权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

A.死亡赔偿金;
B.丧葬费;
C.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的生活费;
D.医疗费。

7.法制宣传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B.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C.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D.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8、广安市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法制宣传教育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

其中,重点对象是()。

A.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B.未成年人特别是在校青少年学生;
C.企业经营管理人员;
D.农民特别是农民工。

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A.国家的利益; B.集体的利益;
C.社会的利益; D.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10、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可以作为抵押的财产是()。

A.居民的房屋; B.交通运输工具;
C.学校的教育设施; D.土地所有权。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内画“√”,错误答案后的括号内画“×”,共10题20分)
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修改和解释宪法。

()
2、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可以将检举、揭发、控告材料等有关情况透露或者转送给被检举、揭发、控告的人员和单位。

()
3、五五”普法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是制定和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5、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以行政主体的身份出现。

()
6、行政法的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7、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和累犯不适用缓刑。

()
8、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9、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
10、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
11、非全日制用工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
12、我国有权制定法律的是中共中央。

()
13、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人民检察院和纪检监察部门。

()
14、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才能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
15、公民的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

()
1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订立合同。

()
17、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只有行为人有过错时才应承担侵权责任。

()
18、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
19、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
20、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两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