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上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提高)初中教学知识讲解

初三化学上册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提高)初中教学知识讲解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提高)【学习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比空气大。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

(4)固态CO2又叫干冰。

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高清课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讨论:观察课本实验6-4(如下图所示)并分析。

现象与分析: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通过分析该实验的现象,可以说明二氧化碳两点性质:①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讨论:观察课本实验6-6(如下图所示)并分析。

现象与分析:A纸花变红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C纸花不变色,说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D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

四组实验的对比说明了水和二氧化碳不使紫色石蕊变色,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酸使紫色石蕊变红,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D纸花变红后加热,又变成了原来的紫色,说明碳酸不稳定,又分解了。

(3)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常利用此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2=CaCO3↓+H2O(清变浊)3.二氧化碳的用途:(1)气体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汽水、作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的原料等。

(2)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可用作①制冷剂,②形成人工云雾(舞台上),③人工降雨。

【要点诠释】1.二氧化碳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但不是所有物质,有些物质如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把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

盐酸、稀硫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和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后者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4.实验室久置的石灰水瓶内壁,会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物质是CaCO3(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发生如下反应:Ca(OH)2+CO2=CaCO3↓+H2O)。

要点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二氧化碳无毒,但在二氧化碳过多的地方,人们会感到窒息。

通常空气里含0.03%体积的二氧化碳,当含量达到1%的时候,对人体就有害处;达到4%~5%的时候,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达到10%的时候,能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2.温室效应的形成、危害及对策:(1)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由于一些天灾和乱砍滥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和草原绿地却在不断消失,从而导致碳氧循环不平衡,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2)温室效应的危害:①气温上升,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会被淹没;②地球表面的水分蒸发,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防治措施:①减少煤、石油等含碳矿物燃料的使用,更多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②大力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提倡种草种花增加绿化面积等。

【要点诠释】1.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能说CO2是空气污染物,一般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大约在0.03%左右。

2.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不变及人类的生存、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3.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矿物燃料的燃烧、动植物体腐烂等。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4.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并不是说二氧化碳有毒。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

要点三、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高清课堂《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可燃性:CO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 2 2CO2(2)还原性:CO在加热条件下,可使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的铜,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CO+CuO Cu+CO2(3)毒性:一氧化碳被吸入肺里,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随血流遍布全身。

由于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故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机体急性缺氧。

因此一氧化碳有剧毒。

轻微中毒者,应立即撤离中毒环境,呼吸大量新鲜空气或吸氧。

病情严重者,进行人工呼吸并急送医院治疗。

有人说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这种说法不正确。

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3.一氧化碳的用途:(1)CO具有可燃性可作气体燃料;(2)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要点诠释】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比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颜色、气味、状态无色、无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与空气比较)比空气的大略小于空气溶解性能溶于水难溶于水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比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跟水反应CO2+H2O=H2CO3/跟石灰水反应Ca(OH)2+CO2=CaCO3↓+H2O /跟氧气反应/ 2CO+O22CO2跟金属氧化物反应(暂不研究)CO+CuO Cu+CO2毒性无毒剧毒3.一氧化碳和单质碳性质的比较(1)相似点:都具有可燃性和还原金属氧化物的特点。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所以一氧化碳常作气体燃料。

在冶金工业上常用作还原剂来冶炼金属。

(2)不同点:一氧化碳是气体,是化合物;碳是固体,是单质。

由于碳元素有可变化合价,所以碳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产物不同。

4.物质的性质用途CO2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干冰”蒸发后,不使食物潮湿“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灭火剂保存易腐食物人工降雨加压能使CO2在水中溶解度增大光合作用使CO2转化为碳水化合物CO可燃CO具有还原性制汽水温室肥料气体燃料冶金工业作还原剂【典型例题】类型一、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1.(2015•北京中考)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思路点拨】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解答。

【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通二氧化碳,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总结升华】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

(1)干冰升华时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作。

【思路点拨】固体CO2叫做“干冰”,其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具有很多重要的用途;而“冰”是水的固体,二者要注意区分。

【答案】(1)吸收(2)气体肥料【解析】(1)干冰升华是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需要吸收热量;(2)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可作气体肥料,使农业增产。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CO2的用途及相关性质的掌握情况。

建议大家按“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规律梳理并识记CO2的用途。

举一反三:【变式1】(2014·重庆中考)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 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 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 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CO 2不支持燃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B【解析】该对比实验与CO 2的密度及CO 2是否支持燃烧无关,故不能得出①④的结论。

实验l 可证明CO 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实验2中干石蕊纸花喷水后不能变色,说明水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但喷水后的石蕊纸花放入CO 2中可变色,说明CO 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碳酸)能使石蕊纸花变色,故可得出②③的结论,即答案选B 。

【变式2】右下图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省略)。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1)物质a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2)物质b 主要成分中阳离子是 ;(3)物质c(C 6H 12O 6) 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4)写出由CO 2生成物质d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标出物质e 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CH 4 (2)Ca 2+(3) 6:1:8(4)CO 2 + H 2O = H 2CO 3 (5)321CO Na类型二、考查一氧化碳的性质3.三氧化二碳(C 2O 3)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 2O 3具有还原性B .C 2O 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 2C .C 2O 3属于金属氧化物D .C 2O 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答案】C【解析】CO 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 2,因此A 、B 说法均正确。

C 2O 3中没有金属元素,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所以C 错误。

C 2O 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2/(12×2+16×3)=33.3%。

【总结升华】根据题目信息:三氧化二碳(C 2O 3)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结合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质,以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相关知识,不难得出答案。

4.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1)写出硬质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B装置的作用是。

【答案与解析】⑴2C + O2高温2CO CuO+CO△Cu+CO2⑵防止停止加热时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倒流入大试管中,炸裂试管【总结升华】认真分析每一装置的作用是解题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