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第二电厂建厂15年来,以华能的“三色公司”为企业宗旨,以华能的核心价值观为管理基调,一贯注重企业降低能耗、节约厂用电的管理工作,并积极依托电厂的超临界的先进技术,在企业节能降耗的理念上、管理上、技术上以及具体措施上,不断探索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节能降耗的管理新路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5年来,华能xxx电厂累计发电990亿千瓦时,在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的同时,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机组经济性能在国内燃煤火电机组中,保持领先地位至今。
两台600MW超临界压力机组于1992年相继投产,在同行业的关注下,机组运行稳定、效率高,为地区、为社会、为国家创造了良好的“绿色回报”。
发电厂节能降耗管理是全过程控制管理,本厂从设计阶段就强调采用高效成熟的技术,辅机设备选型可靠高效和低故障率;在营运阶段强调持续改进和设备技术更新,节电节能精细管理。
节能降耗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总原则要求兼顾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本厂在节约厂用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还需坚持不懈地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1xx第二电厂厂用电率业绩评价1.1厂经济性能营运实绩1.2 厂用电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以2005年为例,本厂每发一亿度电,可比全国平均水平多供应电网约260万度电量,全年可多供约2.2亿KWH。
1.3 厂用电率(%)与国内600MW等级机组平均水平比较以2004年为例,本厂每发一亿度电,可比全国600MW等级机组平均水平多供应电网约142万度电量,全年可多供约1.2亿KWH。
2采取灵活的节能措施以适应环境的变化2.1 以变化求发展适者生存在需求不足、暂时平衡、供给不足三者轮回的市场条件下,决定了供给方必须不断变招应对: 在需求不足时(夜间、周末、春秋季等),采取保持稳定的不投油负荷,减少磨煤机切换,二台机组负荷优化等措施;在市场暂时平衡的条件下(正常工况),保持高的运行参数,采取辅机优化运行,配煤燃烧等措施;在供给不足的环境下,采取短期超额定参数运行方式.上述措施有时可以交叉使用。
2.2制定企业节能管理三级考核机制促进全员节电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创建节能环保型电厂考核标准》,《节能奖考核条例》等制度的制定实施,采取自评和厂部审核的评分办法,按月同部门绩效考核挂钩,部门按个人节能绩效发放奖金。
从管理上推动了全体员工群策群力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明显提高了全员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使各项节能指标明显下降。
特别针对节能重要部门-运行部制定了指标考核细则,方法全面灵活不断变化要求,例如:高负荷(>550MW)时,重点考核机组超温情况;在中低负荷时以考核机组欠温为主。
2.3厂用电的分类管理节约厂用电分类管理:重点设备给予重点关注:如给泵电泵循泵引风机电除尘;日常设备关注运行情况: 一次风机凝泵磨煤机灰系统;强调运行参数调节: 额定参数必须保证,变工况调节达到设计要求 (风氧等)3通过技术改进占据竞争有利地位3.1通过技术攻关变不足为优势我厂在重要辅机容量的设计上高效,富裕量适中,如下表所示,比较了我厂同了沁北、德州电厂600MW机组重要辅机容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厂在设计上有着决定较低厂用电率的先天条件,但这样的设计有利也有弊,技术人员通过反复试验和改进,变不足为优势,既增加了设备可靠性又降低了厂用电率。
●我厂的一次风量在夏季略有不足,在夏季高负荷时难满足磨煤机的运行需求,运行检修技术人员通过反复试验并优化控制策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吸风机高低速切换装置原设计不可靠,在运行中不能满足高低负荷情况下反复切换的要求,技术人员通过反复研究,提出了针对开关切换不成功后自动回复到原位置的新设计思路,经过改进后的控制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切换装置的可靠性,使得吸风机高低速切换可以根据负荷调整,避免高速切上后不敢切回的问题。
3.2通过技术改造取得较高效率和投资回报面对引进的国内第一台超临界压力机组,要保持市场领先,管理决策首先要保证发电设计效率和投资回报。
多年来有多项重大决策:●96年进行2#机低压缸改造后,比设计工况提高了2.3 g/kwh,每年平均节煤折算可发电3000万度。
●对电除尘阴极丝和振打装置进行全面改造,除尘效率大幅提高,#1炉的排放浓度小于50mg/Nm3,远远好于我国的排放标准300 mg/Nm3。
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对各电场参数进行优化调整,节电6000度/天以上。
●大力推广变频技术的应用我厂目前已经在12台给煤机、4台循环水旋转滤网以及2台轻油泵上采用了变频技术,2台机组凝泵马达的变频技术的应用已列入计划,准备实施。
4全方位优化运行方式管理推进节约型企业建设4.1 不拘泥于原系统运行设计方式,善于优化调整我厂是国内第一家超临界进口机组,并无很多经验可以借鉴。
我厂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长期运行中积累的经验,不断试验探索,寻找出适合本厂系统的运行方式,为节约厂用电和机组安全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4.1.1改变锅炉停机时给泵的运行方式我厂电泵被设计用在锅炉启停以及汽动给水泵故障时投用,最高能带40%额定负荷。
电泵为我厂功率最大的辅机,由于我厂机组停炉检修时,一般采用滑参数停机,在停炉过程中需要做一些试验,因此整个停炉过程比较长。
若能尽量减少机组停机时电泵的投用时间,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厂用电的消耗。
以某次机组检修为例,当时负荷降至300MW投运电泵,并运行3小时.电泵在此期间运行的平均电流为553A左右,如果这时只采用汽泵运行,而不开电泵,那么将节约厂用电为:Q = 1.732×6.3×553×3=18102 KWH .节约的厂用电量是相当可观的。
因此,运行技术人员利用机组检修停机机会进行试验,在保证机组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在汽机脱扣后投入AB层轻油稳燃,顺序停用磨煤机A、B,利用余汽供汽泵保持给水量停炉。
待余汽用完汽泵自动脱扣后机组停机。
通过试验保证了不用电泵情况下的正常停机,大量节约了厂用电量。
4.1.2调整冲灰水泵的运行方式我厂炉底湿灰系统共有4台高压冲灰水泵,原设计采用2台(一机组1台)连续运行,2台备用的运行方式。
每台机组一次湿出灰顺序为:2个灰坑+2遍石子煤,共约4小时。
机组改渣水闭式循环运行方式后,技术人员经过分析计算,发现可以在不影响炉底出灰的前提下,炉底减少一次走石子煤程序并停用冲灰水泵,即2个灰坑+1遍石子煤,这样每天两台机组冲灰水泵共少运行12小时。
以每台冲灰水泵电流25A,电压6.3KV计算,则每天节约厂用电约为:Q=1.732*25*6.3*0.99*12= 3240KWH。
全年可节约厂用电约118万KWH ,同时不影响出灰效果。
4.1.3闭式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调整由于系统设计问题,长期以来我厂单台闭冷泵运行不能满足系统对闭冷水压力的要求。
技术人员通过对闭式冷却水系统中所有用户进行长时间的跟踪摸底,记录不同环境温度下、不同负荷时闭冷水用户的温升变化,并根据长期运行经验总结出了规律,大胆地对一部分用户的冷却水量进行调整,采取调整主机和小汽机冷油器闭冷水进水量、关闭备用状态下电泵冷油器冷却水出水门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使单台泵运行就能满足系统压力要求。
实现闭冷水泵一台运行,而另一台备用,既节约了厂用电,又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采用此方式后,全厂每天可节约厂用电7200度。
按闭冷泵运行电流为30A 计算,一年可节约厂用电为:Q=1.732*30*6.3*0.99*24*365=280万KWH 同时根据长期运行经验,我厂循环水仅靠循泵出力就能满足闭冷器的冷却要求,故采取河水升压泵走旁路方式(不运行河水升压泵)。
按河水升压泵运行电流343A计算,一年共节约厂用电为:Q=1.732*343*0.38*0.99*2*24*365=392万KWH.4.2 合理优化设备运行管理方式,节电又安全4.2.1单循泵运行方式优化我厂两台机组各配置了两台无可调动叶的混流循泵,正常运行方式是两台同时运行,当气温较低时,为节约厂用电或减少凝结水过冷度,采用单台循泵运行,并关小凝汽器循环水出水门来达到此目的。
由于循环水泵是我厂功率较大的辅机之一,故如何采用灵活的循泵运行方式,尽可能缩短2台循泵同时运行的时间,从而降低厂用电率,同时又不能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是我厂节能工作的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我厂投用第二台循泵的时机简单的取决于季节,这显然不够经济。
众所周知,循环水的出力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机组背压的高低,而机组的背压高低又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出力,因此,从理论上讲,只有当启动第二台循泵所带来机组出力的增加值大于循泵本身耗功时,此时启动第二台循泵才是最经济的。
因此我厂运行部制定了“循环水泵优化运行方式规定”,规定启动第二台循泵不仅要看循环水温度、还要结合凝汽器背压及机组负荷的变化趋势。
一般江水温度15~23℃之间),原则上单元机组循泵仍保持一台运行、一台备用,调节凝汽器循出A/B(CW003A/CW003B)开度在30%~40%左右(CRT闭锁),维持循泵出口压力在0.12~0.15Mpa。
根据新规定运行,大大缩短了双循泵运行的时间,按循泵正常运行电流290A 计算,正常运行时,1台循泵一天消耗电量为:Q=1.732*290*6.3*0.99*24= 75185KWH若单循泵多运行一个月,单台机组可少用厂用电约225万KWH。
4.2.2电除尘运行方式优化通过技术改造,本厂两台电除尘在额定工况下除尘效率达到99.2%以上。
随着电网装机容量的增加和峰谷差的加大,我厂两台机组夜间只带40%-50%左右的负荷,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针对性试验,以掌握电场运行方式和参数调整对除尘效率、烟尘排放、厂用电及对粗细灰量、比例的影响。
结果表明,机组低负荷运行时,部分电场采用较为节电的间歇供电方式和较小的二次电流完全能确保达到环保排放要求;而在机组连续高负荷运行时,将电场运行方式调整为效率更高的火花率整定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除尘效率。
运行部根据试验结果,制定了根据机组负荷,入炉煤煤质的不同,采取灵活的电除尘运行方式,设置不同的方式和优化二次电流,兼顾除尘环保和节电两方面的要求。
初步估计上述措施,节电3000度/天以上,而我厂烟尘排放的合格率也达100%。
4.2.3吸风机运行方式优化我厂每台机组各配备了两台双速离心式双吸风机.平时投用低速,当夏季迎峰渡夏时,经调整后低速运行定子电流仍大于270A,并预计较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时,才切至高速.由于高速运行时电流(约417A)远大于低速电流(约250A),因此正常运行时,我厂采取一系列措施已降低吸风机的出力,以降低厂用电率。
●通过调整空预器热端间隙,减小漏风率,降低吸风机电流,降低厂用电率;同时提高了一次风压增加了设备安全性。
●严格进行定期炉膛及尾部烟道吹灰,改善受热面结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