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生理学幻灯片(第六章)

微生物生理学幻灯片(第六章)


HS-+H++1/2O2→S0+H2O
S0+3/2O2+H2O→SO42-+H+ NH4++3/2O2→NO2-+2H++H2O NO2-+1/2O2→NO3Fe2++H++1/4O2→Fe3++1/2H2O
硫细菌
硫细菌 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铁细菌
-0.27
-0.25 0 +0.43 +0.77
-209.4
2、硫化细菌
对元素硫和还原态无机硫化物进行氧化的自 养细菌有光能自养硫细菌和化能自养硫细菌 两类。 化能自养硫细菌通常称为硫化细菌,主要包 括硫杆菌属(Thiobacillus)、硫化叶菌属 (Sulfotobus)、硫小杆菌属 (Thiobacterium)等6个属。多数硫化细菌 为专性化能自养菌,少数为兼性化能自养菌, 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硫杆菌属,它们分布广, 与人类关系密切。
从Fe2+到Fe3+的氧化反应是一个消耗质子的 反应(Fe2++1/202+2H+→Fe3++H20)。 实验证据表明1/2O2+2H+→H20的反应发生在 细胞质膜的内侧,而Fe2+→Fe3+的反应发生 在细胞质膜的近外侧——这样就涉及了电子 传递过程。 Fe2+→Fe3+ 1/2O2+2H+→H20 + + Fe2++1/202+2H+→Fe3++H20
质子通过转运质子的ATP酶进入细胞(在这 个过程中,驱动ADP的磷酸化——合成 ATP)。——如何使此过程长期性、连续性 的保持? 为了保持细胞内中性pH值,涉及2个问题: ——电子的获得,并和质子结合形成水(在 细胞内完成); ——相应物质的氧化及电子传递。 所以,必须考虑到Fe2+的氧化在这里非常重 要。
从氨到亚硝酸的全部氧化仅消耗3/2O2,大约 只产生一个ATP; 其中大量的能量用于驱使电子的逆转,以产 生还原力NADH2,用于CO2的固定和还原, 所以这种微生物的摩尔生长量极低。
氨 氧 化 细 菌 的 氨 氧 化 和 电 子 传 递
周质空间中的 细胞色素c与 膜中的细胞色 素 c不同。
㈠、化能无机营养菌 ㈡、光能无机营养菌
㈠、化能无机营养菌
又称化能自养菌,多数为革兰氏阳性好氧细 菌,能在黑暗条件下,以CO2为碳源,从无 机物的氧化作用中获得能量(ATP)和还原 力(NADH2或NADPH2) 1、硝化细菌 2、硫化细菌 3、氢细菌 4、铁细菌
化能无机营养菌的生理类群
硝 化 时细 的菌 和 质把 子亚 、硝 合 电酸 成 子还 流原 向成 硝 酸
ATP
硝化细菌电子传递中的电子流
硝化细菌进行正常的电子传递产生质子动势供ATP合成用(示意图的右边分支)。
一些质子动势也被用来将电子从亚硝酸逆着还原电势梯度流向NAD+(左边分支)。
细胞色素c和4种复合物与此过程有关:(1)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2)泛醌醇-细胞 色素c氧化还原酶;(3)亚硝酸盐氧化酶;(4)细胞色素a、a3氧化酶。
从Fe2+传出的电子在周质空间被铁硫菌蓝蛋 白(褐铜蛋白)接收。作为对于周质的适应, 铁硫菌蓝蛋白是对酸稳定的,而在pH=2时具 有最适合的活力——特殊性。 铁硫菌蓝蛋白的电子被传给一种不寻常的高 电势的膜结合细胞色素c(Cytc,不同与以 往所涉及的?),由它接着将电子传递给终 端氧化酶——细胞色素a1(Cyta1)。 细胞色素a1(Cyta1)将电子供给1/202,加 上从细胞质中来的两个质子形成水。 经ATP酶进入的质子流量弥补了质子供给 (生成H2O),只要Fe2+是可利用的,氧化 亚铁硫杆菌质膜内外存在的自然质子动力势 就能持续地驱动ATP的合成。
在多数氢细菌中,有两种氢化酶,其结构和 功能各不相同: ①颗粒状氢化酶——结合在细胞膜上,直接 与呼吸链偶联,不经过依赖于NAD+脱氢酶作 中间体,催化氢的氧化,并把电子直接传递 给呼吸链产生ATP,主要产生能量。 ②可溶性氢化酶——存在于细胞质中,催化 氢的还原,能直接还原NAD+,还能还原 Cytb、Cytc等,主要功能是为菌体生长提供 固定CO2的还原力。
Fe2+ H2
O2 O2 O2
好氧 好氧 好氧
有限 多数可以利用 可以利用
铁细菌
氢细菌
一些无机电子供体氧化时放出的能量
反应 化能无机营养 生物种类 氢细菌 氧化还原电位 E’0(V) -0.42 Δ G0’ (kJ/反应) -237.2 Δ G0’ (kJ/2e-) -237.2
H2+1/2O2→H2O
细菌类型 主要碳源 能源 电子受体 与氧的 关系 有机物利用
硝化细菌
氨氧化细菌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CO2
CO2
NH4+
NO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2
O2
好氧
好氧
非常有限
非常有限
硫氧化细菌
专性无机营养和自养型 CO2 H2S、S、S2O32O2 好氧 非常有限
兼性自养型
CO2或有机物 CO2或有机物 CO2
H2S、S、S2O32有机物
NH2OH/NH3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89V (1/2O2+2H+→H2O ,+0.815V),太高,不可 能使氨加水脱氢经呼吸链氧化成羟胺,可能 是通过加氧反应形成羟胺——氨在单加氧酶 (羟化酶)和细胞色素P460催化下生成羟胺。 P460是一种专性的细胞色素b,这一步骤伴 随着有氧的消耗,在无氧条件下,氨不能氧 化成羟胺。 羟胺在羟胺-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末端细胞色 素系统催化,生成亚硝酸。
(b)亚硫酸盐也能 氧化并转变成APS。 这条途径产生的电子 用于电子传递以及同 APS一起以底物水平 磷酸化方式产生ATP。 (c)腺苷酰硫酸 (APS)的结构
硫化物被氧化成硫酸盐和产生ATP的过程
3、氢细菌
氢细菌是一群将H2氧化为水,并从中获得能量, 用于同化CO2,合成细胞物质进行化能自养生物 的微生物。 氢细菌的种类很多,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兼性化 能自养菌,包括假单菌属、副球菌属 (Paracoccus)、黄杆菌属 (Flavobacterium)、产碱杆菌属 (Alcaligenes)、诺卡氏菌属(Nocardia)等。 H2+1/2O2→H2O氧化还原电位(氢化酶)为0.42V,高于NAD(P)H2/ NAD(P)+的0.32V。
自养微生物的种类很多,但如果从生理学角 度考虑,根据自养微生物所利用的能量,可 以将它们分为化能无机营养菌和光能无机营 养菌,然后根据它们所利用的特殊能源和其 它生理特性,再将它们分为几个不同的生理 亚群。 化能自养菌 光能自养菌 甲基营养菌——和自养菌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自养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 生理特性
关于无机硫的氧化途径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以氧化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oxidans)为代表,在硫化物氧化过程中 是经过一系列的多硫酸盐中间体(主要是四硫 酸盐积累),然后再转变为硫酸盐。 4S2-→2S2O32-→S4O62-→SO32-+S3O62→4SO32-→4SO42 第二种类型以排硫杆菌(Thiobacillus thioparus)为代表,在硫的氧化过程中没有 多硫酸盐的中间体。氧化的第一个产物是亚硫 酸盐,再进一步氧化为硫酸盐。 S→SO32-→SO42-
氢细菌中两种氢酶的作用方式
氢细菌是一类兼性化能自养菌,在有O2无H2, 可利用糖或有机酸或氨基酸而生长。有的还 可利用嘌呤和嘧啶进行生长。 当氢细菌以无机化能营养方式生长时,H2的 存在能阻抑菌体对有机物(如对果糖)的利 用,这种现象称为氢效应。 原因: ①分子氢阻遏ED途径中相关酶的诱导合成; ②当有O2和H2时,氢化酶催化生成NAD(P) H2大量合成,造成NAD(P)+的不足,从而 影响了果糖ED途径的脱氢作用。 ——使还原力和能量产生过程简单化。
4、铁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
自然界中有些细菌,例如氧化亚铁硫杆菌、 硫杆菌属、嘉利翁氏菌属、纤发菌属和球衣 菌属中的许多菌种。 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高铁离子,并利用这 个过程所产生的能量和还原力同化CO2进行 自养生长,统称为铁细菌。
因为Fe3+/Fe2+(在pH3时E0’=+0.77V)具 有正的氧化还原电位。 因为Fe3+/Fe2+的氧化还原电位很高,因而 到氧(1/202/H20,E0’=+0.82V)的电子传 递途径很短。Fe2+氧化产生的电子不足以还 原NAD+、FAD和许多其他的电子传递链成分。 不足以产生ATP(ΔE=0.158V)。 这种菌的呼吸链包括细胞色素c、a1及一种 含铜的铁硫菌蓝蛋白(褐铜蛋白) 。
中性pH下的铁氧化——在中性pH条件下, 亚铁离子在有氧存在时不稳定,很快被氧化 为铁离子(不溶性的); 亚铁离子存在的唯一中性环境是缺氧; 相关铁细菌也就存在于缺氧和有氧的界面。
㈡、光能无机营养菌
这类细菌具有光合色素、即叶绿素、类胡萝 卜素、藻胆蛋白,它们可以象绿色植物那样 进行光合作用而生活。 根据光合细菌所具的光合色素,大致可以将 它们分为绿色细菌、紫色细菌(着色细菌和 红螺细菌)和蓝细菌三类。
第六章 自养微生物的营养及代谢
按照获得能量和合成细胞物质的方式(碳源 利用),可以把微生物界分为两大类群—— 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 所谓自养微生物(Autotrophs)是指一群能 够在完全无机环境中生长的微生物(能量和 碳架来源?)。 利用光能或从氧化简单无机物获得能量,利 用二氧化碳作为细胞的碳源进行生长,因此 这是一群具有特殊生物合成能力的微生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