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一(9)
比萨主教堂正立面
比萨斜塔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脱离了古罗马建筑的影响,以尖券、尖形肋骨拱顶、陡峭的 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束柱、花空棂等为特点。 1、哥特式建筑的特征 1)结构体系 使用骨架券,减轻拱顶的重量及侧推力。 使用飞券传递屋顶的侧推力。 使用二圆心的尖券或尖拱。
尖券和飞券
外国建筑史建筑史
主讲:张子竞
【学习目标】 通过本讲的学习,能够了解欧洲中世纪时东西欧建筑的发展情况, 并掌握中世纪东西欧建筑的特征和代表建筑。 【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 (1)拜占庭建筑特点 (2)拜占庭建筑代表作品 (1)罗马风建筑的特点 (2)罗马风建筑的代表作品
能够在当时的社会 拜占庭建筑 背景下理解欧洲中 世纪建筑的发展; 能够简要分析拜占 罗马风建筑 庭建筑、罗马风建 筑、哥特建筑的风 哥特建筑 格特征。
米兰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帆拱的装饰
雕刻装饰
欧洲中世纪建筑
东欧的小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之后,拜占庭的建筑规模都很小,穹顶 直径最大也不超过6米。不过,这些教堂在外形上穹顶逐渐饱满起来, 举起在鼓座上,统率整体而成为中心,完成了集中式构图,体形比早期 的舒展、匀称。
格拉尼查茨教堂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西欧中世纪建筑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西欧中世纪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和罗马风建筑。
a初期基督教建筑(多半是利用罗马原有的建筑物)
三种类型:1.巴西利卡式, 2.集中式, 3.拉丁十字式。
西欧中世纪建筑
巴西利卡: 是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几排柱子把它分为几长条空间,中央的比较宽, 是中厅,两侧的窄一点,是侧廊。中厅比侧廊高很多,可以利用高差在 两侧开高窗。大多数的巴西利卡用木屋架,屋盖轻,所以支柱比较细, 一般用的是柱式柱子。 特点: 这种建筑物容量大,结构简单,便于群众聚会,所以被天主教会选中。
圣马可教堂
圣马可大教堂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始建于公元829年, 重建于1043~1071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 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 从外观上看,它的五座穹顶仿圣索菲亚大教堂;正面是华丽的拜占庭装 饰,整体布局呈希腊十字式。教堂内部从地板、墙壁到天花都是细致的 马赛克镶嵌画,画上覆盖一层金箔,使整座教堂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 被称为黄金教堂。
拜占庭的建筑
拜占庭建筑的代表是东正教教堂,主要成就是创造把穹顶支承在4个或 更多独立支柱上的结构方法。是集中式建筑形式。 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 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 建筑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公元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建设君士坦丁堡,建设规模宏大的 以一个穹隆为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 位于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夏尔特尔主教堂西立面
夏尔特尔主教堂平面图
夏尔特尔主教堂俯瞰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6)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 14世纪80年代动工,至19世 纪初完成。500年的艺术品 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 称“杜莫主教堂”,位于意 大利米兰市,规模居世界第 二. 教堂内部由四排巨柱隔开, 宽达49米。中厅高约45米, 而在横翼与中厅交叉处,更 高至65米多,上面是一个八 角形采光亭。
哥特式建筑
飞扶壁
哥特式建筑
罗 马 风 哥 特 教 堂 与 剖 面 的 比 较
哥特式建筑
3)亚眠主教堂 法国最大的教堂,1220-1288年建, 中厅系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宽约15 米,高约43米,由于起伏交错的尖 形肋骨交叉拱和束柱式样的柱墩, 看上去比真实的还要高。
亚眠主教堂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4)科隆主教堂
德国始建于1248年,一直到1880建成,欧洲北部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中 厅宽12.6米,高46米。西面的一对八角形塔楼高达150余米,教堂内外布 满雕刻、小尖塔等装饰,垂直向上感很强。
科隆主教堂
科隆主教堂内景
哥特式建筑
Hale Waihona Puke 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5)夏尔特尔主教堂
法国1194-1260年建,西面两座塔楼建造时间相差400年,形式也不相同。
帆拱与鼓座
欧洲中世纪建筑
希腊十字 中间的穹顶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得名为希腊十字形。
欧洲中世纪建筑
(4)装饰特征
墙面的装饰:内墙装修有彩画和贴面两种。在色 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 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彩画以粉画为主;贴面材料有大理石、马赛克等, 主题是宗教故事、人物、动物、植物等。 石雕艺术: 重点部位是发券、柱头、 檐口等,题材是几何图 案或植物等。
哥特式建筑外立面
哥特风格的代表作品
1)巴黎圣母院 1163-1250年建,早期哥特式建筑的 典型实例。教堂平面宽约47米,深 约125米,可容近万人。 正立面是一对高60余米的塔楼,粗 壮的墩子把立面纵分为三段,两条 水平雕饰又把三段联系起来。
巴黎圣母院
哥特式建筑
到处可见的垂直线条与小尖塔装饰是哥特建筑的特色,特别是高达90米 的尖塔与前面的那对塔楼,使远近市民在狭窄的城市街道上举目可见。
筒形拱
十字拱
西欧中世纪建筑
拉丁十字: 由于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圣品人增多,后来就在祭坛前增建一道横向的 空间,大一点的也分中厅和侧廊,高度和宽度都同正厅的对应相等。于 是,就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平面,竖道比横道长得多,信徒们所在的大 厅比圣坛、祭坛又长得多,叫做拉丁十字式。
西欧中世纪建筑
比萨主教堂正立面高约32米,有四层空券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都有丰 富的变化。 钟塔(1174年)在主教堂东南20多米,圆形,直径大约16米,高8层, 中间6层围着空券廊。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塔身开始倾斜,成为享誉 世界的比萨斜塔。
5-10世纪,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建筑的体量都不大,且建造也很粗糙。 随着封建经济的增长,教堂及各种公共建筑逐渐多起来。 西欧中世纪建筑大体上分三个时期: 早期基督教时期------西罗马帝国末期到10世纪 罗曼时期(罗马风)---------------12世纪之前-------教堂 哥特时期---------------12世纪到15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
欧洲中世纪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中央大穹顶直径32.6米,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 内部空间丰富多变,大小空间前后上下相互渗透,穹顶底部密排着一圈 40个窗洞,将光线引入教堂,使整个空间变得飘忽、轻盈而又神奇,增 加宗教气氛。 门窗玻璃是彩色的,柱墩和内墙面用白、绿、黑、红等彩色大理石拼成, 有的地方镶金,穹顶内贴着蓝色和金色相间的玻璃马赛克,璀璨夺目。
哥特式建筑
2)内部空间 中厅窄而长,导向祭坛的动势明 显。中厅高耸,宗教气氛很浓。 框架式的结构,支柱和骨架券用 为一体,有向上的导向性。 玻璃窗面积大、色彩丰富。
骨架券内景
哥特式建筑
3) 外部造型 西立面的构图特征:一对塔夹着中厅 山墙的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水平 方向有山墙檐部比例修长的尖券栏杆 和一二层之间放置雕像的壁龛,把垂 直方向分为三段。 挺拔向上直冲云霄之感,突出垂直线 条向上升腾。 水平划分较重,立面较为温和、舒缓。
哥特式建筑
2)兰斯主教堂 法国1211-1290年建,该教堂以形体匀 称、装饰纤巧著称。教堂前后建了百 余年,由于墩柱形式与装饰主题一致, 格调统一。
兰斯主教堂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
花式窗棂
哥特式建筑
飞 券 1
飞扶壁
哥特式建筑
哥 特 教 堂 的 剖 面
哥特教堂的 玫瑰窗
哥特式建筑
飞 券 2
1、罗马风建筑特征
罗马风建筑在建筑艺术上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形式上略有 古罗马风格。
罗马风建筑所创造的扶壁、肋骨拱与束柱在结构与形式上都对后来的建 筑影响很大。
西欧中世纪建筑
2、代表作品——意大利比萨主教堂
比萨主教堂,与它的钟塔和洗礼堂,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 一。 主教堂是拉丁十字式的,全长95米,有四排柱子。中厅用木桁架,侧廊 用十字拱
本讲内容
13.1拜占庭时期建筑 13.2西欧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式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
395年,古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 意大利和以西的部分为西罗马,首都在罗马城。以东的部分是东罗马, 首都在君士坦丁堡,后来改名为拜占庭帝国。 中世纪分为两大宗,西欧是天主教,东欧是正教。拜占庭帝国一直保存 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文化。 4世纪时,早期的基督教取得合法地位后,仿照古罗马的巴西利卡建造 教堂,巴西利卡是集中性的,早期巴西利卡被称为“早期的基督教堂”
欧洲中世纪建筑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
2、7-12世纪,建筑规模小,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改为几个 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3、13-15世纪,拜占庭建筑既不多,也没什么新创造。
特点: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集中式形制----拜占庭建筑的构图中心,往往是既高又大的圆穹顶 。 (3)结构特征----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方形空间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 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帆拱使建筑方圆过渡自然,又扩大穹顶下空间,是拜占庭结构当中最具 有特色的。
(1)哥特建筑特点 (2)哥特建筑代表作品
【引言】 欧洲中世纪是欧洲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的 东西欧随着宗教的不同,建筑也有很大的不同,东欧发展 的是古罗马的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形制,而西罗马发展的则 是古罗马的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形制。两种类型的建筑都 各有各的特点,并且都对建筑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