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2-10-30T11:10:18.39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11月总第117期供稿作者:林国萍
[导读] “生命在于运动”,小学段学生上好体育课,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不仅能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会受益终生。
林国萍山东省栖霞市大庆路小学265300
“生命在于运动”,小学段学生上好体育课,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不仅能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会受益终生。
研究表明,小学生大都比较喜爱体育课,但他们中也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同学不喜欢上体育课。
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是因为体育课单调乏味,或是因动作惧怕以及肌肉疲劳等。
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如何让体育课变得更精彩、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运动兴趣、克服生理和心理惰性就成为我们体育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音乐在人体发展中的重要性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试验,我发现音乐进入体育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音乐主要是以其旋律、节奏两大要素与人体发生联系并产生作用的。
研究表明:音乐能对人体产生两种反应,即物理反应和化学反应。
物理反应是指音乐通过声波(旋律、音色、节奏)与声压冲击振动人体组织产生共振,人体运动在神经系统指挥下有节奏地进行,使心脏有节奏地跳动,胃肠蠕动,肌肉收缩,使人体内各种器官协调一致,从而调动人体的能量和抗疲劳的能力。
化学反应是指音乐作为一种振动中的数量,使大脑神经系统极度兴奋,心情舒畅,加速内分泌,使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呼吸系统,增大吸氧量和欠氧债的能力。
各项运动技术动作,都是按一定的动作节奏来完成的。
节奏实际上是动作过程中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点。
运动时,用力的强度和密度构成了技术动作的节奏变化,如跑步立定和齐步走立定,先强调一、二、一,同时强调左脚,使学生感到两脚的强弱之分,然后配上相应的音乐,牢记强拍时左脚落地,而弱拍时右脚落地。
二、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心理学认为:兴趣促成动机,动机支配行为,兴趣的强弱决定着行为的结果,有了积极的学习兴趣,学习就会产生动力,结果会事半功倍。
体育锻炼,只要方法得当,量与强度适宜,就能促进身体的发展。
而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时候,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生充满兴趣的主动参与下运动,心理发展则会更加完善。
音乐影响着人的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黑格尔说:“音乐的节拍具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魔力。
”中国男篮CBA主题曲《相信自己》就是一首能让人听了热血沸腾的歌曲。
一首节奏强劲、旋律优美的音乐,能使人感到力量,激发人的激情,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学习技术动作的内部动力。
虽然音乐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但在一堂课的不同阶段,应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不同的音乐背景。
1.准备活动部分:音乐能起到收心、热心、愉悦身心的作用。
选择欢快的节奏感强的音乐能使学生在音乐声中振奋,尽快克服生理惰性,进入状态。
过去的准备活动大部分是做做操、跑跑步,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对体育课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比如:我们可以选择节奏明快的《Nobody》音乐让学生做健美操,既可以让学生身心愉快,也能更快地让学生进入兴奋的状态。
教学中,每当我放起这首歌,还没开始活动,学生已经兴奋起来了。
2.教学活动部分:节奏鲜明的音乐能促进学生肌肉的节奏感,使其可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收到最佳的效果。
在教学生运球上篮时,在音乐的伴奏下,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心情下做练习,可以克服对动作的惧怕心理,并使其按一定的音乐节拍更好地掌握动作。
又如:跨栏跑的教学中,在音乐伴奏下做栏间跑的练习(不放栏),按音乐节奏做摆动腿栏侧过练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动作的节奏。
再如:耐久跑,跑步的节奏是学生难以掌握的技术。
在定时跑练习过程中,我选择《运动员进行曲》做背景音乐,按照音乐中的节奏进行呼气、吸气。
在音乐的帮助下,既分散了学生跑步枯燥的情绪,又消除了疲劳,使其对跑步充满了信心。
3.教学结束部分:一堂紧张而又有较高强度的体育课结束时,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上都十分疲惫,而传统体育课的放松活动却只注重肌肉的放松,未对其紧张的心理进行放松,因此这样的放松是不科学的。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消除心理上与生理上的疲惫,应当使学生在如同流水般的音乐中得到放松。
因此,这部分的音乐应该以古典与轻音乐为主,一般我选择《蓝色多瑙河》、《春江花月夜》、《梁祝》等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较快地稳定了情绪,放松了身心。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内容多种多样,每项技术的结构部分各不相同,因此所选音乐应该符合教学的技术特点。
体育课所选音乐既应该注意内容健康、节奏明快,又应考虑具有民族特色,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欣赏水平。
对低年级的学生,可选择一些清新欢快的儿童音乐,像各种动画片的插曲;高年级的学生,就要对他们进行一些有意的情感培养,可选一些健康向上、节奏明快的现代音乐,使学生产生蓬勃向上的朝气。
体育课教学中正确运用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加强练习效果,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要注意的是,音乐的引入要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要背离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要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更不要把体育课上成音乐课。
另外,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要自己喜欢音乐,且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平时注意收集、整理,这样使用时才能有选择的余地。
总之,我们应认真探讨音乐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研究音乐对人体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科学而合理地把音乐引入体育教学中,大面积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