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课程开展情况简介
课程性质
教学策略
课程建设
学生表现
课程成为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示个性和创新的平台
• 从学生的设计与作品当中,我们看到 了创造能力的释放。因此,搭建起一 个课程平台,让学生的学习更富有想 象力和创造性,是这门课程最大追求; 而改变学习方式,让源自学生内心的 需要变成他学习的动力,将为其建立 起终身学习的习惯打开一条路径!
学生在利用网络查找信息
学 生 的 设 计 图 纸
项目教学——《创意展示架》
• 每个学生小组都经历了 查找信息、确定创意、 绘制草图、交流设计、 板材划线、加工拼装、 美工设计、作品展示, 填写说明书等。 • 对应了《必修2》中的: 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 计等,也突出了《必修1 》的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课程性质
教学策略
课程建设
学生表现
教学策略——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
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 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 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 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 指导与组织的作用。 具体特点—— 1、基于《课程标准》,把握教材内容,为学生 提供具体的任务情境。 2、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3、重视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技术素养的提升。 以《创意展示架》为例——
重视学习小组成立
360云盘帐号:1797384044@ 云盘密码:jiangnan123456
利用网络,师生共享资源
利用网络游戏中的城市建设来研究《 校园沙盘》的制作
课程性质
教学策略
课程建设
学生表现
团队建设、资源开发、 规范管理
• 一、团队建设: 1、师资队伍:我校共有8名专业的通用技 术教师(3名研究生、5名本科生)。 2、 集体教学:团队教学,互帮互助。在 开展 一个项目时,各施所长,进行集 体备课,集体上课,集体评课,及时总 结反思。 3、教研活动:每天上午一个小时研讨会。
学生在美工作品
文科班的同学发挥他们的绘画才能
学生在展示讲解作品
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评价打分中来
项目教学——《创意展示架》
• 每个学生小组都经历了查找信息、确定创意、 绘制草图、交流设计、板材划线、加工拼装、 美工设计、作品展示,填写说明书等。 • 对应了《必修2》中的:结构与设计、流程与 设计等,也突出了《必修1》的技术与设计的 关系。 • 通过项目活动,学生不仅有了亲身体验,而且 在小组同伴的合作下,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得到 了展现! 教材内容所要求的,也得到了落实!
3、社会实践(6学分)
• 我校主要是鼓励学生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 参加社会上的其他公益活动。返校后,上 交一份“假期实践报告”!
江南中学《通用技术》创新实验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简介
CO2CO2
单
位 :江南中学通用技术科组
一、《通用技术》课程的开展
二、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通用技术》课程 开展情况
• 我校是广西普通高中新课改《通用技术 》首批20所“创新实验学校”之一,教育 厅项目办、广西师范大学和我校协同创 新,共同致力于该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尝试新的学习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
1、《课程标准》指出,应当根据学生的
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 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 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终 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2、重视学生小组的力量,努力使每个学生 成为别人的学习资源和助手! 3、利用网络平台共享资源,开展自主式的 研究性学习
• 高二年级在通用技术课上,两个学期,总 计会开展至少5个专题活动,每个专题3个 学分。 • 面向高一学生,我们开展周末兴趣小组的 形式。一般一个学期一个专题。这样学生 可以依个人实际情况做出修习调整。
2、社区服务( 2学分)
• 我校主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清洁校园 行动”、“看望敬老院的老人或孤儿院的 孩子”、“走进居民区进行公益宣传”等 活动来完成修习。
日常会议研讨
共同研究学生作品
2、资源开发:
主要是教学案例开发。我们的流程 主要有:
寻找课题 撰写方案
任务筹备
可行性 讨论 分工负责
课堂实施
资料搜集
方案汇总 反馈总结
案例:《校园沙盘》项目的开发
课题可行性讨论 上课初次尝试
学生进行部门招聘(视频)和外出测量
方案成稿
3、规范管理
• (1)教学管理:给学生编制《课程活动手册》 ,建立成长档案袋,制定出学分认定方案。 • (2)实验室管理:建立仪器使用登记规定,加 工室进出规则,材料入库与消耗记录,工具维 护与日常清点等。 • (3)兴趣小组管理:规定活动时间,进行兴趣 登记和上课记录。
二、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
• 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 案(实验)》所确定的八个学习领域 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共占23个必 修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15学分, 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1、研究性学习(15学分)
• 我校主要通过与通用技术项目专题活动结 合来开展。
• 拥有一支足够数量、结构合理而稳定的 师资队伍。 • 目前,我们的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基本 完成,设备齐全,在满足上课需求的同 时,也为各年级的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 动提供了场所,真正将“实践育人”的理 念落到的实处。
课程性质
教学策略 课程建设
学生表现
• 课程性质: “综合性”、“实践性”、“创 造性”和“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性” 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 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 课程解读 1、“综合性”,就是说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 2、“实践性”,强调直接体验,“实践育人”; 3、“创造性”,强调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 造潜能提供展现平台。 • 4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性”,强调对学生的培 养要注重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