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判断题1.法治是现代文明的制度基石。
(对)2.在现代,“法”主要表现为“刑律”。
(错)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对)4.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不一定表现为法律。
(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对)5.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在原始社会没有法。
(对)6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
(对)7.我国著名民法专家教授对"商事人格权"所作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错)8.法规清理,是最常见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工作。
(错)9.封建社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对)10.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对)1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
它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对)12 社会主义法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为实现普遍意义的平等、自由奠定了坚实基础,开辟了广阔空间,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
(对)1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对)14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对)15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对)16.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和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错)17.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错)18.法的最基本细胞是法律规范。
(对)19.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的一个分支部分。
(错)20.法学中的"法的渊源"又被称为法的"内容渊源"。
(错)21.社会主义法律是人民自己的法律,所以对人民来说他不具有强制性。
(错)2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对)2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对)24、法治观念是从事法治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的思想基础。
(对)25、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对)26、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对)27、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
(对)28、每年12月1日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
(错)29、。
依法治国就是以宪法和法律作为国家领导和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包括四项基本要求:一是科学立法,二是严格执法,三是公正司法,四是全民守法。
(对)30、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对)31、民主与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民主与法治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又存在本质区别甚至相互制约。
(对)32、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措施一样。
(对)33、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家的前提。
(对)3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对35法律制定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对)36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对)37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对)38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对)39.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对)40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对)41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42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领导核心、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道路、奋斗目标。
(对)43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对)4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对)45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包括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
(对)46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对)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对)48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展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统筹推进。
(对)49法治思维主要包括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权利保障、正当程序等内容。
(对)5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对)51.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错5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对)53.权利和义务问题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权利和义务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核心部分。
(对)54.权利能够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
错55. 2004年我国修改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使之成为一项宪法原则(对)56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没有权利,义务的设定就失去了目的和根据;没有义务,权利的实现也就成为空话。
(对)57.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律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
(对)58公民未能依法履行义务,根据情节轻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对)5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对)60.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
(对)61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对)62.有权利就有救济,或者说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对)63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对)64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对)二、单项选择1.制定规章的国家机关是(C)。
A.全国人大常委会B.杭州市人大常委会C.杭州市人民政府D.杭州市司法局【答案】 C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C)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的。
A.1988B.1993C.1999D.2004【答案】 C3.法构成要素的主要部分是 (A)A.规范 B.原则 C.概念 D.技术【答案】 A4.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D)年通过的。
A.1954B.1975C.1978D.1982【答案】 D5.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实现(C)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确保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A .宪法B .宪法、法律、法规C .宪法和法律D .法律【答案】 C6.国务院审计机关在(A)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国务院总理B.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C.国家主席D.全国政协主席【答案】 A7.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B)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 B8.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的会议是(C)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答案】 C9.宪法规定,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我国公民的(B)。
A.神圣权利B.光荣义务C.权利和义务D.神圣职责10.法的核心特征是 (A)A.国家意志性 B.规范性C.逻辑性 D.统一性【答案】 A11.(D)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行使权力要对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负责。
二是被法律赋予权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尽责、不作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用权受监督B.违法受追究C.职权由法定D.有权必有责【答案】 D12.以下选项中,(A)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
A.行政法B.合同法C.仲裁法D.民事侵权法【答案】 A13.(B)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A.诚信友爱B.民主法治C.公平正义D.安定有序【答案】 B14.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D)A.立法和守法上的平等B.立法、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C.立法和司法上的平等D.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答案】 D15.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A.国家需要法律B.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C.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D.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答案】 A16.(C)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对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执法机关执法为民的外在体现。
A.勤政守法B.甘当公仆C.文明执法D.清正廉洁【答案】 C17.我们在强调学法用法的同时,还必须强调(B),只有这样,学法用法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取得实效,法治国家的构想才能实现。
A.培养立法意识 B.培养守法意识C.培养宣传法律意识 D.培养监督法的实施意识【答案】 B18.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C)A.权利义务相统一 B.重证据C.讲程序 D.情重于法【答案】 C19.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
这是指 (B) A.政治安全 B.国防安全C.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答案】 B20.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C)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答案】 C21封建制法律的基本特征表述不准确的是:A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B实行封建等级制度;C维护专制皇权;D是刑罚宽严相济。
【答案】 D22法律的基本特征表述不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法律是资产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B是统治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工具,其根本任务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