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复习资料一、 填空题1、按照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分 完全互换 和 不完全互换 两种。
其中 完全互换 _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广泛。
2、尺寸公差是指 上偏差和下偏差 。
3、 基本尺寸 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公差带 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配合分 间隙 配合、 过度 配合和 过盈 配合三种。
4、标准公差用代号 IT 表示。
标准公差分 20 级,其中 IT01级 精度最高, IT18 精度最低。
5、螺纹螺距与导程的关系是:导程等于 线数 和 螺距 的乘积。
6、国家标准按螺纹的直径和螺距将旋合长度分为三组,分别为 长 旋合长度组、 旋合长度组 中 和 短 旋合长度组。
7、计量器具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标准计量器具、 通用 计量器具和 专用 计量器具三类。
8、零件的尺寸合格,其实际尺寸应在 最大极限尺寸 和 最小极限尺寸 之间。
其 上偏差和下偏差 应在上偏差和下偏差之间。
9、 基本偏差 确定公差带位置, 标准公差 确定公差带大小。
10、在过渡配合中, 最大间隙 表示过渡配合是最松的状态; 最大过盈 表示过渡配合中最紧的状态。
11、零件尺寸为φ90j7(020.0015.0+-)其基本偏差为 -0.015 mm ,尺寸公差为 0.035 。
12、选用配合的方法有三种,即 计算 法、 类比 法和 试验 法,在一般情况下通常采用 类比 法。
13、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 随机 误差、 系统 误差和 粗大 误差。
14、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孔的 最小极限尺寸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 最大极限尺寸 。
15、形位公差带由 形状 、 大小 、 方向 、 位置 四个要素组成。
16、键为标准件,键连接的配合采用的配合制度为 基轴制 。
17、在图样上,单一要素的尺寸极限偏差或公差带代号之后注有○E 符号时,则表示该单一要素采 用 包容 要求。
18、孔和轴各有 28 个基本偏差代号。
1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要采用基 孔 制;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要采用基 轴 制。
20、表面粗糙度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四种,它们分别是 比较法 、 光切法 、干涉法 和 针描法 。
21、一般公差尺寸是指图样上只标注 基本尺寸 而不标注 极限偏差 尺寸。
22、检验孔的量规称为 塞规 ,检验轴的量规称为 环规(或卡规) 。
23、孔的公差T h = Dmax -Dmin = ES -EI 。
24、国家标准规定:配合分为 间隙 配合、 过度 配合和 过 盈 配合。
25、零件尺寸为φ85j7(020.0015.0+-)其基本偏差为 -0.015mm ,尺寸公差为 0.035 。
26、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用 Ra 表示;Rz 轮廓最大高度 表示、○L 最小实体要求 表示。
27、M24×2LH-6h 的公称直径为 24 ㎜,LH 表示 左旋 。
28、公差原则中的相关原则是指 尺寸 公差与 形位 公差相关。
29、◎表示 同轴 度,圆跳动符号是 ↗ 。
二、判断题1、 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错2、有两个尺寸φ50mm 和φ200mm (不在同一尺寸段),两尺寸的标准公差相等,则公差等级相同。
错3、在一般情况下,对同一被测要素,形状公差值应小于位置公差值,位置公差值应小于相应的尺寸公差值 。
对4、提高零件沟槽和台阶圆角处的表面质量,可以增加零件的抗疲劳强度。
对5、一般说来,计量器具的分度值越小精度越高。
对6、凡在配合中可能出现间隙的,其配合性质一定属于间隙配合。
错7、φ50H8/F8标注是正确的。
错8、公差等级选用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的公差等级。
对 9、圆度公差的被测要素可以是圆柱面也可以是圆锥面.对10、国家标准规定的验收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只接收位于规定的极限尺寸之内的工件。
即允许有误废而不允许有误收。
对11、形状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均是固定的。
错12、径向全跳的公差带形状和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相同,因而可以用径向全跳动公差控制圆柱度误差。
对13、要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只要使零件的实际偏差在图纸上规定的两个极限偏差之内即可。
错 14、在孔、轴的配合中,若EI ≥es 的孔轴配合是间隙配合。
对 15、采用标准冷拉棒料直接作轴,与孔的配合要采用基孔制。
错 16、为了测量准确,选取的量块块数要尽量多。
错 17、关联实际要素的理想要素由基准确定。
对18、为了减少相对运动时的摩擦与磨损,表面粗糙度的值越小越好。
错19、设计时,若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较小,其相应的表面粗糙度数值也应较小。
对 20、凡合格的零件一定具有互换性。
错21、在两个标准公差中,数值大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必定比数值小的所表示的尺寸精度低。
错22、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的轴颈尺寸属于绝对测量。
对23、滑动摩擦表面要比滚动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小。
错24、在孔、轴的配合中,若EI ≥es ,则此配合为间隙配合;若EI ≤es ,则此配合为过盈配合。
错 25、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等。
对26、标准推荐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是因为其测量方法简单。
错27、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的位置,因而基本偏差值越小,公差带距零线越近。
错28、滚动轴承的精度是按其外形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级的。
对 29、M20×2表示粗牙双线普通螺纹。
错30、在机械制造中,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是可避免的。
错 31、量块按制造精度分为五级,按检定精度分为六等。
对 32、光滑极限量规是一种没有刻度的专用计量器具。
对33、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必须相等。
错 34、尺寸公差可为正值、负值或零值。
错35、游标卡尺是利用尺身刻度间距和游标刻度间距之差来进行小数部分读数的。
差值越小,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越高。
对36、为了测量准确,选取的量块块数要尽量少。
对37、圆度的公差带两同心圆的圆心一定与零件轴线重合。
对38、99c H 是基孔制的过渡配合。
错 39、Js 为完全对称偏差,故其上、下偏差相等。
对40、形位公差的附加要求,需用文字说明时,属于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
对 三、单项选择题1、基本尺寸是( B )。
A 、测量时得到的;B 、设计时给定的;C 、装配后得到的;D 、加工时得到的。
2、当孔的上偏差大于相配合的轴的下偏差时,此配合的性质是( D )。
A 、间隙配合;B 、过渡配合;C 、过盈配合;D 、无法确定。
3、下列各关系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D )。
A 、T f = +0.023mm ;B 、Xmax = 0.045mm ;C 、ES = 0.024mm ;D 、es = -0.020mm 。
4、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C )。
A 、因为孔比轴难加工;B 、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C 、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D 、因为从工艺上讲,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5、孔和轴的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带形状一般是(B)。
A、两平行直线;B、圆柱面;C、一组平行平面;D、两组平行平面。
6、φ20f6,φ20f7,φ20f8三个公差带(B)。
A、上偏差相同且下偏差相同;B、上偏差相同但下偏差不相同;C、上偏差不相同但下偏差相同;D、上、下偏差均不相同。
7、零件加工时产生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原因是(A)。
A、刀具和工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塑性变形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B、刀具装夹不准确而形成的误差;C、机床-刀具-工件系统的振动、发热和运动不平衡;D、机床的几何精度方面的误差。
8、零件上的被测要素可以是( C )。
A、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B、理想要素和轮廓要素;C、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D、中心要素和理想要素。
9、下列各关系中,能确定孔与轴的配合为过渡配合的是(D)。
A、EI≥es;B、ES≤ei;C、EI>ei;D、EI<ei<ES。
10、形位公差的基准代号中字母( B)。
A、按垂直方向书写;B、按水平方向书写;C、书写的方向应和基准符号的方向一致;D、按任一方向书写均可。
11、下列配合中,公差等级选择不适当的是(C )。
A、H7/g6;B、H9/g9;C、H7/f8;D、M8/h8。
12、选择公差原则时,在考虑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 )。
A、零件的使用功能要求;B、零件加工时的生产批量;C、机床设备的精度状况;D、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13、关于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零件的表面质量影响间隙配合的稳定性或过盈配合的连接强度;B、零件的表面越粗糙,越易形成表面锈蚀;C、表面越粗糙,表面接触受力时,峰顶处的塑性变形越大,从而降低零件强度;D、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可提高零件的密封性能。
14、孔和轴的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带形状一般是(B)。
A、两平行直线;B、圆柱面;C、一组平行平面;D、两组平行平面。
15、国家标准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C )。
A、因为孔比轴难加工;B、为了减少孔和轴的公差带数量;C、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D、因为从工艺上讲,应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16、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Ra表示(B)。
A、轮廓的最大高度;B、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C、轮廓单元的平均线高度;D、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
17、有形状误差的孔、轴相配时,其配合状态比实际尺寸相同的没有形状误差的孔、轴的配合状态(A )。
A、要紧些;B、要松些;C、相同;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18、圆度公差和圆柱度公差之间的关系是(D )。
A、两者均控制圆柱体类零件的轮廓形状,所以可互相代替;B、两者公差带形状不同,因而相互独立,没有关系;C、圆度公差可以控制圆柱度误差;D、圆柱度公差可以控制圆度误差。
19、最大极限尺寸(D )基本尺寸。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小于或等于。
210、当上偏差或下偏差为零值时,在图样上(A )。
A、必须标出零值;B、不能标出零值;C、标或不标零值皆可;D、零值前要加“+”或“-”号。
21、有形状误差的孔、轴相配时,其配合状态比实际尺寸相同的没有形状误差的孔、轴的配合状态(A )。
A、要紧些B、要松些C、相同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22、设计时形位公差数值选择的原则是( A )。
A、在满足零件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公差值B、公差值越小越好,因为能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要求C、公差值越大越好,因为可降低加工的成本D、尽量多地采用形位未注公差23、关于孔和轴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
A 、圆柱形的内表面为孔,外表面为轴B 、由截面呈矩形的四个内表面或外表面形成一个孔或一个轴C 、从装配关系上看,包容面为孔,被包容面为轴D 、从加工过程上看,切削过程中尺寸由小变大的为孔,尺寸由大变小的为轴 24、关于任意方向的直线度公差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