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设计和运行原理 4.1 空冷系统的设计 图3 1 压力储气罐 7 后冷却器 2 油过滤器 8 冷却空气通风口 3 油冷却器 9 空气过滤器 4 最小压力、止回阀 10 底架 5 进气调节器 11 主电机 6 空气端 12 压缩空气总管接头 4. 设计和运行原理 4.2水冷系统的设计 图 4 1 压力储气罐 8 冷却空气通风口 2 油过滤器 9 空气过滤器 3 油冷却器 10 底架 4 最小压力、止回阀 11 主电机 5 进气调节器 12 压缩空气总管接头 6 空气端 13 冷却水电磁阀 7 后冷却器 14 冷却水接口 4. 设计和运行原理 4.3 L132-250 示意图 图5. 1 进气过滤器 2 进气调节器 2.1 动力汽缸 2.2 蝶阀 3 主电机 4 空气端 5 热敏温度探头 6 压力储气罐 7 油、气分离器芯 8 放油球阀 9 安全阀 10 油滤压差开关(保养) 11 油过滤器 12 油冷却器 13 节流阀 14 减压阀 15 最小压力、止回阀 16 后冷却器 18 压力监示+显示 19 二位三通卸载电磁阀 20 二位二通放气电磁阀 21 温控阀 22 油位仪 23 进气过滤器压差开关(保养) 24 油、气分离器芯压差开关(保养)* 25 冷却风扇 26 节流阀 27 进水过滤器(仅水冷机型使用) 28 冷却水电磁阀(仅水冷机型使用) 29 截止阀(仅水冷机型使用) 30 止回阀 R1 主电机热敏元件 R2 空气端出口温度探头 R6 后冷却器出口温度探头* B1 总管压力传感器 B2 空气端出口压力传感器 F1 主电机热继电器* F2 风扇电机热继电器* S5 油过滤器压差 S6 油、气分离器芯压差* S7 空气过滤器压差 S10 旋转方向和V型皮带监视器* S12 油位监视器* S13 轴承监视器SPM* Y1 卸载电磁阀 Y4 放气阀 Y6 冷却水电磁阀(仅水冷机型使用) * 可选件 a 压缩空气管路 b 油路 c 控制管路 d 冷却水管路 4.4油路 所需的油从压力储气罐(6)中抽取,通过温控阀(21)(它在油温高于55℃时关闭油冷却器(12)的旁通管路,打开进入油冷却器的管道),流经油过滤器(11),送入压缩机空气端(4)。
在油、气分离器芯(7)中分离出来的油通过油管路送入压缩机空气端(4)。
整个油路的循环是靠系统中的自然压力差驱动的。
由于在油路中的压力差约为1.5巴,当压力储气罐的压力在7巴时,油大约以5.5巴的压力注入空气端(4)。
螺杆压缩机卸载运行时,由于进气调节器(2)关闭,在进气口区域(油注入处)形成了真空状态,从而提供了足够的压力差和所需的注油量。
4.5气路 所需的空气吸入进气过滤器(1),经进气调节器(2)进入压缩机空气端(4)。
在压缩过程中,吸入的空气经注入的油冷却,产生的油/气混合气切向注入压力储气罐(6)。
经预分离及随后在油、气分离器芯(7)中精细分离后,含油量很低的压缩空气通过最小压力、止回阀(15)、后冷却器(16)和冷凝水分离器(可选件),送入用户总管。
冷凝水分离器(可选件)中分离出的冷凝水通过一个电磁阀(可选件)排出机外。
该电磁阀必须由客户安装,并有Kondensomat(可选)控制。
4.6起动/关闭/跳闸 (还可参阅 DELCOS 3100的操作指南) 机器起动: l主电机(3)以Y方式起动。
l进气调节阀(2)关闭。
l由于在注油处形成的真空压力,油、气分离器开始向空气端供油。
l冷却水电磁阀(28)(仅在水冷机型中使用)通电,并打开。
l切换到△方式运行后,电磁阀(19)+(20)通电。
l系统中的空气经由电磁阀(19)流入进气调节器的动力汽缸(2.1),进行循环。
压力储气罐(6)与进气通道的接头由电磁阀(20)关闭。
l减压阀(14)可对动力汽缸的控制压力进行限制。
l进气调节器(2)中的蝶阀(2.2)开启。
l系统压力约为4.5巴时,组合阀(最小压力、止回阀)(15)打开。
l压缩空气开始排入用户管道。
自动运行 (打开/关闭运行) l当总管压力达到设定的最大值时,电磁阀(19)+(20)失电。
l进气调节器的动力汽缸(2.1)中的弹簧将蝶阀(22)关闭。
控制空气通过电磁阀(19)排入进气管道。
l压缩机空气端(4)以空载方式运行。
l压力储气罐(6)泄压。
l如果在设定的续运行时间内总管压力未下降到设定的最小压力值,则机组关闭。
l冷却水电磁阀(29)(仅在水冷机型中使用)关闭。
l如在设定的续运行时间内压力降到预先设置的最小值,则电磁阀(19)+(20)重新得电。
l机器切换到负载运行。
连续运行(可选) l在控制器中,上切换点设定在最大工作压力值(高于比例调节器的设定值0.3巴)。
标准比例调节器的使用范围只能在7巴和额定压力之间。
l通过调节比例调节器可将调节范围设定得更低些。
l若输入压力增高(压力储气罐(6)的压力增高),比例调节器的输出压力会在调节范围内不断降低。
(动力汽缸(2.1)中的的控制压力相应降低)。
l由于进气调节器动力汽缸(2.1)中的压力下降,蝶阀(2.2)部分关闭,从而使进气得到节流。
说明 连续运行只具有有限的节流功能,它能将供气流量减少到70%。
达到该数值后,控制器将把螺杆压缩机切换到空载运行状态。
系统关闭 l按操作板上的OFF键,电磁阀 (19)+(20)失电。
l进气调节器(2)中的蝶阀(2.2)关闭,系统卸压。
l30秒后,马达(3)+(25)关闭。
l冷却水电磁阀(28)(只用于水冷机型)失电,并关闭。
系统待命 l系统不运转时,动力汽缸(2.1)中的压缩弹簧会将进气调节器(2)关闭。
l电磁阀(19)+(20)断电。
l压力储气罐(6)内的压缩空气通过电磁阀(20)向进气通道放气。
故障 可能原因 维修措施 机器无法起动 1.无运行或控制电压 1.检查保险丝,总电源开关和输电线 2.故障尚未予以确认 2.确认故障信息 3.油、气分离器压力未释放 3.等机器压力释放后再起动,油、气分离器压力必须<0.4巴,才能起动 4.电机出过障 4.检查接头、布线等 5.空气端出过障 5.手动盘动气端,需要时更换气端 6.环境温度低于+1℃ 6.保证环境温度不低于+1℃,必要时安装一个加热器 机器在起动阶段停机 1.进气调节器只能部分关闭 1.进行修理,必要时,更换进气调节器;检查电磁阀-(19)- 2.机器有短路 2.确定原因并把它们消除;更换失效的保险丝 3.开关箱中的接头松了 3.检查并把它们上紧 4.在△阶段油、气分离器中无压力或不能积聚起足够的压力 4.检查压力保持阀和进气调节器的打开功能 5.油的粘度太大 5.按环境温度选择润滑油的类型,或安装辅助加热器 6.由于手动开和关太频繁,超过了马达开关的最大循环数 6.避免频繁地进行手动的开和关,使马达冷却 机器达不到终点压力 1.进气调节器不能完全打开 1.维修,需要时,更换进气调节器;检查电磁阀-(19)+(20)- 2.空气消耗过量 2.减少空气使用量,或再切入一台压缩机 3.V型皮带打滑 3.更换V型皮带组 4.油、气分离器滤芯堵塞 4.更换油、气分离器滤芯 5.空气过滤器堵塞 5.取出滤芯进行清洗或更换 6.压缩机系统漏气严重 6.检查机器 故障 可能原因 维修措施 机器跳闸 1.环境温度过高 1.给压缩机房通风 2.通风装置有故障 2.检查马达和马达保护开关 3.供电线的截面太小 3.测量用电需求,必要时,更换电线 4.用电需求太高 4.油、气分离器滤芯或空气过滤器滤芯堵塞,需要时予以更换 5.油位太低 5.将油、气分离器加满油 6.注油压力太低 6.更换油过滤器滤芯,清洗油路系统 7.油温太高 7.检查油冷却器和通风装置 空载压力过大 1.进气调节器不能正确关闭 1.检查进气调节器 2.系统不能卸载 2.检查电磁阀(19)和管路 压缩空气中含油 1.油、气分离器滤芯堵塞 1.更换 2.油起泡 2.换油 3.油位过高 3.排放油 4.检查最小压力、止回阀 4.最小压力、止回阀的开启压力过低 空气过滤器中有油 1.进气调节器过障 1.检查滑动配合和密封表面,需要时予以更换 2.进气调节器不能正确关闭 2.检查进气调节器和电磁阀-(19)+(20)- 3.放气时间过短 3.延长时间 安全阀开启 1.安全阀过障 1.更换 2.油、气分离器堵塞 2.更换 3.进气调节器关闭太缓慢 3.检查进气调节器和电磁阀-(19)+(20)- 4.压力探头有毛病 4.更换 5.电子线路有故障 5.更换 6.电磁阀-(19)+(20)-有故障 6.更换 安全阀有故障时绝不可运行螺杆压缩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