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上·20年代诗歌徐志摩
第八章 新诗(上)·20年代诗歌
一、早期白话诗: 1.胡适——新诗的拓荒者。安徽绩 溪人。先后入美国康乃尔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1916年开始试作白话诗, 1917年《新青年》刊登了他的 《朋友》《赠朱经农》等八首 诗而引起轰动。 1920年 3月出 版《尝试集》(现代文学史上 第一部白话诗集),显示出开 拓者的胆识和勇气。
第八章 新诗(上)·概述
20年代的诗歌,从自由放纵到节制自律、 从浅尝辄止到深入钻研、从自发的模糊实验 到自觉的诗美追求,中国现代诗歌逐渐走向 成熟。出现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李 金发等著名诗人。
第八章 新诗(上)·概述
二、第二个十年的主要诗歌潮流:
1.以殷夫为代表的红色鼓动诗歌。 2.以穆木天、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的无产阶级 大众化诗歌; 3.以臧克家、艾青、田间的左翼现实主义诗歌; 4.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 5.以戴望舒、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歌; 6.以施蛰存、徐迟、路易士为代表的都市诗歌。
第八章 新诗(上) ·20年代诗歌
※ 早期白话诗的特点: ①带有思想解放的鲜明特征; ②反对说假话和无病呻吟,提倡表达真实思想感情 ③体现出一种自由开拓、勇于探索的精神。“《尝试 集》的真价值,不在建立了新诗的规范,不在与 人以陶醉于欣赏的快感,而在与人以放胆创造的 勇气。”(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 ④艺术上的“非诗化”倾向。 “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是‘白话’, 不是‘诗’,大家努力的是如何摆脱旧诗的藩篱,不 是如何建设新诗的根基。”(梁实秋《新诗的格调 及其他》(1931))
妹妹你是水
应修人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清溪里的水。 无愁地镇日流, 率真地常是笑, 自然地引我忘了归路了 妹妹你是水—— 你是温泉内的水。 我底心儿他尽是爱游泳, 我想捞回来, 烫得我手心痛。
第八章 新诗(上)·20年代诗歌
《梦与诗》:“都是平常经验,/都是平常影象,/ 偶然涌到梦中来,/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都是平 常情感,/都是平常言语,/偶然碰着个诗人,/变幻 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 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我现在回头看我这五年来的诗,很象一个缠 过脚后来放大了的妇人,回头看他一年一年放脚鞋 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年的鞋样上总还带有缠 脚时代的血腥气。”(《尝试集·四版自序》 )
第八章 新诗(上)·20年代诗歌
二、湖畔诗人: “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是‘湖畔’的四个年 轻人”(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 • 诗集导言》) 1922年春,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 人在杭州西湖畔成立诗社。出版四人诗合集《湖 畔》和《春的歌集》,汪静之单独出版了《蕙的 风》和《寂寞的中国》。
第八章 新诗(上)·20年代诗歌
第八章 新诗(上)·20年代诗歌
《叫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第八章 新诗(上)·20年代诗歌
《朋友》(《蝴蝶》)(此诗天怜为韵,还 单为韵,故用西诗写法,高作一格以别之):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 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 上天,天上太孤单”。 《湖上》(九年八月二四日夜游后湖——即 玄武湖,——主人王伯秋要我作诗,我竟做不出 诗来,只好写一时所见,作了这首小诗):“ 水 上一个萤火,/水里一个萤火,/平排着,/轻轻 地,/打我们的船边飞过。/他们俩儿越飞越近, / 渐渐地并作了一个。 ”
第八章 新诗(上)·20年代诗歌
《一勺水啊》 俞平伯(1900—1990) 好花开在污泥里, 我酌了一勺水来洗他。 半路上我渴极了。 ………… 竟把这一勺水喝了。 请原谅罢,宽恕着罢! 可怜我只有一勺水啊! 《月夜》 沈尹默(1883-1971)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 却没有靠着。
第八章 新诗(上)·20年代诗歌
胡适的诗歌理论:“作诗如作文”。即形式的 “散文化”;内容的“平民化”。 “胡适之体” 的特点:
①客观写实,多用白描或比喻、象征手法; ②注重意义,偏于说理; ③通俗明白,缺乏飞腾的想象力。
第八章 新诗(上)·20年代诗歌
2.其他诗人和诗集: 俞平伯:《冬夜》(1922年上海亚东图书馆)。 格律诗的痕迹与欧化文法。 康白情:《草儿》( 1923年上海亚东图书馆)。 刘半农: 《扬鞭集》( 1926年北新书局 )。 《相隔一层纸》:“屋子里拢着炉火,/老 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 /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 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1917年10月, 北京)另有《叫我如何不想她》等。
第八章 新诗(上)
第八章 新诗(上)·概述
一、第一个十年诗歌的总体概貌:
1.胡适开创的白话体诗歌,刘大白、刘半农、沈尹默 的初期实践;湖畔诗人;冰心、宗白华等的小诗; 2.20年代郭沫若《女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自由诗 派; 3.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格律诗派; 4.以李金发、穆木天、冯乃超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诗派。
第八章 新诗(上)·概述
三十年代的主要诗歌刊物有:左联的 《萌芽》等、中国诗歌会的《新诗歌》、 后期新月派的《新月》,施蛰存主编的 《现代》、戴望舒主编的《新诗》、卞之 琳的《水星》等。
第八章 新诗(上)·概述
三、第三个十年的诗歌概况:
1.艾青的诗歌——四十年代诗歌的代表:时代现 实的战斗传统与现代派诗艺的融合、走向大众 同时又走向世界。 2.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 3.冯至的智性诗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 (“九叶”诗人)——冯至的《十四行诗》和穆 旦等人的现代派诗歌。 4.解放区、根据地的民间歌谣体诗歌。李季的 《王贵与李香香》、阮竞章《漳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