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就是气象服务业目标是形成能够指导现代气象服务业发展的理论和服务技术方法体系气象服务业的定位(了解)1、气象服务在气象事业中的定位(1)气象服务在气象业务技术体系中的定位a 气象服务技术既是气象基本科学技术的延伸,又是气象基本科学技术的发展b 气象服务业务分系统是整个气象业务系统的窗口和出口c.气象服务业在气象业务技术体系中的定位(2)气象服务在气象事业中的定位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立业之本2、气象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气象事业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气象服务学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方法1、以促进气象服务业的发展为根本宗旨,以解决气象服务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2、软硬并举,相互促进:例如如何认识服务需求发展规律,规划服务业的发展;如何根据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和运行规律,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3、在移植的基础上集成创新4、在总结气象服务实践经验和已有初步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创新气象服务的分类:从气象服务的性质、内容、对象以及手段四个层面对气象服务进行分类气象服务的分类:一、气象服务的性质分类1)基本公益服务(公益无偿服务)产品I p≥0.52)附加公益服务(成本补偿性有偿服务)产品I p<0.5 公益性指数I p=SXD3)商业性服务产品气象商品,必须具有气象公共产品所不具备的新价值和特有的交换价值二、气象服务的内容分类1)、气象信息服务a气象情报信息服务b气象预报信息服务2)、气象工程技术服务3)、气象科技综合咨询服务三、气象服务的对象分类: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用气象服务四、气象服务的手段分类:1、印刷品气象信息服务2、电话气象信息服务3、广播、电视气象信息服务4、警报器气象信息服务5、计算机网络及因特网气象信息服务Chapter 2气象服务的科学技术基础:服务对象系统具有气象可控性;气象对该服务对象系统的制约关系具有可测性;相关的气象因子本身也具有可测性系统可控性:系统可以通过适当改变某些条件来实现状态控制的性质称为系统的可控性。
系统的气象可控性:如果某系统的状态受制于气象环境,而且这种气象环境是可调控的或气象环境对它的影响是可调控的,则称该系统具有气象可控性。
气象制约关系的可测性也是相对的。
实际的是指在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精度条件的可测性。
这种可测性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
气象制约关系可测性是指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可以获知(实测或推测得到)的气象对某一对象系统的制约关系。
气象控制因子:把为利用气象条件对用户系统的制约规律而实行有效气象控制所必须适时提供的气象因子称之为气象控制因子气象控制因子的可测性是指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下可以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测得(实测或预测)这个气象控制因子。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所构成并具有整体的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控制:是指控制主体对受控制客体的一种能动作用。
控制系统:是指在特定的某种环境条件下由三种元素所构成的具有控制功能与行为的系统,这三种元素是:作用者(控制主体)、被作用者和将作用由作用者传递到被作用者的传递者。
开环控制系统:是指具有以下功能的系统:控制者直接将控制信号送到被控制系统,被控制系统根据所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接受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具有反馈回路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也称控制论系统。
气象控制系统:开环气象控制系统:没有反馈回路,控制过程是单项的一次性过程的气象控制系统称为开环闭环气象控制系统:具有反馈回路的气象控制系统称之为闭环气象控制系统理想的气象控制论系统应具备的条件:1该系统是控制论系统;2某些气象因子是其控制因子,而且已知其控制关系;3这些气象控制因子具有可测性,气象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反馈信息,不断输出有针对性的气象控制信息;4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相应的气象控制工程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气象控制决策的经济目标函数如果以C表示气象控制措施的平均成本,L表示控制的平均效益(或损失的减少),P为所提供的气象控制信息出现的概率,则气象控制决策的经济目标函数Gm应由下式确定:Gm=1/P*C/L提高气象服务效益比的基本途径:1、提高气象控制信息的有效性:当C/L一定时,Gm的极小化要求P的极大化。
若用户系统所处的气象环境有可选择性,应为之预选有利气象事件发生概率最高者;否则,也要有针对性地根据用户所处条件尽可能做出高质量的概率预报,以便区分不同概率做出科学决策;2、提高气象控制水平:当P一定时,G m的极小化要求C/L的极小化。
降低控制成本C和提高控制效益L是气象控制工程的根本技术指标。
气象服务基本原理:根据气象因子对控制系统的制约关系,制作有针对性的气象控制信息;进而依据气象控制经济目标函数极小化的原则实施相应的气象控制工程,从而达到提高系统运行功效的目的从气象服务基本原理看气象服务对象●凡是和气象有关的系统都可能成为气象服务对象;气象敏感系统都可能成为气象服务的重要对象;真正有现实服务效益的气象服务对象是气象控制系统,即只有气象控制系统才是气象服务的有效对象;而最理想的气象服务对象是气象控制论系统。
有效的气象控制工程技术类型★气象环境调控型:大气环境质量的控制技术、人工气候室技术和防雷避雷技术等★气象环境影响型: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地膜覆盖、优化灌溉和间作套种技术等★气象环境择优型:气象环境择优技术应用甚广。
农业气候相似引种技术就是一种典型的气象环境择优技术★气象影响调控型:水库根据流域降水量预报进行蓄排水的水位调控技术★综合型:对于需要露天作业而又对雷电十分敏感的野外工程,既需要根据特定的需求,为其预报尽可能好的天气条件,同时为了确保工程安全,还可以进一步采取必要的防雷避雷工程技术措施从气象服务基本原理看现代气象服务业发展的技术路线从产品、服务方式、服务领域等方面讨论:(1)以基本气象产品为依托,提高气象服务源信息的质量。
(2)从只提供一般性预报信息转变到提供专业性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
(3)改变只提供一次性气象信息服务方式,开展全过程动态控制服务(4)和相关经济部门合作,大力发展气象工程控制技术,大力开拓气象工程服务领域Chapter3十大经济学原理结合气象服务:1、如何作出决策第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企业是否选择购买气象信息,获取气象服务?干旱时是否考虑人工增雨?今年种玉米是否扣地膜?第二,某些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减缓气候变化的经济及社会影响?人工增雨的机会成本?个人获取天气预报的机会成本?第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拥挤的私人长途公交车是否增加旅客?季末商品清仓;公共气象和私人气象的区别就是边际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第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当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时,人们会选择采取这项行动。
获得明天天气晴朗的信息就不带雨具的行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提出,公平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率先承担减排义务。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反应。
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第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状况更好:碳排放权交易的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第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中国气象服务体制改革?中国是否考虑将气象产业市场化?气象产品市场化?第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中国的气象服务市场是否存在市场失灵问题?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第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气象科技和气象服务效率的提高同样会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保证第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第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气象服务在每个阶段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创造出高的气象效益?AG — W … P … W′—G′Pm购买阶段:企业必须根据生产的需要,购买到质量高、效能好、价格廉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生产资料(Pm),并引进管理、技术人才以及素质好的工人(A)。
同时,要使A和Pm保持一定比例,避免劳动力的浪费和物资积压。
中长短期天气预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生产阶段:w… p … w ′企业必须尽可能采用高科技进行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尽可能地节约生产资料的使用,以便降低生产成本,用较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耗费,生产出较多的劳动产品,使价值增殖、、、、、、专用气象服务销售阶段:W′— G′为了使商品能卖出去,企业必须做好市场预测,瞄准市场,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产品;不仅要考虑市场当前的需要,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
同时,国家还须加强宏观调控,做到供需大体平衡。
气象信息服务起到重要作用。
※气象服务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普遍性的需求)、收入水平(决定了个性化的需求)、产业政策、认识程度※气象服务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经济发展阶段、财政收入水平、政府执政理念、供给方式的多元化、科学技术进步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1、Ed = 0 完全无弹性(垂直线):纯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和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2、Ed < 1 缺乏弹性3、Ed = 1 单位弹性(现实中少见)4、Ed > 1 富有弹性:私人气象服务产品利润最大化原则5、Ed→∞ 完全弹性(水平线)Edi=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对于Ed > 1 富有弹性的商品,产品降价,商家销售收入会增加对于Ed <1 缺乏弹性的商品,产品降价,商家销售收入会减少Ed=1单位弹性的商品,产品降价,商家销售收入会不受影响Es=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气象服务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阶段2财政收入水平3政府执政理念4供给方式的多元化5科学技术进步※气象服务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普遍性的需求2财政收入水平决定了个性化的需求3产业政策4 认识程度•当需求缺乏弹性时,提高价格将增加收益,降低价格将减少收益。
•当需求富有弹性时,提高价格将减少收益,降低价格将增加收益。
公共产品主要特征受益的非排他性1公共产品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的受益者。
2没有必要排斥他人消费公共产品。
3排他成本过于昂贵,经济上不可行消费的非竞争性1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增加一个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2边际拥有成本未来零:任何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气象信息服务的经济学属性:1、气象信息属于信息经济活动:属性包括知识密集性、高渗透性、高效益性和有偿性2、气象信息服务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包括公益性无偿气象信息服务、补偿性有偿气象信息服务和商业性气象信息服务3、气象信息服务产品的基本经济属性:用公益性指数Ip可以将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分为三大类:a、基本公益气象服务产品:1、公益性指数Ip>0.5; 2、最典型的公共产品,也是基本的气象公共产品;社会需求面极为广泛,而且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程度也最深;具有非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