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课堂的有关常识
“模拟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已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对于模拟课堂,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感觉它离我们很近很近,又感觉离我们很远很远,近的是像许多教学比赛活动大多都采用了模拟课堂这种形式,然而我们又感觉“模拟课堂”离我们很远很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困惑呀:例如什么是模拟课堂呢?模拟课堂等于说课吗?模拟课堂跟上课有区别吗?没有学生的模拟课堂怎么实现师生的交流互动呢?于是许多教师便有了“模拟课堂,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慨。
1、什么是模拟课堂?
“模拟课堂”也称之为“无学生的上课”,就是讲课老师模拟课堂的情景,把课堂教学中的过程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它是一种将个人备课、教学研究与上课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活动,突出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和本质特征,同时又能摒弃次要的非本质因素,使教学研究的对象从客观实体中直接抽象出来,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
2、模拟课堂与上课、说课有什么区别?
2.1与“说课”的区别
如果是说课是一场“讲座”的话,她既有满腹经纶的议论,也有精彩绝伦的演绎;那么模拟课堂就是一出“话剧”,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有绘声绘色的对话,只不过话剧的演员只有执教者一人。
说课通常要说教材的内容、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设想等,它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较侧重理性层面。
模拟课堂则是说课的延伸和补充,选取说课中教学流程这一部分把它具体化,把“教材的内容、地位、教学目标、重难点等”通过模拟课堂而表现出来,更侧重于它的实践性,教师在模拟课堂过程中模仿实际教学,但没有学生的配合,需把40分钟的实际课堂教学在15分钟之内展现出来。
2.2与真实上课的区别
模拟课堂最大特征是模拟,模拟就是接近真实,所以要和真实课堂教学接近。
要求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话里有学生。
接近按照常规课上,只不过省略了师生互动的真实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应该体现出来,怎样引导、启发、调动、设问……都要“讲出来”,做到“此时无‘生’胜有‘生’”。
3、怎样进行模拟课堂?
3.1.1合理分配时间——准备时间
模拟课堂要求一般不超15分钟,而前面的准备时间是需要充分的。
①熟悉教材、理解教材,因为这是你手头最有价值的资料;
②备课,重点是设计出各个主要环节的内容,以及教师的导入语、过渡语和结束语;
③自己整体尝试一下,调整部分不恰当步骤或对个别环节进一步完善。
3.1.2合理分配时间——上课时间
模拟课堂的时间通常只有10—15分钟,画龙点晴,通常选精华部分来模拟,要创设有效、实用的引入,开门见山也可以。
导入:2分钟左右。
新课:8分钟左右,引入后就马上进入学习新课的内容,巧妙地模拟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够深刻、生动地让听者听得明白、听得清楚,理解所说。
练习:2分钟左右。
结课:1分钟左右。
3.2.1精彩的预设——设计新颖:
模拟课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诞生的,必须要体现新的理念,新的教法,特别是在竞赛中,同一课题只有新中更颖,才可能达到出奇制胜,脱颖而出的效果,得到较高的评价。
忌面面俱到,蜻蜓点水。
3.2.2精彩的预设——层次清晰:
由于模拟课堂缺少了学生的互动,一个环节与另一个环节之间所用的时间大大减少,留给评委们思考的时间也随之减少,所以要有清晰的教学思
路,情境创设需直观,问题要突出,几个主要问题的解决过程要讲求实效。
最好能清楚地展现预设如何做,可能出现各种不同的学情,巧妙地抓学情进行教学,生动真实地模拟课堂,重点要突出,理念要先进。
3.3.1“有效”的互动——复述法
采用复述的方法来体现师生互动,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复述的形式向评委传递课堂信息,以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
它采用的关联语句可以是:(1)“正如刚才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知道了……”
(2)“这位同学的意见(看法)是……”
3.3.2“有效”的互动——评价法
采用评价的方法来体现师生互动,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巧妙的评价,从而向评委传递课堂信息,以达到“有效”互动的目的。
它采用的关联语句可以是:
(1)“对呀,我们知道了……”
(2)“这位同学的方法很好,他采用的……”
(3)“真了不起,这位同学居然……
注意:要有选择性的反馈,能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的习题要重点反馈,切忌面面俱到,因为我们只有15分钟的上课时间。
3.3.3“有效”的互动——板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