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_高骨_的解剖学研究

中医_高骨_的解剖学研究


・ 5!B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构, 而 “高骨” 与桡骨茎突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有必 要把它们辩认清楚。因此本文在重点观测 “高骨” 及相 关结构的基础上, 又观测了桡骨茎突。 ! 材料和方法
(!) 选择南充市出土的完好的成人桡骨标本 (’ 例 (不计性别 及左右) 。在本教研室选择成人尸体标本 "’ 例 (男女各 !’ 例) , ! (男女各 !’ 例) , !% P "’ 岁青年尸体 "’ P % 岁小儿尸体标本 "’ 例 例 (男女各 !’ 例) , 成人活体对象选择本院 ,* 级一班学生 -’ 人 ("# P "* 岁) 。测量采用国产游标卡尺 (精确度为 ’$’" ..) 。 选择王启华、 孙博主编的 《临床解剖学丛书— — —四肢分 (") [*] 册》 上第 !# 页图 (见图 ! ) 。以此为据, 在选择的成人桡骨标 本上确定出桡骨茎突的上界 (经过尺切迹下缘所作的水平线) , 其下界为桡骨茎突尖。再结合成人活体, 观察、 扪摸桡骨茎突
[", B] 桡动脉分为 “寸、 关、 尺” 三部 , 即中指指腹在 “骨隆
图 # 诊脉寸、 关、 尺部位图 “ , &23/”3/4 “ 1)%” $%&’ # ()* +,-%.%,/ ,0“ 12/”
起” 图! $%&’ ! 高骨” 在桡骨上的位置
图 ! 桡、 尺骨茎突长度的测量 Q<J$ ! 3:8 .8B=C68.8>9 4@ 9:8 E8>J9: 4@ =9IE4<D 564?8== 4@ CE>B B>D 6BD<C= (*) 在成人桡骨标本上确定出 “高骨” 的上、 下端 (上端为与 桡骨外侧缘相续处, 下端为桡骨茎突上界, 见图 #) , 上、 下端的
【收稿日期】 "’’’ 2 ’, 2 "& 【基金项目】 川北医学院基础部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代小思 (!,%- 2 ) , 男, 四川南充人, 学士, 讲师, 主要从事 万方数据 应用解剖学研究, (’(!&) 38E: ""-","-。
的位置、 形态, 并测量桡骨茎突的长度 (桡骨茎突尖至桡骨茎突 上界的垂直距离) 。在成人尸体上解剖出桡骨茎突及周围结 构, 观察桡骨茎突的毗邻。 [!] 选择 《中医学》 诊断寸、 关、 尺脉的部位图 (见图 ") , (#) [!] “关” 的外侧为 “高骨” , 以此为据, 在成人活体上, 成人桡骨标 本上确定出 “高骨” 的位置, 并观察、 扪摸它的形态。在成人尸 体上解剖出 “高骨” 及周围结构, 观察 “高骨” 的毗邻。 将选择的成人桡骨标本进行 ) 光摄片, 观察 “高骨” 与 (-) 骺线的关系。
[!] “高骨” 是中医切 “关脉” 的标志 ( “关脉” 确定,
“寸脉” “尺脉” 、 亦确定) , 解剖学对 “高骨” 则没有记载
[", #] (也无相应的结构) , 对桡骨茎突有明确的定义 , 骨 [-] 科学 对桡骨茎突的叙述与解剖学又有所不同, 现代 [!] [", #] 中医书 把 “高骨” 和解剖学的桡骨茎突 视为一个
垂直距离为 “高骨” 的长度, 并测量 “高骨” 上端至桡骨茎突尖的 观 垂直距离。在 “高骨” 上端、 下端及 “高骨” 的隆起处 (见图 !) 察桡骨的外形, 然后在此三处水平锯开桡骨观察骨质。 解剖选择的小儿尸体、 青年尸体的前臂, 取出桡骨, 观 (") 察 “高骨” 的形态, 及它与桡骨下端骺板或骺线的关系。
・ !#% ・ FRSTNGN UVW0T1X VQ FXSTSF1X 1T13VYZ [VX$ "’ T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应用解剖 ・
中医 “高骨” 的解剖学研究
代小思! ,刘尚清! ,蔡昌平! ,宋超敏" ,李先文# ,李成军!
(! $ 川北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四川 南充, #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 【摘要】 目的: 证实中医 “高骨” 的存在及它与相关结构的关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 择 "’ 例小儿、 结合活体、 尸体解剖、 桡骨剖开和桡骨的 ) 光片, 对 “高 "’ 例青年及 (’ 例成人的桡骨标本, 骨” 及相关结构进行了形态学观测。结果: “高骨” 是桡骨茎突上方向前突出的纵形骨嵴, 长度为 (!% $ "* + ;高骨” 上端平面之下的桡骨下端略向前、 向内弯曲, 在此平面的骨质亦显著变薄; 小儿、 青年的 ! $ ,-)..“ “高骨” 隆起处有骺板经过, 在成人 "( $ &*/ 的人有明显骺线经过; “高骨” 的内侧有桡动脉经过; 桡骨茎突是 “高骨” 存在; “高骨” 与桡骨茎突是不同的结构; “ 高骨” 是确 向下的锥形突, 长度为 (, $ %- + ! $ ")..。结论: 定桡动脉的标记; “高骨” 上端平面和 “高骨” 是桡骨下端的两个薄弱区域。 【关键词】 “高骨” ; 桡骨茎突; 骺板; 骺线 【文献标识码】 ("’’") 【中图分类号】 0#"" $ &! 1 【文章编号】 !’’! 2 !%*) ’" 2 ’!#% 2 ’# !"#$%&’( )$*+, %-“.#% .*”’" $/#+’$’%"#0 12’"3)3 &3+’(’"3 !"# $%&’()% ,*#+ ,-&./(0%./ ,1"# 1-&./(2%./ ,34 &5 6 !32&7483.4 ’9 ".&4’8: ,;’74- ,%<-=&. >3?%<&5 1’553/3 , ;&.<-’./ %#&’’&,1-%.& 【!4)$/#($ 】5463($’73:34 56478 9:8 8;<=98>?8 4@“ AB4 AC” <> 96BD<9<4>BE F:<>8=8 .8D<?<>8 B>D 94 5647<D8 B>B94.<?BE DB9B @46 ?E<><?BE B55E<?B9<4> 8 93$2%+):0BD<C= G58?<.8>= 4@ 9H8>9I ?:<ED68>,9H8>9I I4C9:= B>D 8<J:9I BDCE9= H868 ?:4=8>$ 3:8 .465:4E4JI 4@ 6BD<< HB= =9CD<8= 4> 9:8 ?B6D<786<? =58?<.8>=, )K@<E. B>D E<7<>JK68EB98D 6BD<<$ :3)*0$): 3:8“AB4 AC”HB= B E4>J<9CD<>BE L4>8 6<DJ8 B>D <9 HB= !% $ "* + ! $ ,- .. E4>J$ 3:8 E4H86 8>D 4@ 6BD<C= @B?8D =4.8H:B9 “AB4 AC” $ F4.5B?9 L4>8 HB= 564.<>8>9EI 9:<> <> 9:<= 5BE.B6BHB6D B>D CE>B6HB6D C>D86 :46<M4>9BE 4@ 9:8 C5586 8>D 4@ “AB4 AC”<> "( $ &*/ 4@ BDCE9$ 0BD<BE B6986I 5B==8D 9:64CJ: 9:8 .8D<BE B68B E878E$ N5<5:I=8BE 5EB98 5B==8D 9:8 564?8== 4@ “AB4 AC” 4@ $ 3:8 =9IE4<D 564?8== 4@ 9:8 6BD<C= HB= B D4H>HB6D ?4>4<D 564?8== B>D <9 HB= , $ %- + ! $ " .. E4>J$ 1%"(0*)’%":3:8“AB4 AC”8;<=9= 68BEEI;9:8“AB4 AC”B>D 9:8 =9IE4<D 564?8== 4@ 9:8 6BD<C= B68 D<@@868>9 =96C?9C68=; “AB4 AC”<= B .B6O 9:B9 D8@<>8 9:8 6BD<BE B6986I;9:8“AB4 AC”B>D 9:8 :46<M4>9BE E878E 4@ <9= C5586 8>D B68 9H4 H8BO M4>8= 4@ 9:8 E4H86 8>D 4@ 9:8 6BD<C=$ 【;3, <%/+)】 “AB4 AC” ; 9:8 =9IE4<D 564?8== 4@ 9:8 6BD<C=; 85<5:I=8BE 5EB98; 85<5:I=8BE E<>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