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高强聚合物砂浆修补蜂窝孔洞的重要性
王国斌
摘要: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蜂窝孔洞,处理好蜂窝孔洞质量缺陷非常重要,通常都是用普通砂浆修补,修补后又不注重养护,强度得不到保证,由于环境因素、化学腐蚀以及交变荷载等的作用,修补部位会出现不断老化和多种病害现象。
它们的存在,无疑对混凝土建筑物构成直接或间接危害,并危及结构安全,严重的影响其使用寿命。
因此要高度重视对蜂窝孔洞质量缺陷的修补,人们一直不断的努力并致力于修补材料和修补技术的研究,然后付之于实践。
本文就探讨了高强聚合物砂浆修补蜂窝孔洞的重要性,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缺陷;修补技术;高强聚合物砂浆;蜂窝孔洞
一、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分析
1.客观因素
1.1麻面原因:模板未刷脱模剂、拼缝不严、漏浆造成;
1.2蜂窝原因:钢筋太密或钢筋挺住模板,混凝土入模太高,致使混凝土离析,未接浆,模板与楼面之间缝隙嵌固不严等;
1.3缺角原因:大模角边清理不干净、拆模过早或拆模吊模时撞击等造成。
1.4小孔洞形成原因: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钢筋太密,造成石子砂浆离析,四周未及时振捣,以及振捣不到位。
1.5泵送砼,下料过快,振捣时间不够。
浇筑方法不当、不分层或分层过厚,布料顺序混乱,漏振或振捣不实。
输送到施工层面的砼料偏干时,工人直接向砼料随意大量冲水,将砂石洗得干干净净,水泥浆大量流走。
2.主观因素
2.1管理不力,管理人员现场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
2.2工人思想麻痹,认为砼流动性大,在思想上有所松懈。
二、混凝土蜂窝麻面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程度
从多年工程实践中总结出麻面蜂窝与混凝土强度的下降级别如下:
A级,混凝土表面有轻微麻面,浇注层间存在少量间断空隙,敲击时粗骨料不下落,此时相当于强度比率为80%。
B级,混凝土表面有粗骨料,凸凹不平,粗骨料之间存在空隙,但内部没有大的空隙,粗骨料之间相互结合较牢,敲击时没有连续下落的现象,此时相当于强度比率为60%~80%。
C级,混凝土内部有很多空隙,粗骨料多外露,粗骨料周围及粗骨之间灰浆粘结很少,
敲击时卵石连续下落,存在空洞,有少量钢筋直接与大气接触,此时相当于强度比率在30%以下。
三、蜂窝、孔洞对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危害
1.混凝土结构出现蜂窝、孔洞,对混凝土外观质量造成缺陷,通过修补的蜂窝、孔洞部位的混凝土与其他部位的色泽、强度不一致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
2.混凝土出现蜂窝、孔洞后,会大大降低该部位混凝土的的抗压强度,当遇到某些集中荷载作用与此部位时,出现蜂窝、孔洞部位的混凝土构件会比正常混凝土部位更易出现脆性破裂而出现裂缝,施工过程中上部恒载和活载还都没有产生,随着时间推移,装修结束住户入住,更易出现裂缝。
这是一个最坏的结果,因蜂窝、孔洞而出现的质量事故,项目经理对施工质量安全要负全责并终身负责,如果一栋高层楼房在一至六层出现质量事故会危及整栋楼,损失将不可估量,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经理要负刑事责任。
3.出现蜂窝、孔洞的混凝土部位往往同时伴随着出现露筋现象,当钢筋露筋且其所处非一类环境时,钢筋容易出现腐蚀导致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整体强度下降,构件使用寿命受到较大影响。
4.出现孔洞部位的混凝土往往其整体强度不够,其砂石料之间因缺少砂浆填充粘结导致石子松散,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缺失导致钢筋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下降,不能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均具有较高强度且两种材料强度充分搭配利用的优越性能。
5.出现蜂窝、孔洞部位的混凝土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往往较薄,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导致钢筋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出现钢筋锈蚀。
四、混凝土蜂窝、孔洞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防止出现混凝土构件的蜂窝、孔洞:
1.切实做好混凝土的试配工作,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使混凝土搅拌材料与所试配混凝土的原材料材质一致,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规定的各材料组分的重量开展混凝土的搅拌制作工作,要去混凝土厂家监督检查是否加泵送剂和减水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避免其因搅拌时间不足导致混凝土和易性较差。
2.混凝土浇筑前,加强对模板制作安装、钢筋绑扎质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设置数量的检查验收工作,对模板支撑与模板本身强度、模板安装拼缝,钢筋绑扎间距等项目加强验收,避免出现模板拼缝不密实导致混凝土漏浆,钢筋绑扎间距较密导致混凝土下料困难,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设置数量较少或漏设导致混凝土无法充分填充握裹钢筋而产生露筋
的现象。
2.加强对混凝土浇筑振捣管理工作,混凝土浇筑前先浇筑一层与混凝土同成分的砂浆,使得砂浆均匀分布在模板表面,保证构件下层混凝土能与砂浆充分粘结填充;控制混凝土的浇筑下料厚度,特别需控制竖向构件一次性下料厚度,避免混凝土出现下料不均或出现因其一次性下料过厚而产生混凝土的漏振现象。
五、采用高强聚合物砂浆修补的优越性
高强聚合物砂浆是一种既具有高分子材料的粘接性,又具有无机材料耐久性的新型混凝土修补砂浆;该产品因加有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改性剂、胶粉及抗裂纤维。
因此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粘接性、抗渗性、抗剥落性、抗冻融性、抗碳化性、抗裂性、钢筋阻锈性能并具有高强度等性能。
在施工中,因保水性好,粘贴强度高,施工中不滑坠。
抗压强度高,固化迅速,粘接性能好;有很好的保水性能和抗裂性、高耐碱性、耐紫外线;操作简便,可潮湿基层施工,健康环保。
使施工步骤变得简单、方便,耐久性与混凝土同步,缩短工期,适用于已损坏及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工业民用建筑的修复。
六、采用高强聚合物砂浆修补施工工艺
1.基层要求及处理:基层表面应平整、粗糙、清洁、无油污,无浮灰,不应有起砂、空鼓、裂缝等现象。
施工前应用高压水冲洗并保持潮湿状态,但不得有积水。
界面粘结时,可预先涂刷界面处理剂。
2.材料配制:将粉料:水按质量比3:1称取放置。
将实际用量90%的水倒入粉料中搅拌均匀,再将剩余的10%水逐渐倒入并搅拌无结块,配好的浆料应保证在0.5-1小时内用完。
3.施工:在潮湿的混凝土基层表面先均匀涂刷一遍界面处理剂,聚合物修补砂浆一次施工面积不宜过大,应分条分块错开施工,每块面积不宜大于10平米,错开施工的间隔不应小于24小时。
分层施工时,留缝位置应互相错开。
4.聚合物修补砂浆摊铺完毕后应立即压抹并一次抹平,不宜反复抹压。
遇有气泡时应刺破压紧,表面应密实。
立面或顶面的面层厚度大于10mm时应分层施工。
每层抹面厚度宜为5-10mm,待前一层指触于时方可进行下层施工。
七、采用高强聚合物砂浆修补后的养护
高强聚合物砂浆施工后,表面指触干燥后应进行喷雾养护或覆盖草帘、麻袋等保保持潮湿。
养护温度不宜低于5℃。
高强聚合物砂浆施工24小时后,覆盖塑料布潮湿养护7天,有条件时可定时洒水表面。
八、混凝土蜂窝孔洞整改措施
1.对麻面的处理:将松散混凝土凿掉,并用自来水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将所有蜂窝、孔洞中的松散混凝土凿掉,并用自来水刷洗干净,充分湿润。
2.1-2cm深的蜂窝、孔洞用可直接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高强聚合物砂修补抹平压实。
3.3-4cm深的蜂窝、孔洞及缺角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高强聚合物砂浆分两次抹平压实。
第一次抹后1小时左右再抹第二次。
4.5cm深以上的蜂窝、孔洞及缺角,将所有蜂窝、孔洞中的松散混凝土凿掉,并用自来水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必须支(斜)模,模板上口离洞边5cm以上,并高于洞口上边5cm 以上,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灌浆料修补,在浇筑过程中认真细致振捣密实。
凸实部分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人工修平。
5.当出现孔洞时,应经有关单位一同会商处理意见,制定修补方案,要拍照留存,要有处理前照片以及处理过程中的照片,对于一般的孔洞处理,可以采取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剔除,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用比构件混凝土强度高一等级的灌浆料仔细分层浇筑并进行良好养护。
支(斜)模,模板上口离洞边10cm以上,并高于洞口上边5cm以上,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灌浆料修补,在浇筑过程中认真细致振捣密实。
凸实部分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人工修平。
九、混凝土蜂窝孔洞预防措施
1.加强班前交底工作,对特殊部位提出针对性措施。
2.加强现场监督和指导。
3.认真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中;泵送混凝土掺用外加剂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5.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6.柱墙浇筑混凝土前应接浆,避免出现“烂根”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对质量缺陷的发生与现场的监管人员是分不开的,对带班人员要进行处罚,对混凝土班组屡教不改要更换。
同时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相关作业班组也要进行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给甲方交一个用户满意工程。
参考文献
[1]邢林生.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水平口].大坝与安全,
2005.2.
[2]闫沛中,浅析钢筋混凝土质量缺陷及其防治措施,工程技术,2008.
[3]鲁一晖,孙志恒.水工混凝土建筑物的病害检测与修补新技术[J].北京水利,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