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目录引言 (1)一、国际社会信用体系概述 (1)(一)公共信用体系 (1)(二)企业信用体系 (2)(三)个人信用体系 (2)(四)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模式 (3)(五)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 (6)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6)(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6)(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 (7)(三)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防范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的需要 (7)三、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7)(一)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现状 (8)(二)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8)四、发达国家的信用管理经验 (11)(一)美国的做法 (12)(二)德国的做法 (14)(三)其他国家的经验 (16)五、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 (17)(一)国外社会信用体系的启示及借鉴 (17)(二)建立符合国情的信用评价系统和征信制度 (18)结论 (20)[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基本已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体系方面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
而中国目前的企业征信体系仍处于不断摸索发展,仍不完善的发展阶段,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当前大大小小的企业虽然为数不少,而真正具有全国性质的网络调研能力以及经济技术基础实力夯实的大公司还在少数,大多数企业还是缺少通过信用调查的手段防范风险的意识;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不重视信用甚至拒绝对其信用进行调查;还有政府还未颁发相关规范政策,没有完善的信用监督机制,信息公众化水平过低等等。
通过上述了解到的以及国外发达国家采用的社会信用制度都给中国社会信用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文章主要内容便是国外社会信用制度对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正确引导作用,着重突出社会信用体系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分析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当前的发展状况。
主要在于深究国际社会信用体系发展历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高效率的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关键词]信用信用体系国际信用体系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Credit 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 [Abstract]After nearly 200 years of practice,the world's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social credit system,providing useful experience for China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At present,China is in the stage of all-round promotion and accelerated development,the enterprise credit information system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state:low barriers to entry,more enterprises,the lack of a national survey network,strong companies; enterprises through credit investigation to avoid risk awareness is not strong; enterprises on the acceptance of credit investigations are more. The degree of openness of external information is not high,and the means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re par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redit system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these conditions hav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China.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credit 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redit system,and analyzes the aspects of China's social credit system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feasible and effective methods adop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ign social credit system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ocial credit system.[Keywords] Credit Credit system International credit system引言如今,信用已经在经济领域表现出极为重要的角色。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由于各发达国家开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较早所以当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发展中国家初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时,发达国家各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已相对成熟,我国当前便面临着快速发展完善并学习借鉴国际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
一、国际社会信用体系概述(一)公共信用体系所谓公共信用体系也称之为政府信用体系。
公共信用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会改变社会整体的信用体系。
建立健全公共信用体系的最重要因素便是要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承认度,所以政府为了增强其行政和司法的公信力,一定从增强民众信任度出发,坚决杜绝政府政令一日多变,倒债这些降低民众信任度的行为发生,实施正确的行政行为和经济行为。
表1:公共信用特性政府信用相比较于企业信用以及个人信用拥有截然不同的概念和发展意义。
政府信用的规范程度与政府的行政能力、政府的民众承认度以及填补信用漏洞的能力是成正比趋势上升的。
政府信用更加具备公共性、规则性、责任性和示范性的特点。
(二)企业信用体系由于当前企业占据市场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所以企业信用体系最主要的因素是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主要是为了引导企业规范其信用行为,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秩序的运作发展。
而体现企业信用的最主要数据统一来自于企业信用数据库,其时刻记录着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信用信息。
图 1:企业信用信息分类企业信用信息分六大类,其中政府监管信息、媒体评价信息、交易对方评价信息、企业运营管理信息行业评价信息、银行贷款信息、行业评价信息各占六分之一,也就是说企业信用会对企业信用交易活动的全过程和企业诚信经营行为进行全方位管理,为企业发展信用交易和获取信用资源服务。
(三)个人信用体系个人信用体系可谓是占据社会信用体系最主要地位的存在,简单来说,有个人信用体系才会有社会信用体系。
因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个人是最微小又是最必不可少的基本单位,它是信用的提供者也是信用的接受者。
它深刻的影响着社会信用体系的运作,个人信用体系保证了每位授信人信用信息的完整度并且完善了公共信用体系以及企业信用体系。
同企业信用体系相似,体现个人信用的最主要数据来自于个人信用数据库,同时,相关数据信息收纳和运作模式也和企业数据库相似。
唯一有不相似之处便是受到法律的保护,个人信用信息在收纳和查询方面更具有安全性。
图2:个人信用制度管理体系(四)发达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模式本文围绕美国、欧洲内陆各国以及日本这三大发达国家详细介绍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1.美国模式美国作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其信用交易额也占据世界排名的榜首。
由于美国市场经济为主导,所以美国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
美国因为私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其信用服务完全来自于私营企业的供给,而政府相比较其来说也只是负责制定相关信用法律并加以监督。
除了美国应用此种模式,另有两个发达国家加拿大以及英国也采用相似的模式。
具体内容如下:(1)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套完善的信用法律才能顺利运行(2)信用中介机构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3)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着信用体系的完善(4)优质的管理制度对信用体系十分重要2.欧洲模式欧洲内陆国家的社会信用体系模式和美国相比便出现不同之处,其采用的是公共征信以及私营征信共同应用的模式:(1)中央银行和私营信用服务机构共同运作(2)为了能够在法律要求范围内及时的给予信用信息局想要收集的企业以及个人的信贷信息,政府提供资金建立了广大的全国数据库——中央银行信贷系统。
而另一种私营信用服务机构是为了填补中央信贷信息的漏洞而存在。
(3)中央银行和私营信用服务机构还有不同的一处,前者主要为了规避商业银行的信贷楼都出现,负责完善监督机制;后者则满足于社会化的信用服务,现阶段很多欧洲发达国家均采用此种模式。
经调查发现,欧盟国家正在逐渐发现公共征信系统的漏洞并且更加看重私营征信机构存在的重要意义。
3.日本模式日本企业征信体系可谓独具特色,不同于美国和欧洲各国,日本独独只给予会员信用信息查询的机会,所以又称会员制模式,具体内容如下所示:(1)已经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并对经济起到积极的作用(2)征信企业完全认可(3)由分散经营到集中垄断(4)由手工操作到数据集成(5)服务内容由单一到多样(6)不再接受政府的扶持,更自由化(7)政府不再局限信息对外开放(8)外国资本由单独开拓到与当地资本合作(9)行业发展随景气波动而起伏经调查研究发现,日本持续不断的建立健全其企业征信制度已有相当不错的成果,配合其总体经济发展来说十分成功,早已在日本的市场经济中占有绝对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然而还是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存在本国国情的约束状态下,无法大力发展跨国企业经营;其次政府颁发的相关信息无法大规模的普及于互联网之下;最后,很重要的因素在于银行无法将企业的信用记录公之于众,因此,完全和西方各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背道而驰,以致于无法发挥银行在征信调查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