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基础 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网络基础 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网络基础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影响网络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如传输的距离、使用的线路、传输技术、带宽。

对用户而言,则主要体现在所获得的网络速度不一样。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介绍如下:1.带宽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中,都使用带宽(BandWidth)来描述它们的传输容量。

带宽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带宽的单位为赫(或千赫、兆赫等)。

在通信线路上传输模拟信号时,将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称为线路的带宽(或通频带)。

在通信线路上传输数字信号时,带宽就等同于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

数字信道传送数字信号的速率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网络或链路的带宽的单位就是比特每秒(bps即b/s、bit/s),即通信线路每秒钟所能传送的比特数。

如以太网的带宽为10Mbps,意味着每秒钟能传送1千万个比特。

传送每个比特用0.1ms。

目前以太网的带宽有10Mbps、100Mbps、1000Mbps和10Gbps等几种类型。

现在人们常用更简单的但不很严格的记法来描述网络或链路的带宽,如“线路的带宽是10M或10G”,而省略了后面的bps,它的意思就表示数据率(即带宽)为10Mbps或10Gbps。

正是因为带宽代表数字信号的发送速率,因此带宽有时也称为吞吐量(Throughput)。

在实际应用中,吞吐量常用每秒发送的比特数(或字节数、帧数)来表示。

2.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out)是指一组特定的数据在特定的时间段经过特定的路径所传输的信息量的实际测量值。

由于诸多原因使得吞吐量常常是远小于所用介质本身可以提供的最大数字带宽。

决定吞吐量的因素主要有:
●网络互联设备。

●所传输的数据类型。

●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上的并发用户数量。

●用户的计算机。

●服务器。

●拥塞。

3.时延
时延(Delay 或Latency)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通常来讲,时延是由以下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

●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是结点在发送数据时使数据块从结点进入传输介质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从数据块的第一个比特开始发送算起,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又称为传输时延。

●传播时延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上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

●处理时延
处理时延是指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4.抖动
抖动是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里面常用的一个概念,其意思是指分组延迟的变化程度。

如果网络发生拥塞,排队延迟将影响端到端的延迟,并导致通过同一连接传输的分组延
迟各不相同,而抖动,就是用来描述这样一延迟变化的程度。

因此,抖动对于实时性的传输将会是一个重要参数,比如:VOIP,视频等。

抑制的话,通常利用QOS保证相关流就可以了,当然也可以利用缓冲区来解决部分问题。

5.丢包
丢包率是一个比率,网络中数据的传输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形式传输的,理想状态下是发送了多少数据包就能接收到多少数据包,但是由于信号衰减、网络质量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并不会出现理想状态的结果,就是不会发多少数据包就能接收到多少。

网络丢包率是指测试中所丢失数据包数量占所发送数据包的比率,通常在吞吐量范围内测试。

丢包率主要与网络的流量,准确的说是与从用户计算机到网站服务器之间每段路由的网络拥塞程度有关。

由于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处理能力有限,当网络流量过高来不及处理时就将一部分数据包丢弃造成丢包。

由于TCP/IP网络能够自动实现重发,这样发生丢包后不断重发,将造成更大量的丢包。

因此,网络拥塞发生后经常会发生丢包率越来越高的现象,和马路上的交通堵塞十分相似。

6.下载速度
下载速度指从网站上显示网页的快慢。

这是客户上网体验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下载速度主要和网络的带宽有关。

相同情况下,网络延时越长,丢包率越高,相应的下载速度也越低。

现在普遍使用ADSL宽带网,网络下载速度一般能超过50kbps(每秒千字节)。

当网络下载速度低于5kbps时,用户将明显感到网络特别慢,难以忍受。

7.QoS
QoS(Quality Of Service)是一种安全机制,正常情况下并不需要QoS,但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会延时和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度可靠运行。

它的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更高的可靠性,更快的响应速度;
●帮助减轻网络需求负担,充分利用现有带宽;
●控制,避免不良使用;
●扩大商业应用范围,节省费用、提高效率。

QoS的中文意义是联网服务质量。

具体是指在整个网络连接上应用的各种通信或程序类型优先技术。

QoS技术的存在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联网服务质量。

QoS是一组服务要求,网络必须满足这些要求才能确保适当服务级别的数据传输。

QoS的实施可以使类似网络电视,网络音乐等实时应用程序最有效地使用网络带宽。

由于它可以确保某个保证级别有充足的网络资源,所以它为共享网络提供了与专用网络类似的服务级别。

它同时提供通知应用程序资源可用情况的手段,从而使应用程序能够在资源有限或用尽时修改请求。

在Windows XP系统中引入QoS技术的目标是建立用于网络通讯的保证传输系统。

简单认为,QoS是划分等级。

网络通畅的情况下,对谁也没有影响;当出现网络堵塞,高级别的优先享有通信权。

至于高低级别的划分,估计是经济层次的划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