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花园二期工程(北组团)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李乐清审核人:殷福余批准人:孙强江苏仪征苏中建设有限公司振兴花园二期工程(北组团)项目部第一章建筑节能分部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振兴花园农民拆迁安置小区二期工程(北组团)工程地址扬子津街道润扬路以东,淮左郡小区以南。
建筑面积142577m2 结构层次剪力墙15层、剪力墙18层、剪力墙24层建设单位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发展中心设计单位扬州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江苏润扬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包单位江苏仪征苏中建设有限公司第二章编制依据2.1经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1、本工程施工图纸2、墙体保温变更做法参照:10#11#13#14#及16#—21#楼施工图审图意见2.2经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第三章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3.1管理组织机构图第四章施工方案4.1墙体节能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外墙外保温工程每500~1000m2墙面面积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每l00m2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少于10m2,每个检验批抽查不少于3处。
4.2材料、设备及部品进场计划见表1界面砂浆/ 120000㎡满足DGJ32/J19-2007要求拉伸粘结强度抗裂砂浆/ 120000㎡满足DGJ32/J19-2007要求拉伸粘结强度网格布/ 120000㎡满足DGJ32/J19-2007要求耐碱拉伸断裂强力锚栓/ 600000个满足DGJ32/J19-2007要求抗拉承载力进场时间1、电动搅拌器、搅拌灰盘、灰斗,垂直运输机具(外用施工电梯或提升架),水平运输手推车,冲击钻等。
2、常用抹灰工具及抹灰检测工具,放线工具、线锤、水桶、剪子、铁锨、扫帚、托线板、方尺、钢板尺等。
4.4操作工艺编制依据《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苏JG/T046-201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32_J19-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4.5系统构造及性能指标要求1、岩棉夹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由岩棉夹芯板、粘结砂浆、界面砂浆、抗裂砂浆、锚栓、耐碱玻纤网格布、钢丝网及饰面(涂料)等组成的构造系统(见表2)。
饰面材料保温系统构造构造示意图基层①界面层②找平层③粘结层④保温层⑤抹面层⑥饰面层⑦真石漆混凝土墙及各种砌体墙2-3砂加气界面剂20厚WPM15防水砂浆找平层专用胶黏剂20厚岩棉夹芯板10厚聚合物抗裂砂浆+网格布+面层压网布+锚固件柔性耐水腻子+真石漆2、岩棉夹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要求。
项目单位性能指标试验方法耐候性耐候性试验后外观—不得出现饰面层起泡或剥落、保护层空鼓或脱落等破坏,不得产生渗水裂缝JGJ 144附录A.2抹面层与保温层拉伸粘结强度岩棉板kPa—,破坏面在保温层内JGJ 144附录A.2岩棉带≥100,破坏面在保温层内吸水量g/m2 ≤1000 JGJ 144附录A.61、岩棉夹芯板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岩棉板的性能指标2、岩棉夹芯板的尺寸指标,详见表53、胶粘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的要求。
4、抗裂砂浆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7的要求。
5、岩棉带的界面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8的要求。
表8用于岩棉带的界面剂性能指标6、耐碱玻纤网布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9的要求。
7、锚固件主要性能应符合以下的规定,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0的要求。
1、工艺流程2(1)弹控制线、挂基准线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应根据建筑立面设计和外保温技术要求,在墙面弹出外门窗口水平、垂直控制线以及伸缩缝线、装饰条线、装饰缝线等。
②应在建筑外墙阳角、阴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线,每个楼层适当位置弹水平线,以控制岩棉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2)岩棉带粘贴前应进行双面界面处理,用不锈钢抹刀涂刮界面剂薄层(厚1mm左右),并应压入岩棉带的表层纤维中。
也可采用能起改善岩棉带表面粘结性能的胶粘剂或抹面胶浆作为界面处理材料。
岩棉板视情况也可进行界面处理。
(3)岩棉板(带)粘贴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岩棉板长度不宜大于1200mm,宽度不宜大于600mm,应干燥,表面应平整、清洁。
②粘贴前,应先安装托架,用镀锌锚栓将经防腐处理过的金属托架(或铝合金底座托架)固定于基墙,托架离散水坡高度不小于20mm,并应适应建筑结构沉降而不导致外墙外保温系统损坏的要求。
③勒脚部位离托架300mm高度范围内,应采用其他防水性能好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处理。
宜采用高密度模塑聚苯板。
④胶粘剂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
配制好的胶粘剂应避免太阳直射,并应在2h内用完。
⑤岩棉板应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横向铺贴,上下排之间应错缝1/2板长,局部最小错缝不应小于200mm;墙角岩棉板应交错互锁,并保证墙角垂直度;门窗洞口岩棉板拼缝不得正好留在门窗口的四角处,应用整块岩棉板裁出洞口,且最小尺寸不应小于300mm。
⑥岩棉板的粘贴宜采用条粘法,涂胶面积不应小于50%;岩棉带的粘贴应满粘。
岩棉板(带)抹完胶粘剂后,应先将保温板下端与基层粘贴,然后自下而上均匀挤压,滑动就位。
粘贴时轻揉,并应随时用2m靠尺和托线板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
应及时清除板边溢出的胶粘剂,板的侧面不得涂抹或沾有胶粘剂。
相邻板紧密对接,板缝不大于2mm,板间高差不应大于1.5mm。
⑦对岩棉板粘贴各终端部位(侧边外露处),均应在贴板先行粘贴翻包用的窄幅标准型网格布。
⑧对所有穿过岩棉板的穿墙管线与构件,其出口部位均应进行防水密封。
(4)抹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岩棉板粘贴完毕,应对板的抹灰面进行表面处理,用不锈钢抹刀对整个表面涂刮抹面胶浆(厚1~1.5mm),并压入岩棉板的表层纤维中。
②、抹面胶浆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置,配置好的胶粘剂应避免太阳直射,并应在2h内用完。
③单层网抹面层分两层进行。
第一层抹面胶浆厚2~3mm,应先用不锈钢锯齿抹刀抹灰,后用大抹刀抹平,并趁湿压入玻纤网格布,待胶浆稍干硬至可触碰时安装锚固件,用抹面胶浆封堵锚固件塑料圆盘及其周边;第一层抹面胶浆稍干可进行第二层抹面胶浆施工,厚2mm左右,抹平,并使抹面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④双层网抹面层分三层进行。
第一层抹面胶浆厚 1.5~2mm,并趁湿压入第一层玻纤网格布,待胶浆稍干硬至可触碰时安装锚固件,用抹面胶浆封堵锚固件塑料圆盘及其周边;第一层抹面胶浆养护1~2d后可进行第二层抹面胶浆施工,厚2mm左右,并趁湿压入第二层玻纤网格布;第二层抹面胶浆稍干可进行第三层抹面胶浆施工,厚2mm左右,抹平,并使抹面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⑤网格布的铺设应抹平、找直,并保持阴阳角的方正和垂直度,网格布的上下、左右之间均应有搭接,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玻纤网格布不得直接铺设在岩棉板表面,也不得外露,不得干搭接。
⑥门窗外侧洞口四周的网格布以及按45°方向加贴的小块网格布应在抹面层大面积施工前依次先用抹面胶浆局部粘贴。
其中,洞口四周可用翻包岩棉板的标准型网格布包转150mm,并与墙面的网格布搭接。
⑦锚固件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用冲击钻或电锤钻孔,钻孔深度应大于锚固深度10mm,安装时将锚固钉敲入或拧入墙体,圆盘紧贴第一层网格布,并及时用抹面胶浆覆盖圆盘及其周边。
锚固件锚固深度不小于30mm;应基层墙体为加气混凝土制品时,其进入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50mm。
⑧、采用不带网格布的护角线条时,护角线条应先用抹面胶浆粘贴在保温层上,网格布位于护角线条的外侧。
(5)饰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抹面层施工完毕后,至少养护3d才能进行饰面层施工。
②涂料饰面层应在抹面层上用柔性耐水腻子批谦平整后刷涂料,不得采用普通的刚性腻子取代柔性耐水腻子。
③柔性耐水腻子的批刮应采用不锈钢抹刀,饰面的施工应连续进行,施工间断应设置在阳角及腰线等部位。
④饰面砂浆施工应根据相关材料的做法进行。
(6)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应做好对半成品和成品的保护,防止污染和损坏;各构造层材料在完全固化前应防止淋水、撞击和振动。
墙面损坏处以及使用脚手架所预留的孔洞均应用相同材料进行修补。
4.8施工质量保证1、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组织施工,严格各工段的岗位技能及规范规程培训.2、采取项目负责制,明确责任制度,操作工人严格按照公司有关制度考评,奖优罚劣,对明知故犯的操作人员马上调离岗位.3、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每道工序的检验,实行自检.报检两同时制度: 施工班组自检→填报验单→施工队长\项目责任人验收→填报验单→质检员核检签证→合格后→报甲方或监理方验证4、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包括各工段施工质量,文明施工程度,同时邀请监理方参加.5、各项资料、施工日记、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验收记录等,须全面整理、存档、便于以后维修、保养、考证。
6、执行工程质量保证金约定,并承担相关责任。
(1)施工中各专业工种应紧密配合,合理安排工序,严禁颠倒工序作业。
(2)对已完工的保温墙体,不宜随意开洞,如确实需要,应在墙体保护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安装物件后应立即修补恢复原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修补处的防水密闭措施。
4.9成品保护1、分格线、滴水槽、门窗框、管道、槽盒上残存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
2、应防止破坏已抹好的墙面,门窗洞口、边、角、垛宜采取保护性措施。
其它工种作业时应不得污染或损坏墙面,严禁踩踏窗口。
3、各构造层在凝结前应防止水冲,撞击、振动。
4、应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方可上岗。
4.10现场文明施工措施施工中必须考虑各阶段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等的各种外界因素,故制定相应的文明施工措施和方案,以保证本工程的顺利进行。
4.10.1对周边事务的协调措施成立协调工作小组,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针对投诉的问题,在三天内(含到实地勘察)给予答复,并给予解决或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周围社区各单位的谅解。
4.10.2对项目体内部的管理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按要求佩戴证明其身份的证卡或出入证。
2、确保工地附近的环境卫生,做到工完料清。
3、施工中采用满脚手封闭并满挂绿色密目网,抑制施工噪声传递,确保的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4、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关于施工作业时间规定,在必要的施工前充分考虑每项工作的工作量,安排足够的劳动力。
5、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文明教育,遵守市民规范。
4.11安全生产管理措施1、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和各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健全和贯彻落实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好“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