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景观的观赏-课件

旅游景观的观赏-课件


思考 3.游客在观赏同一景观时会有相同的情感感受 吗? 【提示】 不同游客对同一景观的感受是不相同 的,要因人而异。情感的产生是多方面综合的结 果,既有客观环境的影响,更与个人的心情有关。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 流”“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等诗句都是描写长江这一景观的, 但是不同的作者在欣赏同一景观时,倾注了不同的 情感,即景随心移。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 “若夫霪雨霏霏……感极而悲者矣”和“至若春和 景明……其喜洋洋者矣”的两段描写,同样“登斯 楼也”,作者的感受有如此大的反差,就是因为作 者移情于景,情随景变,情景交融的结果。
解析:选D。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观赏位置,由 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 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 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山中的峡谷、洞、 一线天之类景观,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瀑布 景观,宜在适当距离仰观,以兼收其形、色、声、 动等美感;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筏)沿 水路观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 画中游”的佳境。因此,只有D选项正确。
三、把握观赏时机 自然景色会随__四_季____、朝暮、晴雨的变化而变化, 人的观赏___心_情__也随之有所不同。所以对旅游者 来说,旅游__时__间___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如游北京 西山,以_秋___季为佳。 欣赏_变__换__不_定___的景观要把握住恰当时机,如乘船
过三峡观赏神女峰的机会不过三五分钟。
知识点二 把握观赏时机
旅游景观的各个要素,以多种对比组合给人以美的 感受。但有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 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有许多景象只在特定时 间和条件下出现。因此要求旅游者把握恰当的观赏 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随季节而 变化的自
然景观
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北 方山水风景——夏秋季;南方千米以上高山—— 夏季(此季节雨水多,云雾多,景色丰富且富有变
美 化,这种对比或变化能激 流云飘烟、烟波浩渺、鱼帆
发审美主体的想象力
竞流
听觉 美
闻声生情,融入自然
留得残荷听雨声,泉水叮咚, 风舞山林,鸟语虫鸣
指因为光线强度较弱、距
朦胧 美
离较远、能见度较低或被 其他事物半遮半掩所造成 的虚无缥缈、若有若无的
云海、海市蜃楼等
形象而产生的美感
例3 以下景观与其主要美感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双选)( ) ①泰山雄、黄山奇、华山险、峨眉秀 ②香山红 叶 ③烟岚云霞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 ⑤疑是银 河落九天 ⑥松涛亭 ⑦听泉亭 A.①——形象美 B.③④⑤⑥⑦——动态美 C.②③⑤——色彩美 D.⑥⑦——听觉美
游者观赏效果的重要空间要素。 3.观赏者与观赏对象之间需要一定的_空_间__距__离___, _空__间__距__离__与审美效果直接相关,所以观赏者应该 根据观赏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_观__赏__距__离___。
思考 1.在观赏旅游景观时,如何把握观赏者与观赏对 象之间的距离? 【提示】 观赏者与观赏对象之间需要一定的空间 距离,空间距离与审美效果直接相关。一般情况, 对全景的观赏需要距离远些,才能见其全貌和整体 的美;如欣赏山峰之雄伟,适宜远眺。要想看到局 部的美,则需要近些;如欣赏山中的峡谷、洞、一 线天等,需置身其中近观。
基础自主梳理
观赏旅游景观是在旅游活动中获得__美__感___的过程, 也就是___审__美__感__受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欣赏旅游景 观,游览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了解景观特点 对于旅游者来说,事先对所要游览景观了解越多, 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__体__验___也就越多。尤其是有 些_人__文___景观,如果不了解设计者的_美_学__构__思____, 观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知能层级突破
知识点一
精选观赏点位
观赏距离的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 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 近看取其质。具体见下表: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
观赏位置选择
庐山(赣)、黄山(皖)、 高大山峰 泰山(鲁)、武陵源群峰
(湘西北)
远眺、俯 瞰
云南路南石林的阿诗
地貌的酷 玛、广东肇庆的七星 特定的观赏
自然界中有许多观赏对象只有在特定的季节和时间 才会出现。如浙江杭州“_钱__塘__观__潮__”、云南大理 “_蝴__蝶__会___”,杭州西湖“断桥残雪”。
一些景观却只有在某些条件相宜时才会出现,如
“海市蜃楼”“佛光”等。
思考 2.在我国,夏秋季节山水风景最佳,是否意味着 登高山一定要避开冬季? 【提示】 不一定。在我国,夏秋季节雨水多,可 见山中云雾,水景也更活,并可兼收避暑功效,因 此是观赏高山的首选季节;但冬季登山有冬季的情 趣,高山上雪压松枝,溪流冰下,鸟鸣林涧的胜景 不是夏季所能见到的。
(1)观赏“黄山云海”的最佳季节和天气应如何选 择? (2)黄山四绝之一是“怪石”,在游览时怎样欣赏 到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 (3)黄山景观中,地貌的逼真造型构成________美; 蓝天、白云、金灿灿的阳光、灰色的岩石构成 ________美;流云飘烟、海浪波涛构成________ 美和________美。其中________是最为显著的美 感特征。 (4)黄山佛光应选择怎样的时机,才可能欣赏到?
似造型 岩、安徽黄山的石猴
位置
观海、青岛的石老人
山中的峡 谷、溶洞、
一线天
长江三峡(渝、鄂)、科 罗拉多大峡谷(美国) 桂林的芦笛岩溶洞
一线天
置身其中近观
景观类型
瀑布
江河湖海 湖沼池塘 山水有机 组合景观
景观举例
贵州黄果树瀑布、 江西庐山瀑布、巴 西和阿根廷两国交 界处的伊瓜苏大瀑

洞庭湖、长江、滇 池
知识点三 自然美的欣赏
自然风景中蕴藏着各种各样的美,主要包括形象 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和朦胧美。其中形 象美是最为显著的美感特征。
美感特 征
美感的内涵
举例
形象美
泛指天象、地象总体形态与 空间形式的综合美,我国自 然景观的形象美可以概括为 雄、奇、险、秀、幽、旷、 野等几种典型的风格特征
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 奇、华山天下险、峨眉 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在 旅 游 景 观 欣 赏 方 面 , 尤 其 需感要受的力是 _理__解__力_ 和
______。
视觉
听觉
审美感受力主要依赖于人的______和______的接 受经和验判断能知力识;审美理解力形成和提高的主要途径
是意__境____和______的积累;审美创造力主要表现
在_______的开拓和创设方面。
四、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几乎每一处人文景观都与某种历史文化内容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观赏人文景观重在了解其
___历__史_文__化__内__涵______。
五、提高审美素质 审美素质包括审__美__情__趣__和审_美__能__力___,其中审美能
力又包括感_受_力____理、解__力_____创、造_力______三个方面;
【解析】 不同的景观选择不同的观赏地点,可获 得不同的观赏效果:比如峰峦之雄伟,唯远观可得; 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地点才能获得 其某种形象;山中的谷、洞、一线天之类景现,要 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瀑布景观,宜在适当距离 仰视,以兼收其形、色、声、动等美感;观赏江河 湖海,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览,并可带 有远望的景趣;面积较小的湖沼池塘,
出现的景 的气象条件;赛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观 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夏秋季牧草繁茂、牛
羊肥壮时举行
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黄山,1985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 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 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这 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 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飘渺,浩瀚似海;巧石 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无色无嗅, 可饮可浴。
二、精选观赏点位 观赏点位包括观赏的_位__置__、角__度____、距_离____等。
1.同一景象,因观赏_位__置__和_角__度__的不同,造成 视野__范__围___、纵深层次的差别,也就产生不同的
美感。 2.旅游观赏中位置变化所造成的__近__、__远__、平、 ____仰、___俯_等各不相同的视角,是影响或改变旅
济南大明湖、北大 未名湖、南京莫愁

漓江山水、长江三 峡
观赏位置选择
适当距离仰观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 阁之上俯览远望
多低临水面建亭、 榭、廊、阁,水边
铺小路近观俯视 乘船(筏)沿水路观
两岸风景
例1 关于自然景观的观赏地点和时间的选 择,不.正确的是( ) A.峰峦雄伟俊秀,唯近观可得 B.泰山最宜夏季观赏 C.比较小的湖沼池塘,多低临水面修建亭、 榭、廊等 D.观赏江河湖海应选择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 阁之上
化,兼收避暑之效);北国冰雪风光——冬季
随天气而 泰山观日出——清晨;黄山观日落——黄昏;海
变化的自 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既可观云海,又
然景观
可观日出日落);飞瀑——雨季
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青海湖候鸟——
特定时间 五月;大理蝴蝶会——五月(农历四月十五前后);
和条件下 海市蜃楼、峨眉山“佛光”、吉林雾凇——特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景观的欣赏。解答本 题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1)风景名山宜夏季雨过 天晴观赏。(2)地貌的逼真造型应选择特定观赏位 置,且发挥想象,才能感知其某种形象。(3)自然 景观美主要表现有: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 胧美、声音美等。(4)佛光、“海市蜃楼”、“日 月同辉”等景观只有在条件适宜时才会出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