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评定ppt课件
状态,安全有效的评定,以及有的放矢地 制定运动处方。
25
三:安全性评定
• 2:固定物的可靠性 • 认识内固定的性能,充分发挥内固定作用。
• 3:软组织的完整性 • 肌肉、肌腱是否完整,关节活动是否会影
16
二:评定内容
• ①疼痛的发生时间和诱因 • ②疼痛的部位 • ③疼痛的性质 • ④疼痛的程度(VAS视觉模拟量表) • ⑤加重或缓解疼痛的因素 • ⑥伴随症状
17
二:评定内容
• 加重或缓解因素(疼痛激发试验) • ①确定诱发症状的活动种类; • ②确定症状加重的性质与程度; • ③确定症状加重到症状缓解所需的时间 • 了解多大的活动量诱发疼痛出现,为后面
肌紧张,肌肉关节囊、 韧带短缩
坚硬,骨与骨接触而运 骨折、骨性关节炎、关 动终止时突然的坚硬感 节内游离体
因疼痛而在PROM终末之 关节外脓肿、骨折、心
前即要求停止
理反应
PROM突然终止且有坚硬 感,常伴有疼痛
严重的活动性损伤或骨 折,无疼痛的痉挛提示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 的肌张力增高
10
二:评定内容
骨科康复评定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 程崇源
1
目录 ①骨科康复评定的特色 ②常见评定内容 ③安全性评定
2
一:骨科康复评定的特点
• 1:内容的多学科性 • 运动系统查体、周围神经系统查体、康复评定学、放
射学相结合。 • 2:全局观或整体观 • 人体一处有病,累及周身。 • 检查时应全面看问题 • 骨骼、肌肉、神经相联系 • 动态与静态检查相结合 • 注意局部与全身
• 4:评定室及工具 • 评定室应明亮、宽敞、温暖。 • 床、看片灯、体重身高测量计 • 皮尺、量角器、锥形重锤、旋转角度测量器。 • 叩诊锤,各种感觉测量工具如毛刷、大头针、
音叉、装冷水或热水的玻璃管等。 • 握力计,及蜡笔、体温计等。
5
一:骨科康复评定的特点
• 5:病历记载 •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住址等。 • 主诉:问题、部位和持续时间。 • 现病史:按时间顺序记载。 • 既往史:既往疾病和患病情况。 • 家族史:先天性畸形等。 • 检查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
8
二:评定内容
• 主动关节活动度:考察被检查者肌肉收缩 力量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 被动关节活动度:判断该关节运动终末感 的性质,从而确定是否存在限制关节活动 的异常结构变化
9
二:评定内容
软组织抵抗 结缔组织抵抗 骨抵抗 虚性抵抗 痉挛抵抗
• 病理性运动终末感
软,踩踏沼泽地感
软组织肿胀、滑膜炎
硬运动终末有弹性感
AROM)
20
二:评定内容
• 6:肌张力 • 静止性肌张力 • 姿势性肌张力 • 运动性肌张力
21
二:评定内容
• 体位、肢体位置、情绪、室内温度、测试 时间及用药都会对肌张力评定产生影响。 应对上述因素予以控制
• 应遵循健侧患侧对比,先患侧,后健侧的 顺序进行
22
二:评定内容
• 7:平衡功能 • 维持姿势、行走以及各种功能活动的基础。
• AROM<PROM时提示关节活动度受限是带 动该关节运动的主动肌肌力减弱的结果, 也与受试者活动意愿、协调性以及意识水 平有关。
• PROM<正常ROM时提示关节活动受限是由 于皮肤、关节或肌肉等组织的器质性病变 所致
11Biblioteka :评定内容• 2:肢体围度 • 评估患者是否有肢体肿胀,或肌肉萎缩的
指标。 • 充分暴露被测部位 • 左右侧对比 • 同一体位,同一部位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的治疗做准备
18
二:评定内容
• 5:感觉评定 • 人体完成功能活动(筷子夹菜、系纽扣、
行走)的基本保证,如感觉缺失,即便运 动正常,其功能也会受到限制。 • 浅感觉 • 深感觉 • 复合感觉
19
二:评定内容
• 注意事项: • ①意识清晰,认知状况良好 • ②评定时周围环境 • ③随机、无规律的时间间隔给予刺激 • ④皮肤增厚、瘢痕、老茧部位感觉会有所下降 • ⑤忌用暗示性提问 • ⑥注意感觉障碍的部位、范围、类型。 • ⑦感觉评定应先与主动运动功能评定(MMT、
平衡功能下降,可导致跌倒、骨折风险的 增加。因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23
二:评定内容
• 骨科疾病及创伤 • 老年人退行性变、骨质疏松
• 骨、关节、肌肉、韧带生物力学改变 • 平衡功能下降、损害 • 姿势调整能力下降、负重能力下降 • 跌倒风险增加
• 跌倒、造成骨折
24
三:安全性评定
• 影响骨科康复评定以及治疗的因素 • 1:骨折的稳定性 • 骨折后评定治疗时应充分分析骨骼的力学
3
一:骨科康复评定的特点
• 3:实施及准备 • 检查前了解详细病史 • 仔细进行对比。 • 两侧有病,可与同年龄正常人对比。 • 一次检查不准确,需行多次检查。 • 动作要轻,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或由远
及近, • 循序进行,以免遗漏。 • 分散病人注意力,观察病人表情。
4
一:骨科康复评定的特点
14
二:评定内容
• 骨折术后患者,施加阻力的位置。评定过 程中,抗阻评定时,最大力量只做一次
• 禁忌:关节不稳、骨折未愈合而又未做内 固定、严重疼痛、关节活动范围极度受限、 急性损伤、骨关节肿瘤等
15
二:评定内容
• 4:疼痛 • 通过评定准确地判定疼痛特征,寻找疼痛
与解剖结构之间的联系;确定疼痛对运动 功能和ADL的影响;为恰当的治疗方法提供 依据;用定量的方法判断治疗效果
6
二:评定内容
• 1:关节活动度 • 2:围度 • 3:肌力 • 4:疼痛 • 5:感觉评定 • 6:肌张力 • 7:平衡功能
7
二:评定内容
• 1:关节活动度 • 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患者的基本步
骤,是评定关节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 指标之一 • 目的:①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及关 节活动受限的程度;②寻找和确定关节活 动受限的原因或因素;③为选择恰当的治 疗方法提供客观依据。
12
二:评定内容
• 患侧围度>健侧围度考虑是否为软组织肿 胀,进一步检查是否为血栓产生
• 患侧围度<健侧围度考虑患侧肌肉萎缩等 原因
13
二:评定内容
• 3:肌力评定 • 目的:①确定肌力减弱的部位与程度;②
协助神经肌肉疾病损伤的定位诊断;③根 据检查结果,从远期目标判定是否需要辅 助器具或设备,或使用矫形器以预防畸形: ④评价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