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课程小结

《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课程小结

《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应用》课程小结班级学号姓名一、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意义及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相对于可能穷尽的化石能源来说,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

可再生能源属于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一次能源。

可再生能源不包含化石燃料和核能。

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外,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2、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可再生能源清洁环保,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

农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全国还有约1150 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

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解决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村地区的生物质资源转换为商品能源,使可再生能源成为农村特色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

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广泛,各地区都具有一定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可再生能源也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有效拉动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就业,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一再飙升,能源消费大国苦不堪言,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关切的问题。

中国可再生能源现状可再生能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能源资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海洋能等,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

中国除了水能的可开发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之外,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也都非常丰富。

中国太阳能较丰富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年辐射量超过6000MJ/㎡,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大约相当于1.7万亿tce 的能量;按德国、西班牙、丹麦等风电发展迅速的国家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中国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量可能超过30亿kW;海洋能资源技术上可利用的资源量估计约为4亿-5亿kW;地热资源的远景储量为1353亿tce,探明储量为31.6亿tce;现有生物质能源包括:秸秆、薪柴、有机垃圾和工业有机废物等,资源总量达7亿tce,通过品种改良和扩大种植,生物能的资源量可以在此水平再翻一番。

总之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开发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潜力,可以为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能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大有可为。

2006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为2亿吨标准煤(不包括传统方式利用的生物质能),约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比2005年上升了0.5个百分点,这为201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国一次性能源10%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2007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了24万兆瓦,比2004年增加了50%。

2007年至少有60多个国家制订了促进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欧盟已建立了到2020年实现可持续能源占所有能源20%的目标,而中国也确立了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

2007年,全球并网太阳能发电能力增加了52%,风能发电能力增加了28%。

全球大约有5000万个家庭使用安放在屋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获取热水,250万个家庭使用太阳能照明,2500万个家庭利用沼气做饭和照明。

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提升传递着“绿色经济”正在兴起的信息,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机制将进一步促进绿色经济的全面发展。

根据中国中长期能源规划,2020年之前,中国基本上可以依赖常规能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能源需要,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地位将日益突出,届时需要可再生能源提供数亿吨乃至十多亿吨标准煤的能源。

因此,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目的将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供给能力,改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多样化,切实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

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目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风力发电。

目前我国的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不大,而国外正在开发的已经达到了7500千瓦,投入运行的德国的风力发电机组已经达到单机容量5000千瓦。

这两年我国投产的风力发电机组,其主机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目前风力发电的成本还高于火电,要靠国家的财政补贴才能过活,就算这样,完全收回成本也需要十年时间。

除了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也蓬勃兴起,主要是直接燃烧生物质,例如秸秆发电。

目前国电集团有很多小热电机组投产,通过国家的补贴政策,效益也还不错。

它的发电方式和常规火电差不多,使用的是链条炉,没有多少技术创新之处。

另外的发电方式主要是沼气发电,在一定条件下生物质利用细菌发酵产生沼气,燃烧后推动内燃机或燃气轮机进行发电,能源利用效率较高,但是造价不菲,光一个发酵容器就需要很大的投资。

国内有一些养殖场建有小型的沼气发电厂。

太阳能发电,在我国近年也有较快的发展。

单晶硅、多晶硅的发电效率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发电效率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以上。

但目前来说,尽管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下降比较快,它发电的成本依然是火电的五倍多,投入商业运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上面说的几种发电方式,其最大的缺点是在电力系统中无法做主力机组,不能满足电力的大量使用,并且稳定性较差。

比如风力发电,尽管我国的风力资源很丰富,但是由于风力发电的不稳定性,它的电量经过潮流计算,大约只能占到总发电量的百分之十。

如果机组过多就会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因为风力是不可控的。

而另外形式的发电机组,发电量又比较小,难以满足需求。

另外,还有潮汐发电,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装机容量达到了20多万千瓦,已经十分可观了。

以中国的海岸条件来说,能量密度不大。

潮头最高的地区是浙江、广东沿海,最高的潮头达到了8.5米左右。

另外还有就是必须建拦海大坝,施工相当复杂、困难。

坝体的维护、机器的防海水腐蚀都需要不菲的费用。

费用不说,坝址的选择多有困难。

目前我国的海洋局作了海水的能源考察报告,认为我国目前可以开发的潮汐电站大约有一千万千瓦。

那么这么一点电量,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我国的能源政策,以前写入教科书的是:“大力开发水电,适当发展核电,控制发展火电。

”主要是关停小的火电机组,热电例外。

我国的电网实际状况是:火电发电量占百分之八十,水电占百分之二十,其余是核电,还占不上个零头,别的发电方式所占比例更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可再生能源的市场发展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能源消费大国,其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都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

2007年全美一次能源消费中,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共占80%左右,其中煤炭和天然气各占20%,石油占40%。

在发电能源消耗中,煤炭占50%左右,核电占20%,天然气占18%,可再生能源约占10%。

可再生能源发电结构为水电75%,其他的发电方式占25%,其中生物质67%,风电16%,地热发电16%,太阳能1%。

能源安全涉及到经济安全,也涉及国家安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美国一直把能源问题与国家发展战略并列,不但增加化石能源进口,在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油页岩、可再生能源、氢能源等领域也全面开展开发利用研究。

美国虽然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并做出碳减排承诺,但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研究投入之大足以证明其对全球环境恶化有一定认识。

不同于美国,欧盟是化石能源贫乏的地区,因此欧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上更为关注。

2007年,欧盟通过三个20%的法案,要求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20%,基于技术的能效提高20%,温室气体排放削减20%。

很明显,欧盟未来的能源战略将是大力发展可持续能源,提高现有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作用太阳能热发电,也叫聚焦型太阳能热发电(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简称CSP),通过大量反射镜以聚焦的方式将太阳能直射光聚集起来,加热工质,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就是用反射镜聚焦阳光,在焦点处加热水产生蒸汽,再通过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一般用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太阳热能通过热蒸汽带动发电机发电,其基本组成与常规发电设备类似,但其根本区别在于热蒸气的产生方式上。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全称为槽式抛物面反射镜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将多个槽型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经过串并联的排列,加热工质,产生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括以下五个子系统:a、聚光集热子系统。

是系统的核心,由聚光镜、接收器和跟踪装置构成。

接受器主要有两种:真空管式和腔式;跟踪方式采用一维跟踪,有南北、东西和极轴三种方式。

b、换热子系统。

由预热器、蒸汽发生器、过热器和再热器组成。

当系统工质为油时,采用双回路,即接收器中工质油被热后,进入换热子系统中产生蒸汽,蒸汽进入发电子系统发电。

直接采用水为工质时,可简化此子系统。

c、电子系统。

基本组成与常规发电设备类似,但需要配备一种专用装置,用于工作流体在接收器与辅助能源系统之间的切换。

d、蓄热子系统。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在早晚或云遮间隙必须依靠储存的能量维持系统正常运行。

蓄热的方法主要有显式、潜式和化学蓄热三种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