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1.ppt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1.ppt
次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频 率较高,尤其是等高线地形图和等
贝加尔湖附近地区等高线 贝加尔湖的成因与水文特征的 压线图,多与经纬网结合,用来呈地形图成因源自现区域地形、气象等方面的信息。
南非高原、博茨瓦纳索瓦 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 等值线图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空间
盐沼地区等高线图
条件
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
一、等高线的判读
亚洲部分地区春季T时刻
力等,在高考题中的考查形式也比
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的变化等 较多样,或以背景出现,或直接进
行考查。 额尔齐斯河流域等高线地 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
形图
及成因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甲 H=139米
H=128米 乙h=11米
海拔高度——又称绝对高度,指高 (或低)出海面平面的垂直距离。
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而 在顶部或内部明显稀疏 盆地:等高线四周较密集,数值大,等高线中间较稀疏,数值小
234000000 100
900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100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高原
海岸线:0 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岸线 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 m,且等深线稀疏 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 m,且等深线密集 海沟:海水深度大,且两侧等深线密集
不可交叉绘。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
150 200 200
100
100
▲
▲ 200 150
200
200
100 150
200
100
150
150
100
100
100
C 必备知识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断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平直 丘陵:海拔200~500米,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等高线 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
A.甲 B.乙 C.丙 D.丁
C 必备知识
一、等高线的判读
(三)弯曲
1. 凸低为脊。山脊为分水岭,连接分水岭,可以推测山脉的 大致走向。 2. 凸高为谷。山谷为汇水区。常发育成河流,水往低处流, 因此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C 关键能力
4.(2019·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高三月考)下图是我国东 南某地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虚线为观光索道线,索道 运行速度保持恒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清水溪流向是 D
A.西南向东北 B.东北向西南 C.西北向东南 D.东南向西北
针对性训练
5.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题。
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为( B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一、等高线的判读
(四)闭合
局部闭合等高线内部的海拔: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知识网络构建
C 必备知识
描述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
平原、高原、山地、 ①类型(复杂)多样或单一(地形以××
丘陵、盆地
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形区
地势
高、低
海岸线
平直、曲折
特殊地貌
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 斜; 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①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 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或南(北) 部海岸线平直,北(南)部海岸线曲折
一轮复习
等高线地形图(一)
考点总结
试卷 2019年全国卷Ⅱ第36题 2018年全国卷Ⅱ第37题 2018年全国卷Ⅲ6~8题 2018年全国卷Ⅲ第36题 2018年全国卷Ⅲ第37题 2017年全国卷Ⅲ第37题
等值线图
设问方向
考情报告
地形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 云南宾川县等高线地形图
量
美国本土龙卷风年发生频 龙卷风的多发区和产生原因
请说出右面图中A-E的地形部位。
3.几种特殊地貌的判断
40m 60m 60m 40m 20m
冲积扇
冲积扇
海蚀崖、海蚀柱
峡谷:两高地之间地势相对较低 的狭长地形。
a、形成原因: 外力作用(流水侵蚀或风蚀)或 内力作用(断裂) b、峡口:交通要塞 水库坝址 c、峡谷往往发育成河流 d、注意峡谷与鞍部地形的区别
A
B
C
先疏后密
先密后疏
A
①地能看到A村吗?
400
BB
350
丙地能看到B村吗?
C 关键能力
2.(2019·山东高三期中)读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图中最高峰 海拔1029米,等高距相同。据图完成题目。
骑单车慢行是当前驴友们喜欢 的活动,某驴友团计划自图中 M地骑行到N地游玩,途中最费
力的地点是( A )
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 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注意: 我国海拔以黄海多年平均海平面为基准
海平面
C 必备知识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1)闭合曲线 (2)同线等高 (3)同图等距 (4)密陡疏缓 (5)凸低为脊
⑹凸高为谷 ⑺重叠为崖
2.等高线及等深线的绘制:平滑圆润,山脊凸,山谷凹,等高线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2、常见地形部位判读
山峰
盆地
针对性训练 常见等高线地形图:
山
山
鞍
M
脊
谷
M
部
M
针对性训练 找找错误:哪条河流画法错误?
教你一招:你能从你的手上找到基本地形吗?
山峰 山脊
鞍部 缓坡 陡崖
陡坡
山谷
针对性训练
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 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例题2.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据此回答.
4、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5、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二)疏密 1.等高线图上的坡度判断
判定等高线地形图中坡陡、坡缓的因素有三个: 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风力地 貌发育;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 关键能力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
【答案】(1)以山地高原为主; 西北高,东南低; 相对高差大; 海岸线平直。 ①丘陵; ②高原(山地)
C 针关对键能性力训练
1.右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假定其中的两个因素相同,一个因素不同的情况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同一幅图) 等高线越密,坡越陡;等高线越疏,坡越缓
★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相同,(不同幅) 比例尺越大,坡越陡;比例尺越小,坡越缓
★比例尺、等高线的疏密相同,(不同幅) 等高距越大,坡越陡;等高距越小,坡越缓
2.通视问题:凸坡不可视,凹坡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