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煎饼
现代煎饼制作方法的创制年代难以考证,但“煎饼”一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
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
1967年泰安市省庄镇东羊楼村发现了明代万历年间“分家契约”,其中载有“鏊子一盘,煎饼二十三斤”。
由于“鏊子”的出现,可以确知,最迟在明代万历年间,现代煎饼的制作方法就已经存在。
山东煎饼最初源于泰山,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可知煎饼那时已是泰安民间的主食。
传说唐末黄巢起义军在泰山驻扎,当地百姓曾以煎饼相送。
山东煎饼源于泰山亦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煎饼已经是山东最普遍、最具特色的食物了。
清代蒲松龄《煎饼赋》:“溲含米豆,磨如胶饧,扒须两歧之势,鏊为鼎足之形,掬瓦盆之一勺,经火烙而滂,乃急手而左旋,如磨上之蚁行,黄白忽变,斯须而成,‘卒律葛答’,乘此热铛,一翻手而覆手,作十百于俄顷,圆于望月,大如铜铮,薄似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
……若易之以莜屑,则如秋练之辉腾;杂之以蜀黍,如西山日落返照而霞蒸……或拭鹅脂,或假豚膏,三五重叠,炙烤
山东煎饼
成焦,味松酥而爽口,香四散而远飘。
”可见鲁中地区在清初制作各类煎饼已相当普及,煎饼的制作已具备相当的技术。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山东孔藩台家制薄饼,薄如蝉翼,大若茶盘,柔嫩绝伦”,所以这位美食家给他眼前美味的评价是:“吃孔方伯薄饼,而天下之薄饼可废。
”从袁枚的描写中不难得出,他吃的饼就是山东煎饼。
煎饼不是山东所独有,在苏北一带民间也吃煎饼,但是区域不甚广,也就是江苏的睢宁县、邳州市、宿迁市、新沂市等地区。
苏北地区的方言和生活习俗接近山东,而同苏南则相去甚远。
实际上也不是山东所有的地方都吃煎饼,可以肯定的说煎饼是山东的代表食物。
现在看来也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民族产品。
www-thjianb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