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残疾人社会政策

残疾人社会政策


二、残疾人就业政策 1、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基本含义和意义 具有劳动能力,爱心超市,江大化工、香皂 企业利润和效益的顾虑,歧视。 意义,通过劳动来获得收入,是获得生活保障的有效 途径,也是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的有效方式,社会和 谐。
• 2、我国关于保护残疾人就业权利的基本法规 《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保护残 疾人就业权利的基本法规,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 (2)实行集中于分散相结合,采取优惠与扶持相统一,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 (3)集中安排; (4)分散安排; (5)自谋职业; (6)农村劳动; (7)优惠与扶持; (8)保护和职业培训等
残疾人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0903 朱积标

残疾人在社会中通常处于弱势地位,维护 残疾人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和平等地参与政治、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权利,是一项崇高的社会事 业,体现了人类文明和进步。国际社会已经充 分认识到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认为理解、 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益是事关全球和平和发展 的大事。
• 二、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 • 1、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基本含义 • 由于残疾人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面临着各种特的障碍 和困难,因此需要社会向他们提供特殊的保护和各种 必要的服务。而政府的残疾人社会政策则是代表社会 而在此领域采取的公共行动。 • 概括起来看,残疾人社会政策指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 为满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日常照顾需求、医疗 保健康复服务需求,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使残疾人幸福愉快地参与社会生活而提供各种社会服 务的政策。
• 2、我国残疾人康复机构概要 目前我国的康复机构主要有(1)专门的康复中心(2) 社区康复中心(3)企业,有残疾人是企业承担部分为 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和设施的训练。(4)特殊学校, 聋哑学校、盲校等。(5)家庭,家庭仍是残疾人康复 活动的最重要的依托。
• 刘德 华为 残疾 人唱 得歌. flv
• 一、残疾人的概念、问题实质、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基 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 二、中国目前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和残疾人社会政策的 特点和发展概况
• 三、具体概述当前中国残疾人的教育、就业、康复医 疗服务、权益保护和社会参与等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残疾人和残疾人社会政策概述
• 一、残疾人和残疾人问题 • 1、残疾人的界定和残疾类别 • 根据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的定 义,残疾人指的是由于缺陷而缺乏作为正常人以及正 常方式从事某中正常活动能力的人,其缺陷是指心理 上、生理上或者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或者功能的任 何异常或丧失。与其相关的是之一个人,由于缺陷或 残疾,而处于某种不利地位,以至限制该人发挥其年 龄、性别、社会文化等因素应能发挥的正常作用。
第二节 中国残疾人和残疾人社会政策发展概况
• 一、中国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 1、中国对残疾人的界定 •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 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从事 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 法》的规定)
• 2、中国残疾人的规模 •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残疾 人抽样调查。根据该调查结果和我国人口总数可以推 算我国目前共有残疾人约60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涉及差不多全国的20%的家庭。中国残联,2004 • 第二次中国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残疾 人达80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6%多。
2010年第20个全国助残日主题:关爱帮扶农村贫困残 疾人
199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根据该法 第48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 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 即从当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动,每年助残日活动 的主题,都是依据当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确立的。活动中,分 别围绕“宣传残疾人保障法”、“一助一,送温暖”、“走进每一个残 疾人家庭”、“志愿者助残”等主题开展了活动。助残日活动为残疾人 提供了各种具体的服务与帮助,活动的规模和声势逐渐扩大,影响日益 深入人心。这种用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全国助残日”活动,有效地培育 了全社会扶残助残风尚、提高了全民助残意识,也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的一个重要形式。改善残疾人民生 保障残疾人权益.flv • 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关爱盲童.doc
• 3、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 (1)就业促进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残疾 人就业。 (2)就业服务体系:政府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 的建设和完善,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全面服务。 (3)职业培训体系: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各类培训机 构,推动开展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以提高残疾人职 业技能。
• 三、残疾人康复服务 基本含义和内容: 残疾人康复服务是指 使残疾人恢复或者部分恢 复其生理、心理和社会活 动功能的各类服务。全面 性的服务,医疗、教育、 职业和社会康复。
• 3、中国残疾人的类别和构成 • 中国目前残疾人的类别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 言、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 他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的区别)
• 二、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的特点和发展概况 • 1、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基本特点 具体分析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可以得 到: (1)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家庭共同承担残疾人事业 的责任。 (2)在确定家庭对残疾人的法定监护责任和社会为残疾人 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基础上,政府实行和推动一种积极 的残疾人福利事业,即康复、教育和就业促进为主的残 疾人事业 (3)国家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号召社会尊重和关心残 疾人,鼓励残疾人的自力更生,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
• 2、80年代以来中国残疾人社会政策的发展概况(截止 到2004年) (1)1987年4月,首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摸清了残疾人数 和分布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制定一系列有关残疾人权 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2)1991年和1994年分别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 教育条例。 (3)制定了实施残疾人事业的三个五年计划和残疾人扶 贫攻坚计划。 (4)设立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机构。 (5)建立新型、统一的残疾人组织。
• 残疾人问题的实质及表现 • (1)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最起码的保障,严重威 胁残疾人的生存权(网上的视频下载) • (2)残疾人很难享受与其他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发展权利受到严重剥夺 • (3)就业范围和选择的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难以或 等平等的就业机会 • (4)缺乏医疗保障和必要的康复服务,由于自身的残 疾和现实的障碍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参与机会 • (5)权益受害事件时有发生,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不 到保障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是由中国各类残疾人代表 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 简称中国残联。1988年3月1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 它是在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1953年成立)和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1984年
• 2、残疾人问题的实质及表现 • 单纯的生理缺陷和残疾并不必然构成其经济与社会 活动的障碍,障碍的有无及程度是由残疾人与其生活 环境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当残疾人遭受到文化、物质 或者社会方面的障碍,不能利用其他人可以利用的各 种社会系统时,就产生了障碍。因此残疾人问题的实 质是残疾人的平等的公民权利得不到实现的问题,其 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谢谢大家
• • • • • • • • •
2、当代各国残疾人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 (1)有关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的政策 (2)有关残疾人的日常照顾服务的政策 (3)有关残疾人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的政策 (4)有关残疾人的教育政策 (5)有关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 (6)有关方便行动的基础设施和相关制度的建设 (7)有关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政策 (8)有关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政策
• 一、残疾人教育政策 1、有关保护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的基本法 规 《宪法》、《职业教育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 人教育条例》等等从职责、发展方针、 办学渠道、成人教育、师资和辅助手 段等进行教育方面的保护。
• 2、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 (1)残疾人义务教育 (2)残疾人特殊教育 (3)残疾人职业教育 (4)残疾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5)健全助学金制度 (6)在残疾青壮年扫除文盲、完善盲文、手语和计算机 盲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