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法教案
2、本章重点
票据的基本属性。
3、本章难点
对票据基本属性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第一节票据与证券
一、证券的种类
二、证券权利特征、权利证券化的意义
第二节票据的概念与种类特征
一、票据的概念、种类
二、票据的证券特征
第三节票据功能与票据制度的演化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了解证券的概念与特征
了解票据法的意义与特点,掌握票据法的立法宗旨。并通过了解票据法的历史演进增强对票据法的国际性的认识。
2.本章重点
把握国家进行票据立法的宗旨。
3.本章难点
把握国家进行票据立法的宗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第一节票据法的意义与特点
一、票据法的意义
二、票据法的特点
第二节票据法的立法宗旨
一、我国票据法的立法宗旨
3.教学重点:票据权利的表现形式、票据权利的取得条件和方式、票据权利的保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第一节票据权利概述
一、票据权利的概念及分类
二、票据权利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票据权利的取得
一、票据权利取得的条件
二、票据权利取得的方式
三、票据的取得与票据权利取得的关系
第三节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
一、票据权利的行使
2
第九章 票据时效
2
第十章 票据责任和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
授课题目:
第一章票据概述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1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票据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票据作为有价证券的基本属性,票据经济功能和其法律制度演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教学内容
面授讲授票据的基本概念、种类、特征。自学证券的种类、证券权利特征、权利证券化的意义、票据功能与票据制度的演化。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一)自学内容
了解票据丧失的情形及补救方法。
(二)本章重点
票据丧失后的补救方法。
(三)本章难点
提起诉讼补救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第一节票据的丧失及其后果
第二节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方法
第三节我国的失票救济制度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试比较我国法律规定中的公示催告程序制度与诉讼制度在票据丧失补救实务中的优劣。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教学内容:面授讲授票据权利取得的条件、方式。自学票据权利的概念及分类、票据权利性质与特征、票据的取得与票据权利取得的关系、票据权利的行使、票据权利的保全。
2.教学要求:了解票据权利的形式和保全;了解票据权利的消灭;掌握票据权利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掌握票据权利的分类;掌握票据的取得与票据权利取得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票据权利取得的条件和方式。
授课题目:
第四章票据行为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4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票据行为作为票据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在票据法中的重要性;结合票据关系的性质,掌握票据行为的性质和特点、票据行为成立的实质要件和行使要件;掌握票据代理行为的性质、特点和成立要件;了解越权代理和无权代理的特点和成立要件。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票据的伪造和变造的基本特征,掌握二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以及产生的效力、后果;了解票据的更改和票据的涂销。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自学内容
掌握票据的伪造和变造的基本特征,掌握二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以及产生的效力、后果;了解票据的更改和票据的涂销。
2.本章重点
区分票据的伪造和变造的不同特征,掌握票据的伪造和变造所产生的效力和后果。
3.本章难点
区分票据的伪造、变造和更改行为的不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第一节票据伪造
一、票据伪造的概念及构成
二、票据伪造的法律后果
三、票据伪造的风险负担
第二节票据变造
一、票据变造的概念与构成
二、票据变造的法律后果
三、票据变造的风险负担
第三节票据的更改与涂销
一、票据的更改
二、票据的涂销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教学内容:面授讲授票据行为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自学票据行为的概念、分类、性质、票据行为代理的含义、构成要件、越权代理、无权代理。
2.教学要求:了解越权代理和无权代理的特点和成立要件;掌握票据行为作为票据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在票据法中的重要性;结合票据关系的性质,掌握掌握票据行为的性质和特点、票据行为成立的实质要件和行使要件;熟练掌握票据代理行为的性质、特点和成立要件。
一、票据责任的概念
二、票据责任的特征
第二节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
一、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的概念
二、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简述票据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2、试述票据债务人的连带责任与民法上债务人连带责任的区别
二、票据权利的保全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简述票据权利的概念及分类
2、简述票据权利的取得条件
3、简述票据权利的取得方式
4、试述票据的取得与票据权利取得的关系
5、简述票据权利的保全方式
6、简述票据权利消灭的表现形式
授课题目:
第六章票据的瑕疵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6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教学内容
了解票据当事人,掌握票据关系的性质特点、表现形式,掌握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的内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票据关系与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的内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本章重点
票据关系的性质,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的内容及它与票据关系的关系。
第二节票据时效的期间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简述票据时效的期间
授课题目:
第十章票据责任和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10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票据责任的性质与特点;区分票据责任与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掌握票据责任与民法上法律责任的不同;了解票据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
2、掌握票据的分类
3、掌握票据的证券特征
4、掌握票据的经济功能与其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
授课题目:
第二章票据法概述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2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票据法的意义与特点,掌握票据法的立法宗旨。并通过了解票据法的历史演进增强对票据法的国际性的认识。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教学内容
二、对票据法立法宗旨的学理分析
第三节票据法的历史演进
一、票据法的法系及票据法的统一
二、我国票据法的发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简述票据法的特征
2、简述票据法的立法宗旨
授课题目:
第三章票据当事人及票据法律关系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3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要求:了解票据当事人并掌握票据法的核心内容,掌握票据关系的性质特点、表现形式,掌握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的内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票据关系与民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的内容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越权代理
三、无权代理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讨论、作业和思考:
1、简述票据行为的性质与特征
2、简述票据行为的构成要件
3、简述票据行为代理的有效构成要件
4、票据行为的无权代理和越权代理
授课题目:
第五章票据权利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5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票据权利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掌握票据权利的分类;掌握票据权利取得的条件和方式;掌握票据的取得与票据权利取得之间的关系;了解票据权利的形式和保全;了解票据权利的消灭。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自学内容
掌握票据责任的性质与特点;区分票据责任与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掌握票据责任与民法上法律责任的不同;了解票据法律责任的表现形式。
2.本章重点
票据责任的性质与特点。
3.本章难点
区分票据债务人的连带责任与民法上连带债务人的连带责任的不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第一节票据责任概述
3.教学重点:票据行为的性质和特点,区分基本的票据行为和附属的票据行为之间的关系;票据行为的有效成立要件和票据代理行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
第一节票据行为的概念与特点
一、票据行为的概念与分类
二、票据行为的性质
第二节票据行为的有效要件
一、票据行为的实质要件
二、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
第三节票据行为的代理
一、票据行为代理的含义与构成要件
讨论、作业和思考:
1、试述票据伪造及其效力
2、试述票据变造及其效力
3、试述票据更改及其效力
授课题目:
第七章 票据抗辩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序
第7次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票据抗辩的性质和特点,掌握票据抗辩种类;掌握票据抗辩限制。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
1.主要内容:面授讲授票据伪造的概念及构成、票据变造的概念与构成。自学票据伪造的法律后果、票据伪造的风险负担、票据变造的法律后果、票据变造的风险负担、票据的更改、票据的涂销。
3.本章难点
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的关系和与民法上非票据关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