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方案设计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方案设计

天府新区货运通道项目(K21+952.505~K36+860)电力迁改(架空)施工方案第二航务工程局天府新区货运通道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一月十日天府新区货运通道项目(K21+952.505~K36+860)电力迁改(架空)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第二航务工程局天府新区货运通道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一月十日目录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原则 (1)1.3 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 (1)二、工程概况 (2)2.1 工程概况 (2)2.2 道路沿线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3)2.3 主要工程数量: (5)三、具体施工措施及方法 (6)3.1电杆的安装 (7)3.2横担的安装 (8)3.3导线架设 (9)四、安全保证措施 (17)4.1安全方针 (17)4.2安全目标 (17)4.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17)4.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18)4.5重要施工方案 (19)4.6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 (21)4.7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22)4.8安全薄弱环节及预防措施 (23)五、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24)六、环保施工措施 (26)6.1环境保护体系 (26)6.2环境保护措施 (26)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货运通道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施工图纸。

(2)拟建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条件及施工环境。

(3)国家现行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规程、标准。

(4)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情况及管理水平。

(5)我公司已有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2 编制原则1.2.1全面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施工规、标准、规程、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1.2.2充分发挥我公司的整体实力,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

1.2.3发挥公司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管理,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效益。

1.2.4严格遵守省和市政府有关环保、消防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噪音,做好消防工作。

1.2.5遵守国家及市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确保工程施工合法、文明实施。

1.3 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1)《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工程测量规》(GB50026-93)(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303-2002)。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GB50194-93)。

(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GB/T50326-200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9)《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0052-95)(11)送电线路施工的有关资料;(12)《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0版);(13)国家颁布的有关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的现行标准,规及规程;(14)《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1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16)国家、部颁布的现行工程建设施工标准、规程、规和验评标准。

(17)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及施工水平。

(18)我公司以往工程的施工方案及施工经验。

(19)我公司部制订的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ISO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文件。

二、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天府新区货运通道工程。

由我部承建的货运通道K21+952.505~K36+860段,长14908m,路基横断面采用两种形式,规划城市建设区采用60m标准断面,生态隔离区采用40m标准断面。

其中60m横断面布置为三块板,主车道为双向六车道,辅道为双向六车道,规划红线宽度为60m,40m标准断面,为双向八车道,规划红线宽度为40m。

K21+952~K25+901段在规划红线围的民用及工业用电力和通讯线路需迁改。

电力线路迁改具体桩号为:K22+000~K22+200段220V枇杷沟支线迁改、K22+400~K23+300段转龙五社台区电力迁改、K22+900~K24+200段10KV兴松路转龙五社支线迁改、K24+100大树十社台区电力迁改、K24+800处10KV兴松路及10KV兴桥路电力迁改、K25+000~K25+800段大树十三社支线迁改段220V及380V 架空电线迁改;通讯线路迁改具体桩号为:K22+600、K23+860广电公司通讯线路迁改。

K26+146~K27+320段在规划红线围的民用及工业用电线路需迁改。

其具体桩号为:K26+210~K26+270、k26+500~K26+800、K27+250~K27+320段220V及380V架空电线迁改。

K28+240~K30+150段在规划红线围的民用及工业用电力和通讯线路需迁改。

电力线路迁改具体桩号为:K28+740~K28+840段青松村一组220V农灌渠提灌站电力及管道迁改;K28+800~K29+100段青松村一组220V农网电力、电信迁改;K29+100~K29+140段青松村一组220V、380V电力、电信迁改、K29+700~K29+865段五里村7组220V农网电力迁改、电信迁改;K29+865~K30+150段五里村7组10KV支线迁改。

K31+280~K33+800段在规划红线围的民用及工业用电线路需迁改。

其具体桩号为:K31+300~K31+900、K32+200~K32+600、K33+300~K33+600、K33+600~K33+800段220V及380V架空电线迁改K33+800~K36+860段在规划红线围的民用及工业用电线路需迁改。

其具体桩号为:K34+100~K34+450、k34+500~K34+700、K35+200~K35+500、k35+800~K36+550 、k36+000~K36+700段10KV及0.4KV架空电线迁改。

所处地貌单元为浅丘低山地貌,局部残留三级阶地,部分地段施工后将形成较大的挖、填方区。

本段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和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等地层。

2.2 道路沿线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2.2.1道路沿线概况本项目位于天府新区,毗邻城区,区域地理位置优势比较明显,项目区周边水、电、通讯、交通条件方便。

目前,道路沿线规划城市道路均未形成,仅有多条已建乡镇公路,可供施工期材料运输。

但由于乡镇道路等级低,多数需绕行,且部分丘陵区域车辆无法到达,因此项目施工时需视条件铺设便道。

2.2.2气象特征场地所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

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m/s,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

根据气象台观测资料,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

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

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

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

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2%。

日照时间:多年平均为1228.3小时。

风向与风速: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

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

2.2.3地层结构在钻孔深度围所揭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e)、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2fgl)和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等。

现详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e)杂填土:色杂;多为临近场地修建时堆填的废土,建渣,由中液限粘质土、砂质泥岩块组成,部分地段厚度较大,最大厚度超过10m;分布于丘陵顶部的杂填土为全风化砂质泥岩混合植物根茎组成,厚度较小,一般为0.3m左右。

素填土①:灰色;主要由中液限粘质土组成,可塑为主,混少量砖瓦碎块等硬杂物;稍密;湿。

分布连续,最大厚度约4.8m。

素填土②:灰黑色,富含有机质,流塑,具臭味,局部地段及鱼塘底部分布。

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层(Q2fgl)中液限粘质土:黄褐色;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其结核;可~硬塑。

分布于地势低洼地段。

一般厚度 4.0~12.0m,属膨胀土。

局部地段粘土中分布有一定量的卵石土。

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棕红色,灰红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夹层状砂岩及泥岩,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如下三个亚层:风化砂质泥岩:风化后呈土状或砂状,下部夹碎岩块,用手可捏碎。

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干钻可钻进。

局部地段分布。

强风化砂质泥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可用镐挖,干钻不易钻进。

仅分布于部分钻孔中风化砂质泥岩顶部。

中风化砂质泥岩: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岩快。

用镐难挖,该层厚度较大,本次勘察未揭穿。

2.2.4水文地质条件本施工段地表水主要为老旧鱼塘积水、农田排水及灌溉渠水。

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低洼地段白垩系上统灌口组砂质泥岩中的风化裂隙水,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风化裂隙为主要含水层,其水量受汇水情况及裂隙发育程度的影响一般较小,流通性较差,无统一水位标高。

无上层滞水,但随着大气降水的增多及施工环境的变化,场地低洼地段可能会分布有汇聚于人工填土层的上层滞水,其特征为水量不均,受大气降水及场地环境变化影响大,在道路施工时可采取截流及疏排,以免对道路施工造成影响。

2.3 主要工程数量:表2.3-1 工程数量表三、具体施工措施及方法架空电力线路由电杆、导线、横担、金具、绝缘子和拉线等组成。

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主要项目包括线路的勘测定位、基础施工、立杆、拉线的制作和安装、横担的安装、导线架设及驰度观测等。

3.1电杆的安装3.1.1电杆的定位和挖坑首先根据当地电力部门技术人员到现场确定线路的起点、转角点和终端点的电杆位置,然后定出中间点的电杆位置。

同时,顺线路方向划出长1~1.5 m、宽0.5 m的长方形杆坑线。

直线杆的拉线与线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转角杆的拉线位于转角的角平分线上(电杆受力的反方向),拉线与电杆中心线夹角一般为45°,现场受地形的限制时,夹角可减小到30°。

杆坑的形状一般分为圆形坑和梯形坑两种。

对于杆身较重、较高及带卡盘或底盘的电杆,为立杆方便,可挖成梯形坑。

杆坑深度随电杆长度和土质好坏而定,一般为杆长的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