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备校准细则
1 目的
采用PDCA/过程方法/基于风险的思维,对试验设备校准进行控制,使公司试验设备按周期校准、修理后的校准及修理工作有一个正常、规范的工作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进货检验过程、装配过程、测过程的压缩机试验设备校准及修理工作。
3 定义
3.1 进货检验过程试验设备:筛选车间进货检验使用的试验设备,包含:电机综合性能试验台、电机绕组加热实验台、变频电机性能测试台、水份试验台、保护器性能试验台、密插压力静态载荷试验台、杂质检查试验台、邵氏橡胶硬度计等。
3.2 装配过程试验设备:压缩机装配生产过程使用的过程检验/试验设备,包含:一次运转试验台、二次运转试验台、绝缘耐压仪等。
3.3 测试过程压缩机试验设备:测试中心对压缩机进行测试的试验设备,包含:安全综合测试仪、焓差试验台、脉冲及耐压试验台、水分实验台、杂质试验台、加速寿命试验台、振动测量仪、热量计试验台、堵转试验台、起动耐久性试验台、噪音测量仪等。
4 职责
4.1 计量中心
4.1.1 计量中心按国家或部门颁布的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对试验设备上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并对所检定结论的正确性负责。
4.1.2 设备管理负责新购、迁入试验设备调试的组织工作,试验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4.2 使用部门
4.2.1 对试验设备使用质量负责,对试验设备超期使用造成的后果负责。
4.2.2 负责试验设备的日常维护,协助做好试验设备周期校准、修理后校准。
5 工作程序
Q/1QAG116-06-2017
6 控制要求
6.1 制定试验设备校准标准
6.1.1 编写计量器具校验方法和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的要求
6.1.1.1 总则
1)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对质检机构的各种在用计量器具,凡是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颁布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计量检定;
2)暂时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但有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的,应按部门或地方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
3)在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或地方计量检定规程情况下,质检机构应根据已有的计量器具的种类,制定校验方法;
4)对试验设备应制定检验方法。
5)实验室制定的校验方法或检验方法必须经所在地的省级计量机构认可,方可使用并报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认证办公室备案。
6.1.1.2 编写校验方法的基本要求
编写校验方法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02-84《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的要求,同时结合计量认证的具体要求来进行。
校验方法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概述、技术要求、校验条件、校验项目、具体校验方法、校验结果的处理、校验周期、附录或附加说明等部分。
1)概述
(1)主要简述受检计量器具的用途、原理和构造(包括必要的结构示意图)。
(2)如果受检计量器具的原理和构造比较简单,认为不必要介绍和说明时,该部分内容可以省略。
2)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应着重规定与受检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有关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为:
(1)准确度等级(如无等级可以省略)。
(2)计量性能。
如:准确度、灵敏度、稳定度等。
(3)物理(或机械)性能。
如:密度、粘度、强度、硬度、弹性、耐磨性、耐蚀性、抗干扰能力等。
(4)安全可靠性。
如:绝缘强度、密封性能、铅封要求和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5)外观质量要求。
如:表面粗糙度、刻度清晰度,以及对划痕、碰伤、毛刺、裂纹、气泡等方面的要求。
(6)其他有关使用要求。
3)校验项目
校验项目指受检计量器具的受检部位和内容。
确定校验项目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合理,切实可行。
其中,按照具体情况,有的计量器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校验项目,可以与新制造的校验项目有所区别。
4)具体的校验方法
具体的校验方法是对计量器具受检项目进行校验时所规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步骤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
校验中所有的公式,以及公式中使用的常数和系数都必须有可靠的根据。
5)校验结果的处理
校验结果的处理指校验结束后,对被校计量具的合格或适用性做出的结论。
计量器具必须具有校验合格证方可使用。
校验不合格,不得使用。
6)校验周期
校验周期指受检计量器具相邻两次校验之间的时间间隔。
校验周期的长短应根据受检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和频繁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确定。
一般应根据本单位使用情况确定一个最长周期。
2
Q/1QAG116-06-2017
7)附录或附加说明
根据计量器具校验的需要,附录可以包括以下部分:
(1)对技术内容的补充说明。
(2)各种专用校验设备或工具的有关图形或说明。
(3)校验记录表等文件格式。
(4)各种分度表、计算表和参数表。
(5)校验数据处理(包括数字修改)和计算举例。
(6)其他有关技术内容介绍。
此外,还可包括审查组织和具体审查人的姓名等。
6.1.1.3 编制程序
1)必须由负责该项校验的技术人员起草;
2)经本单位技术组讨论;
3)由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4)报省计量行政部门或部门计量机构审查;
5)报国家技术监督局计量司计量认证办公室备案。
6.1.1.4 试验设备检验方法的编制
检验方法是指用于试验设备周期检验的技术文件。
检验方法的编制要求和程序可参照校验方法的编制要求进行,不需另作新的规定。
6.1.2 无检定规程的试验设备,使用部门主管技术员根据试验设备的技术资料,自行编制校准规范。
6.1.3 试验设备上的计量器具由计量中心与使用部门主管技术员共同商定校准周期。
6.1.4 试验设备校准方法由使用部门技术员负责编制,使用部门领导审核,经品质管理部会签,计量中心公司主管领导审批。
6.2 试验设备控制
6.2.1 试验设备的放置要求及环境要求应满足试验设备技术资料规定的环境要求或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要求。
6.2.2 试验设备的控制程序(计算机软件)由使用部门主管技术员进行备份,并定期检查程序的完整性及正确性,做出相应的检查记录。
6.2.3 试验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需经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操作。
6.2.4 试验设备上的计量器具由计量中心建帐。
6.3 试验设备校准控制
6.3.1 试验设备所带的计量器具校准
6.3.1.1 由使用部门维护人员按检定时间送计量中心进行检定。
6.3.1.2 检定合格:使用部门可对试验设备进行校准。
6.3.1.3 检定不合格:使用部门更换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
6.3.2 试验设备校准
6.3.2.1 试验设备所带的计量器具经检定合格后,使用部门对试验设备进行性能调试、参数标定。
6.3.2.2 试验设备性能调试、参数标定工作由试验设备使用部门技术员实施。
6.3.2.3 性能调试、参数标定所用核查标准,必须在有效期内。
6.3.2.4 性能调试、参数标定必须符合试验设备所要求的环境和工况。
6.3.2.5 性能调试校准合格的试验设备
1)由计量中心检定员、设备操作人员和设备维护人员共同签署“试验设备校准合格证”(见附表1),并贴在设备明显处。
2)对可能影响其性能的可调部位进行封印,封印由试验设备使用部门的维护人员实施。
3
Q/1QAG116-06-2017
6.3.2.6 性能调试校准不合格的试验设备
1)须对试验设备进行维修,并记录;执行Q/1QAG113-03《机动设备维护和保养》。
2)修理后的试验设备须进行调试和参数标定。
6.3.3 无核查标准(指标准件)的试验设备,其检定项目,在暂行校准规范中明确。
6.4 封印完整性遭破坏的试验设备,须对试验设备进行性能调试及参数标定
6.4.1 经确认合格,重新封印。
6.4.2 经确认不合格
6.4.2.1 须对试验设备进行维修,并记录;执行Q/1QAG113-03《机动设备维护和保养》。
6.4.2.2 修理后的试验设备须进行调试和参数标定。
6.5 试验设备维护者要认真填写试验设备检修记录。
试验设备检修记录格式由使用部门自行设计。
7 相关文件
Q/1QAG11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Q/1QAG113-03 机动设备维护和保养
8 记录
附表1 116-06-J01 试验设备校准合格证
9 附则
9.1 本办法由品质管理部提出。
9.2 本办法需宣贯到公司品质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研究所、新产业办、设备能源部、工程技术部、装配分厂、精加分厂、组焊车间、筛选车间等部门的所有人员。
9.3 本办法由品质管理部管理,并负责解释。
9.4 本办法自2017年6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