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习题二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①类病毒:只含有RNA一种成分,专性细胞寄生,无蛋白质,只存在于植物体内。
②真菌丝:细胞相连,其间的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则这种竹节状的细胞串称为真菌丝。
③假菌丝:酵母芽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不立即分离形成的藕节状细胞串,称为假菌丝。
④生活史:又称生命周期,是指上代个体经一系列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历程。
⑤子实体:子实体是丝状真菌气生菌丝的主要特化形式,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
⑥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 和RNA的遗传因子。
⑦烈性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五个阶段,实现自身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反之称为温和噬菌体。
⑧裂解量:被烈性噬菌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在平稳时期,每一个主细胞裂解所产生的平均噬菌体的量称裂解量。
⑨效价: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的粒子数,也即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
⑩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由于前者的基因组整合到后者的基因组上,并随后者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这种温和噬菌体的侵入一般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称为溶源性或溶源现象。
二、填空
1.溶源转变是指前噬菌体引起的溶源菌除免疫性外的其他表型改变,包括表面性质改变和致病性转变。
2.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选择性通道。
3.玛瑙螺胃液制成的蜗牛消化酶可用来制备酵母菌的原生质体。
4.酵母菌无性繁殖方式包括芽殖、裂殖和产生无性孢子。
5.酵母菌存在三类生活史,它们是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也能以二倍体形成存在、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6.霉菌的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式包括:假根、匍匐菌丝、吸器、附着胞等。
7.溶源菌对本身所携带的原噬菌体的同源噬菌体有特异性免疫力。
8.朊病毒又称“普列昂”或蛋白浸染子,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蛋白质。
9.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反应三个特征参数潜伏期长短、裂解期范围和裂解量大小。
10.温和噬菌体存在方式包括:游离态、整合态和营养态。
三、选择
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C)。
A、形态和大小
B、运动类型
C、同样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和糖类
D、同样质量的核糖体
2.酵母细胞壁中含有(C)。
A、甘露聚糖B、葡聚糖C、A项和B项D、几丁质。
3.酵母细胞膜上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的前体是(A)。
A、麦角甾醇B、脂质C、蛋白质D、卵磷脂4.产生青霉素的真菌为(C)。
A、毛霉B、根霉C、青霉D、曲霉
5.根霉与其他霉菌的区别是产生(A)A、假根B、足细胞C、菌核D、菌索
6.病毒对(C)不敏感。
A、高温B、紫外线C、抗生素D、干扰素
7.E. Coli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B)。
A、球形B、蝌蚪形C、杆状D、丝状
8.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B)的病毒。
A、蛋白质B、RNA C、DNA D、DNA和RNA 9.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A)。
A、烟草花叶病毒B、痘苗病毒C、疱疹病毒D、流感病毒10.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B)。
A、核酸B、蛋白质C、多糖D、脂类
四简答
1.简述酵母细胞的结构特点。
细胞壁:主要成分为酵母纤维,分为三层,外层为甘露聚糖;中层为蛋白质,其中多数是酶,少数是结构蛋白;内层为葡聚糖,它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机械强度。
细胞膜:分为三层,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类脂和少量糖类,类脂主要是由甘油磷脂、醇等组成,糖类主要是甘露聚糖。
细胞核: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和核基质组成。
核由双层膜包被,核膜上有许多核孔。
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它是由DNA与组蛋白结合而成。
其他构造:在成熟的酵母细胞中,有一个大型的液泡,在有氧条件下,细胞内会形成许多杆状或球状的线粒体。
2.简述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可以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它包括①潜伏期:噬菌体的核算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噬菌粒子装配前的一段时间,整个过程没有一个成熟的噬菌体粒子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分为:隐晦器,潜伏后期;②裂解期: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③平稳期: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的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
3.以E.coli T偶数噬菌体为例,简述其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过程。
噬菌体在侵染宿主细胞时,首先是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然后将核酸注入到细胞内部,衣壳则留在外面。
核酸进入宿主细胞以后,就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物质,复制出子代噬菌体的核酸,并合成构成子代噬菌体衣壳的蛋白质。
在细胞的一定部位,这些蛋白质和核酸装配成子一代噬菌体。
装配完成的噬菌体,在细胞裂解以后,一齐被释放出来。
即: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装配)→裂解(释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