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津医大人事[2007]33号博士后制度是培养和使用高水平科技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

博士后队伍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医疗、教学工作的生力军及师资队伍的重要来源。

为加强和规范博士后研究人员管理工作,积极接纳高水平的优秀博士进站,提高博士后在站工作质量,促进博士后多出成果,并吸引优秀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根据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进站资格(一)博士后是指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一种经历,既不是学位称号,也不是专业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

博士后研究人员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自入站起属于学校和所在院、系流动编制的在职职工,主要从事科学研究。

(二)凡新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均可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可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包括:在国内,凡属纳入国家统一分配计划的博士毕业研究生,获得学位后未正式安排固定工作单位或未到工作单位报到的;对国内委托代培、定向培养和在职博士研究生及现役军人身份获得博士学位,在征得原工作单位或定向培养单位同意并在《博士后申请表》中相应栏目内注明其出站分配去向意见的;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各类留学人员(含国家公派、单位公派、自费等)。

(四)为了鼓励人才交流,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建站单位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不得申请进本单位同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五)在职人员不得兼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申请与审批(一)我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全年受理进站申请,一般每月办理一次进站。

每年下达各院系的计划内博士后名额由学校确定,每名博士生导师每年最多招收一名计划内博士后。

联合培养、自筹经费招收博士后不受名额限制。

(二)凡申请做博士后研究人员者,在博士论文通过后,即可提出申请。

申请人应递交的申请材料包括:1、《博士后申请表》;2、本学科领域两位专家推荐信(需含原博士生导师推荐信);3、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复印件;4、申请者个人简历(含获得学位情况、发表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情况),并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和联系电话;5、身份证复印件;6、近期身体检查表。

(三)凡属国内委托代培、定向培养和在职博士研究生及现役军人身份的博士或与原单位有定向培养协议的在职博士,必须提供委托单位、定向单位或原部队单位出具的同意做博士后的书面证明材料。

(四)留学人员回国申请做博士后,还需提供下列有关材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教育处(组)推荐意见》;2、《留学博士回国做博士后意向书》(凡需要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帮助其向国内有关单位推荐的留学博士必须提供);3、户口注销证明(在出国前已注销户口的留学博士必须提供);4、教育部对国外所获取学位的认证证书。

(五)企业(其他医院、科研院所)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程序:申请者应分别与企业(其他医院、科研院所)和我校联系,经企业(其他医院、科研院所)与流动站考核合格后,将材料报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

由学校和企业(其他医院、科研院所)签订联合培养协议。

申请者也可直接向我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协助向有关单位推荐。

须提交的材料与申请进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相同。

企业需另外提供《企业博士后研究项目立项表》和《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审查意见表》。

材料齐全后由我校办理其进站审批手续。

(六)各院、系流动站及合作导师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并提出进站意见。

流动站管理部门应提供的材料包括:1、《博士后进站审核表》;2、《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

(七)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将所有材料进行汇总,审核批准后报天津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审批。

三、进站(一)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在接到进站通知书十五日内到所在站的科研管理部门和合作导师处报到,逾期半个月,学校有权取消进站资格。

(二)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一个月内应与设站单位签订工作协议书,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有关事项。

(三)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待遇:1、博士后研究人员系我校流动编制内国家正式职工,其工资待遇原则上按我校职工对待,根据博士后本人的专业技术职务与本校职工同等级执行,其他相关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学校负责妥善解决博士后住宿;3、对需要随站流动的博士后配偶,尽力协助安排工作;4、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入托入学,由人事部门予以协助办理;5、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时,参照学校相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可参加学校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

(四)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的科研经费来源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得资助:1、留学归国人员,尚未在国内安排就业的,经驻外大使馆教育处或中国博士后基金会推荐来校做博士后科研工作的,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留学人员科学资助金资助,已在国内安排就业的不能申请该基金资助;2、每年的3、9月份可申请中国博士后资助基金资助;3、可通过企业资助、项目合作、合作导师科研项目资助、自有科研项目经费等方式申请做博士后科研工作。

4、天津市人才发展基金对自筹经费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流动站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资助经费由流动站按有关规定向天津市人才发展基金管理办公室申请。

(五)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应力求结合设站单位合作导师所承担的科研任务提出。

博士后研究人员所在院系应保证博士后必要的科研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助手,合作导师应负责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工作的指导和考核。

(六)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待遇由联合培养单位根据三方协议加以落实,原则上不低于所在单位职工同等水平。

四、在站管理(一)要加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政治修养和道德水准,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研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为确保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质量,博士后在站期间应进行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博士后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帮助他们及时解决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三)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二个月内应进行开题报告。

进站一年后,各培养单位的博士后管理部门应组织学术委员会或博士后合作导师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中期考核,听取博士后研究工作进展汇报,对博士后的敬业精神、道德学风、业务能力、科研工作完成情况、在站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等进行全面考核。

中期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无正当理由未做中期报告者为中期考核不合格。

(四)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应积极申请或参与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素质。

出站前必须以天津医科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内本专业国家级重点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或在本专业期刊上发表SCI、EI或ISTP收录学术论文至少1篇。

(五)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相关工作所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应注明合作导师的单位和学科,合作导师应为论文的合作者或通讯作者。

(六)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更换课题,需向所在流动站提交换题报告申请,经合作导师和管理部门同意后,报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备案。

(七)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期满后应流动出站或转到下一站。

如提前完成研究工作,本人可申请提前出站,但在站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1个月。

如两年不能完成研究工作,博士后本人于在站期满前2个月提出延期出站申请,由合作导师及流动站签署意见,报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核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在站时间,但不得超过一年。

延长期间,国家和天津市人才发展基金不再增拨博士后日常经费,所需费用由设站单位负责解决。

(八)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根据研究项目需要,经设站单位批准,可以到国外开展合作研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时间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经设站单位批准,可根据项目情况适当延长。

(九)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由于中期考核不合格、在学术上弄虚作假影响恶劣、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无故旷工连续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30天以上、因患病等原因难以完成研究工作或者出国逾期不归超过30天,合作导师可提交书面报告,对其予以离站处理申请,流动站审核同意后报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经请示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作出离站处理。

(十)对于未完成进站任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予组织职称资格认定或不发给博士后证书。

五、出站(一)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应向设站单位提出出站申请,提交《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二)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交《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后,设站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答辩或函审的形式进行评审。

流动站管理部门负责提前半个月将博士后研究报告送至专家。

答辩会应由5名校内外专家参加,其中至少1位校外专家(需要保密的除外);函审专家至少5人,其中3人应为校外专家。

(三)博士后研究人员通过答辩或函审后,到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办理出站手续时,应递交下列材料:1、《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登记表》一式四份;2、《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两份;3、《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考核表》;4、《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工作总结》;5、《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研究成果统计表》;6、《博士后科研人员工作报告专家评审意见表》一式五份;7、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者需填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结报告》一式三份(没有获得的不用提交);8、博士后研究人员接收单位接收函;9、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得的科研课题及成果的原件和复印件。

(四)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材料经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天津市博士后工作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办公室审批合格后,方可出站,到中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办理《博士后研究人员证书》。

六、其他(一)本办法与国家和天津市有关规定不一致或出台新规定,则按照国家和天津市有关规定执行。

(二)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三)本办法解释权归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所有。

二OO七年十二月十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