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课堂实验报告(2011-2012学年第2学期)班级:姓名:学号:上机前准备:充分不充分未准备上机考勤:全到缺次上机操作:认真不认真实验计划: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好较好差其它:综合评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实验报告一认识DBMS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成绩: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 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SQL Server 2000 创建数据库、管理数据库。
2. 要求每位学生要熟悉和理解SQL Server 2000创建数据库的流程,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总结,独立撰写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实验所用软件为:SQL Server 2000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本次实验可以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数据库和用SQL命令两种方式创建数据库。
而我在此次实验中用的是Enterprise Manager创建数据库。
步骤如下:(1)在服务器的“数据库”文件夹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数据库”选项,弹出“数据库属性”对话框,如图1所示(2)在“常规”选项卡的“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数据库的名称Study(3)在“数据文件”选项卡中,进行存储位置、初始容量大小等属性,并进行数据库文件大小、扩充方式和容量限制的设置。
由于实验需要,将存储位置改为U盘中以便下次试验能够方便使用本次实验所创建的Study数据库。
(4)在“事物日志”选项卡中,指定事务日志文件的名称、存储位置和初始容量大小等属性,并进行数据库文件大小、扩充方式和容量限制的设置。
由于本次数据库建立没有特别要求,所以除了存储位置改变,其他设置默认不变。
(5)单击“确定”按钮,则创建一个新数据库Study。
(图1)四、实验体会与收获:本次实验并不难,只要按照书本上的步骤进行,基本都能完成实验要求;另外,书本知识必须要经过上机操作才能灵活运用,在实践中增强知识技能。
上机前准备:充分不充分未准备上机考勤:全到缺次上机操作:认真不认真实验计划: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好较好差其它:综合评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实验报告二交互式SQL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成绩: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 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SQL Server 2000创建表、视图、索引等操作流程,掌握用企业管理器或查询分析器两种方式创建表、视图。
2. 要求每位学生要熟悉和理解SQL Server 2000创建表流程,了解6种常用的数据完整性约束,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总结,独立撰写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实验所用软件为:SQL Server 2000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本次实验可以用Enterprise Manager或查询分析器两种方式创建表、视图、索引,而我用的是使用查询分析器创建表、使用Enterprise Manager创建视图以及使用查询分析器创建索引。
创建表:例如使用SQL命令创建Student表,如图所示:创建视图:(1)启动Enterprise Manager,登录到指定的服务器。
(2)打开要创建视图的数据库文件夹Study,选中“视图”图标,此时在右面的窗格中显示当前数据库的所有视图。
右击“视图”图标,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新建视图”选项,打开“新建视图”对话框,如下图所示,在此对话框中共有四个区,从上到下依次为表区、列区、SQLscript区、数据结果区。
(3)例如,在上图所示窗口中,首先单击“添加表”按钮,打开添加表对话框,从中选择所有要包含到视图中的表Choice、Class,所有已添加的表都将显示到表区中。
(4)在列区中选择将包括在视图中的数据列,此时相应的SQL Server脚本便显示在SQL script 区。
(5)单击“!”按钮,在数据结果区将显示包含在视图中的数据行。
(6)单击“保存”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视图名,单击“保存”按钮完成视图的创建。
创建索引:使用SQL命令创建索引,例如为表Student在s_birthday上建立聚集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S1 on Student(s_no)查询索引得:四、实验体会与收获:在实验之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必须熟悉创建视图、表以及索引的SQL命令以及用企业管理器创建的方法和格式,上机之前提前写出SQL命令,上机时只需验证即可。
上机前准备:充分不充分未准备上机考勤:全到缺次上机操作:认真不认真实验计划: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好较好差其它:综合评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实验报告三数据查询、更新、修改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成绩: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 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查询分析器中应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更新、修改等操作。
2. 要求每位学生要熟悉和理解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操作及SQL Server2000查询分析器功能,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总结,独立撰写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实验所用软件为:SQL Server 2000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在查询分析器中应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查询:2.(3)查询所有男同学,要求显示其学号s_no、姓名s_name、出生日期s_birthday2.(7)查询所有职称不是“讲师”的教师,要求显示其教师号t_no、姓名t_name、职称t_title2.(11)查询所有在1970年出生的教师,要求显示其教师号t_no、姓名t_name、出生日期t_birthday2.(15)查询1960年以后出生的,职称为讲师的教师的姓名t_name,出生日期t_birthday,并按出生日期升序排列。
3.(2)查询所有同学的选课及成绩情况,要求显示学生的姓名s_name、课程名称course_name、课程的成绩score,并将查询结果存放到一个新的数据表new_table中。
3.(4)查询所有同学的学分情况(假设课程成绩>=60时可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要求显示学生的学号s_no、姓名s_name、总学分(将该列定名为:total_score)。
(用join)3.(11)查询所有教师的任课门数,要求显示教师姓名t_name、担任课程的门数(将该咧定名为:course_number)。
3.(12)查询和“李建国”是同一班级的同学的姓名。
3.(15)查询讲授了所有课程的教师的姓名。
四、实验体会与收获:本次实验主要是熟练对数据表的查询功能的使用,实验前先写好实验题目的SQL命令编码,上机调试即可。
在上机前尽量使编写的编码更加正确,可以减少实验的调试时间,使实验效率更高。
上机前准备:充分不充分未准备上机考勤:全到缺次上机操作:认真不认真实验计划: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好较好差其它:综合评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实验报告四安全性和完整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成绩: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 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SQL Server2000进行数据库安全保护、完整性保护等内容。
2. 要求每位学生要熟悉和理解,SQL Server2000进行数据库备份、还原、复制、恢复等功能,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总结,独立撰写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软件及系统:实验所用软件为:SQL Server 2000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数据库的备份(1)打开企业管理器,展开“数据库”文件夹,在“Study”数据库文件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方式中单击“所有任务”中的“备份数据库”,得到数据库备份的属性框,如图(1)所示(2)在该属性框中找到“目的”选择项,单击“添加”按钮,更改数据库的备份保存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即得到数据库的备份文件。
2、数据库的还原(1)打开企业管理器,展开“数据库”文件夹,在“Study”数据库文件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方式中单击“所有任务”中的“还原数据库”,得到数据库还原的属性框,如图(2)所示(2)在该属性框中找到“常规”选项卡,在“还原”项中选择“从设备”选项,在“参数”选项卡下单击“选择设备”,在弹出的“选择还原设备”窗口中单击“添加”按钮得到“选择还原目的”窗口,在“选择还原目的”窗口中选择备份数据库的还原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即实现数据库的还原。
图(1)图(2)四、实验体会与收获:经过本次上机实验,我基本掌握了数据库的备份及还原。
在上机实验之前我对数据库的还原概念不甚理解,自以为数据库的还原在数据库删除的情况下也能还原成原始数据库,结果,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发现,数据库的还原用于当数据库的文件被错误的更改时,可利用数据库的还原功能还原原始数据,修复错改的文件。
上机前准备:充分不充分未准备上机考勤:全到缺次上机操作:认真不认真实验计划:完成部分完成未完成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全部按时完成,部分完成,基本未提交实验报告撰写质量:好较好差其它:综合评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