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油田开发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隔层:是指厚度较大,渗透性较差的一种夹层,在注水开发中对流体具有隔绝能力。
夹层:是指油层之间或有效厚度之间不渗透或低渗透性岩层,可分为层间夹层和层内夹层。
* :是指层间或有效厚度段之间的不渗透或低渗透不够有效厚度标准的夹层,其中的Ⅰ、Ⅱ类型夹层往往能够起到纵向遮挡作用。
套补距:是指最末一根套管法兰短接上平面到钻盘方补心上平面的距离,数值上套补距等于油补距加上四通高。
当遇有不带套管四通的采油树时,套补距与油补距相等。
方补心:也叫补心高差,是指转盘方补心上平面至套管四通上平面的距离。
水泥帽:固井时,从井口往下40米这段的油层套管与井壁之间用水泥封固,这段水泥封固段叫水泥帽。
水泥塞:固井后,从完钻井底至人工井底这段水泥柱称为水泥塞。
:指钻井过程中,实际钻遇某一地层的井数与总井数的百分比。
钻遇的该层厚度之和与总井数的比值称为单层平均厚度。
水驱控制程度:是指可以受到注水效果的那部分储量所占该套井网总储量的百分比,或指与水井连通厚度占该套井网总厚度的百分比。
油层动用程度:指受到注水波及的油层厚度占该层系油层总厚度的百分比,或指在当前分层测试手段下出油厚度的百分比。
注采强度:注水强度与采油强度的统称。
注水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注水量。
采液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液量。
采油强度:单位有效厚度的日产油量。
注采比:油田注入剂的(水、气)地下体积与采出液(油、气、水)的地下体积之比。
月(年)注采比:月(年)度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累积注采比:累积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累积采出液的地下体积之比。
地下体积亏空:即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地下体积的差值。
年(累积)亏空:即年(累积)注入剂的地下体积与采出液的地下体积的差值。
地质储量:地下油层中所储藏石油的总数量称地质储量。
动用储量:指受到注水波及的那部分地质储量。
单井控制储量:单井所能控制的地质储量。
单储系数:是指每平方公里面积内每米油层所具有的储量数。
可采储量: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可以采得出的那一部分油田储量。
公式:可采储量=地质储量×采收率剩余可采储量:是指油田可采储量减去目前已采出的总油量,是衡量油田今后开采速度可达到多高和尚可稳产多长时间的主要依据。
采油速度:年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叫采油速度,它是衡量油田开采速度快慢的指标。
表示为:采油速度=年采油量地质储量 100%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年采油量与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之比。
井网:开发油、气田是通过油、气、水井来实现的,油、水、气井在油气田上的排列和分布称为井网。
井网密度:是指在一定面积内的油水井井数,一般以每平方公里中所有的井数来表示。
其计算方法是用总井数除以该区的面积,即可得到井网密度。
基础井网:油田投入全面开发以后,在第一次加密调整以前所布置的井网。
水驱指数:指每采一万吨油地下存了多少水,它反映了注水补充能量的程度。
表示为:水驱指数=累积注水量-累积采水累积采油量(地下体积量)驱替程度:是指可以受到驱替的那部分储量占该套井网的总储量的百分比。
表示为:驱替程度=存水量地质储量(地下体积)单层突进系数:由于一口井各层间物性有时相差很大,注入水易沿阻力小的最高渗透层推进,造成单层注水强度异常大。
这一结果称之为单层突进,并可用单层突进系数表示。
单层突进系数=油井单层最高渗透率油井厚度权衡平均渗透率存水量:累积注水量减去累积采水量称为存水量。
存水率:指每注一万立方米的水,地下孔隙空间中能存多少水。
它反映注水利用程度。
存水率=累积注水量-累积采水累积注水量(万立方米量)耗水量:累积注水量减去累积存水量则为耗水量,它随着油田含水不断升高而增加。
水驱油效率:被水淹的油层体积内,采出的油量与原始含油量之比值为水驱油效率。
计算公式: 单层水淹区总注入体积-采出水的体积积单层水淹区原始含油体正注:让水从油管中进入地层。
:让清水从油管中进入,从油套环形空间返出。
:让水从油套环形空间中进入,从油管中出来。
:从油管中注入压井液。
:从套管中注入压井液。
地层压力、产油量迅速下降,大多数油井停止自喷,改用抽油生产。
这一阶段可采出原油地质储量的10~15%。
着油井含水上升,产量下降到很低水平。
这一阶段可采出原油地质储量的20~25%。
扩大水淹体积,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
2二、基础知识*1、杏北主力层、非主力层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杏北PI1~3主力油层沉积处于三角洲分流平原相~三角洲内前缘相。
⑴PI3沉积时期,古气候比较干燥,季节性河流水量变化大,水动力条件较强,物源供给丰富,河道砂岩发育,单层厚度比较大,沉积了以曲流河网系统侧向加积作用为主形成的高弯曲分流砂体,层位稳定,平面分布广。
⑵PI2沉积时期,盆地构造相对稳定,地势平坦,普遍沉积了PI22、PI21下几个分布较广、河流作用较强的枝状三角洲单元。
侧向加积为主,垂向加积为辅形式下形成的低弯曲分流砂体,比较发育。
⑶PI21上、PI12单元沉积时期处于姚一段中期,稳定沉积--末期湖浸水进的转折阶段,主要沉积了两套以垂向加积方式为主形成的水下分流砂体,规模和数量向湖盆方向逐渐减少,河道砂岩单层厚度较小,分布面积较小。
⑷PI11单元沉积时期水域面积扩大,沉积相带演变为三角洲外前缘相,以薄层广布的席状砂体为主。
杏北地区非主力油层沉积相带绝大多数位于三角洲外前缘相,只有SⅡ7、SⅡ8、SⅡ11、SⅡ12等层在北部分布一些内前缘相的沉积,整个非主力层的沉积环境特征是气候潮湿,水量充沛,水域规模较大,呈反韵律特征为主的三角洲外前缘砂体,薄而广布,属垂向加积产物,其中零星分布的垛状水下分流砂体单层厚度可达2~4米,但钻遇率较低。
*2、杏北划分油层有较厚度的岩性、物性、含油性标准、计算储量时有效厚度的起算厚度是什么? 岩性标准:细砂岩、粉砂岩物性标准:物理标准空气渗透率25×10-3μm2 ,孔隙度20%含油性标准:含油产状为油砂,含油、粉砂油侵级;起算厚度0.2米。
3、杏北油层润湿性有什么统计规律?杏北地区油层岩石的润湿性属于偏亲油的非均匀润湿性,萨尔图油层亲油性较强,葡萄花油层亲油性较弱,而葡I32~33 层以下油层全部岩心为偏亲水的非均匀润湿性。
据统计:润湿性随岩样中微孔隙所占的百分比增加,亲水性增强,水洗后润湿性发生转化。
*4、杏北纯油区、过渡带是如何划分的?什么叫含油内边界、含油外边界?杏北油田纯油区是指葡I内含油边界以内的地区,(杏六区三排以南PI3内含油边界以内为纯油区)。
杏北油田油水过渡带地区是指SⅡ外含油边界至葡Ⅰ内含油边界之间的地区。
含油内边界指油藏中油水接触面与油层底面的交线(含水边界)。
含油外边界指油藏中油水接触面与油层顶面的交线(含油边界)。
*5、大庆油田油层沉积韵律分为:正韵律、反韵律、复合韵律、多段多韵律、薄层等五类,杏北各类韵律层占的储量比例是多少,不同韵律层开采效果有何区别?杏北油田油层沉积韵律以复合韵律和薄层为主,厚度比例分别为46.4%和32.8%,其次是多段多韵律和反韵律,分别占8~11%,而典型的正韵律油层比例较少,小于5%。
开采效果以复合韵律、薄层和反韵律油层表现较好,而正韵律、多段多韵律油层开采效果较差,但由于杏北油田复合韵律、薄层、反韵律油层厚度比例占85%以上,总体上表现出较好的开发效果。
3*6、表外储层:二类砂岩的夹层分布类型:砂包泥型、泥包砂型、泥不稳定互层型及砂、泥稳定互层型,你能绘出它们的示意图吗?*7、杏北油田高、中、低渗透层的压汞曲线有什么变化规律?(1) 高渗透层: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呈典型的“S”形,在坐标系中偏向左下角。
(2) 低渗透层:毛管压力曲线为一不规则曲线或斜率较高的直线,反映孔隙分选很差,曲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偏向右上角,而且渗透率越低,愈向右上角偏移,曲线上的门坎压力值一般较高,水平段压力提高,高压上翘段与压力轴呈高角度斜交关系,最大汞饱和度降低,斜率也较低。
(3) 中渗透层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8、地层破裂压力,破裂压力如何确定,目前注水井的破裂压力是什么油层部位的?破裂压力:油层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变形,当外力超过一定限度以后,油层发生破裂,这个使油层产生破裂的压力叫破裂压力。
破裂压力在数值上等于上覆岩石的垂向岩压。
目前注水井的破裂压力是对油层射孔顶界来说的。
9、原油体积换算系数是多少?是怎样算出来的?原油体积换算系数是1.31=1.12/0.852体积系数是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
10、油层的三大矛盾,单层突进?(1) 层间矛盾:非均质多油层油田,注水后,由于高、中、低渗透率层的差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采油速度、水淹状况等方面产生差异叫层间矛盾。
(2) 平面矛盾:一个油层在平面上由于渗透率高低不一样,连通不同,使井网对油层控制情况不同,因而注水后,使水线在各方向上推进速度不一致,造成压力、含水、产量不同,形成同一层各井之间的矛盾叫平面矛盾。
(3) 层内矛盾:在一个油层的内部,上下部位有差异,渗透率大小不均匀,高渗透率层中有低渗透条带。
注入水沿阻力小的高渗透带突进。
此外由于地下油水粘度、表面张力、岩石表面性质的差异等,形成层内矛盾。
11、断层三要素:杏北断层属什么类型走向?倾向有什么规律?倾向、倾角、断距为断层的三要素。
杏北油田断层属正断层,走向为近NW(北西)向,倾向为近NE(北东)向。
12、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的公式、计算杏北储量的各项参数数值?基本公式:N=100Aohφ(1-Swi)ρo/Boi式中:N ──石油地质储量万吨Ao ──含油面积平方千米h ──平均有效厚度米φ ──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Swi──平均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小数ρo──平均地面原油密度克/厘米3Boi──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杏北油田:N=53460万吨Ao=197.9Km2h=17.08mφ=0.23-0.24Swi=0.6-0.7ρo=0.8532Boi=1.115*13、含油砂岩、含水砂岩、钙质砂岩、泥岩在电测曲线上的差别?含油砂岩:微电极具明显正幅度差,自然电位明显负异常;视电阻率曲线上,长电极曲线明显高值。
最后一点也是其与含水砂岩的区别。
钙质砂岩:微电极数值高,无或有小幅度差,自然电位小的负异常,电阻曲线电阻率较高。
泥岩:微电极曲线平直,微电位无差异,自然电位曲线平直,电阻曲线数值低、平直。
*14、水淹层解释中划分G、Z、D级水淹层(段)的解释标准?根据目前含水饱和度(Sw目)与原始含水饱和度(Sw原)的差值来确定:Sw目-Sw原<30% 低水淹D30~40% 中水淹Z>40% 高水淹G15、钻井或作业用的泥浆的比重、粘度、切力、失水量、泥饼等物理意义及作用?泥浆比重:即单位体积的压井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