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和弦进行

常用和弦进行

常用和弦进行常用和弦进行一、正三和弦的进行大、小调Ⅰ、Ⅳ、Ⅴ级的连接进行,是正三和弦的进行,是自然的进行。

如:1、Ⅰ--Ⅳ--Ⅰ进行 C 大调:C—-F—-C G 大调:G—-C--G a 小调:Am—Dm—Am e 小调:Em—Am—Em F 大调:F—bB—F d 小调:Dm—Gm—Dm 2、Ⅰ--Ⅴ--Ⅰ进行C 大调:C—G7—C G 大调:G—D7--G a 小调:Am—E7—Am e 小调:Em—B7—Em F 大调:F—C7—F d 小调:Dm—A7—Dm 3、Ⅰ--Ⅳ--Ⅴ--Ⅰ进行 C 大调:C—F--G7—C G 大调:G—C--D7--G a 小调:Am—Dm--E7—Am e 小调:Em—Am--B7—Em F 大调:F—bB--C7—F d 小调:Dm—Gm--A7—Dm 注:以上和弦进行,是一切和弦进行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再扩展、变化,产生出更生动、更丰富的和弦进行。

二、常见的和弦进行1、Ⅰ--Ⅱ--Ⅴ7--Ⅰ进行(1-2-5-1) C 大调:C—Dm--G7—C G 大调:G—Am--D7--G a 小调:Am—Bm--E7—Am e 小调:Em—#Fm--B7—Em F 大调:F—Gm--C7—F d 小调:Dm—Em--A7—Dm 2、Ⅰ--Ⅵ--Ⅳ--Ⅴ7--Ⅰ进行(1-6-4-5-1)C 大调:C—Am--F--G7—C G 大调:G—Em--C--D7--G a 小调:Am--F—Dm--E7—Am e 小调:Em—C--Am--B7—Em F 大调:F—Dm--bB--C7—F d 小调:Dm—bB--Gm--A7—Dm 3、Ⅰ--Ⅵ--Ⅱ--Ⅴ7--Ⅰ进行(1-6-2-5-1) C 大调:C—Am--Dm--G7—C G 大调:G—Em--Am--D7--G a 小调:Am--F—Bm--E7—Am e 小调:Em—C--#Fm--B7—Em F 大调:F—Dm--Gm--C7—F d 小调:Dm—bB--Em--A7—Dm 4、Ⅰ--Ⅲ--Ⅳ--Ⅴ7--Ⅰ进行(1-3-4-5-1) C 大调:C—Em--F--G7—-C G 大调:G—Bm--C--D7--G F 大调: F—Am--bB--C7—-F 5、Ⅰ--Ⅲ--Ⅱ--Ⅴ7--Ⅰ进行(1-3-2-5-1) C 大调:C—Em--Dm--G7—-C G 大调:G—Bm--Am--D7--G F 大调: F—Am--Gm--C7—-F 6、Ⅰ--Ⅲ--Ⅵ--Ⅱ--Ⅴ7--Ⅰ进行(1-3-6-2-5-1) C 大调:C—Em—Am--Dm--G7—-C G 大调:G—Bm—Em--Am--D7--G F 大调: F—Am—Dm--Gm--C7—-F 三、代用和弦其作用在于改变和声进行,避免重复、增强色彩对比,并便于转调。

如为了改变和弦进行,避免重复、延长进行,常用Ⅵ级代替Ⅰ级和弦。

此外Ⅵ级代替Ⅰ级和弦时,具有转成关系小调之意。

下例:1、C—F—G7—C 变为C—F—G7—Am?? 代Ⅰ2、Ⅱ级也常用代替Ⅳ级C—F—G7—C 变为C—-Dm—G7—C 代Ⅳ3、Ⅲ级代替Ⅰ级,增强了音响色彩。

C—F—G7—C 变为C—F—G7—Em 代Ⅰ4、Ⅲ级同时还可代替Ⅴ7 级,具有转调意味。

C—F—G7—C 变为C—F—Em---Am???? 代Ⅴ7 代Ⅰ5、Ⅶ级代替Ⅴ7 时,为省略根音的属七和弦。

C—F—G7—C 变为C—F—B- ----C 代Ⅴ7 6、Ⅳm 代替Ⅳ时,其功能使和声丰富,进行有力。

C—F—G7—C 变为C—Fm—G7—C 代Ⅳ7、bⅦ7 级代替Ⅳm 时,其功能使贝斯的进行较好。

C—F—G7—C 变为C—bB7—G7—C 代Ⅳm 8、bⅡ7 代替Ⅴ7 级,其功能使各声部成半音的级进。

C—G7—C 变为C—bD7—C 四、转调和弦音乐的转调是由某调的属七和弦进行到该调的主和弦为标志的。

则该调的属七和弦便是转调和弦。

如:G7—C;E7—Am; D7--G????五、经过和弦经过和弦是使和弦进行的各声部成半音阶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具有经过音的性质。

1、经过和弦在各调使用当中以Ⅰ级最常见:C----CM7----C7----F----G7----C 经过和弦2、经过和弦中Ⅴ级是仅次于Ⅰ级的常用和弦:C----Dm7----G----G7#5----G7----G7b5----C 经过和弦经过和弦六、挂留和弦挂留和弦最常用于各调的Ⅰ级与Ⅴ级上,它能起到辅助和弦,以及使和声不重复而有圆满感的效果。

如:C----Csus4----C----G7----C 挂留和弦C-----G7----G7sus4----G7----C 挂留和弦现在我列出几个非常非常常用的和弦进行,尤其是大陆港台日韩这边的歌差不多都用这些。

1。

C-Am-F-G。

我并不是说整首曲子中都只有这个进行,不过如果你就想写一首流行朋克的曲子那这个足够了。

当然这不是死的,有可能你在编的时候会变成C-Am7-Dm7-G7。

但这可以是一个基本骨架。

后面说到的东西也是同理。

姑且认为这个进行的BASS 是i-6-4-5 吧。

其实从前这个进行通常是i-6-2-5,因为6 级和弦正好是2 级的属和弦,2 级和弦又正好是5 级的属,然后再回来,因为5 级是1 级的属和弦。

举例:安立奎Enrique Iglesias 的Hero 大家肯定都听过吧(没听过就下一首听去哪都有)。

这歌就两段。

我记得好象是G 调的,如上面说过的,为了好说明问题就改成C 调来说了。

第一部分的进行就是C-Am-F-G 的重复,对不?2。

Am-F-C-G。

假如你喜欢爱微尔,那么你用这个进行写几个复歌,你会立即把她的盘扔进垃圾筒(我不会,我有张原盘以后还卖呢,哈哈),因为她几乎在每首歌里都用到这个进行,那个Michelle Branch 的All You Wanted 也是如此。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进行的确是很常用的。

Evanescence 的Going Under 的复歌也是这个进行。

还有!有的时候也有很多用Am-F-G-C 的,跟Am-F-C-G 差不多流行。

比如F.I.R 的Lydia(够口水吧不过这歌我觉得的确不错,绝对不在糟泔之列)。

第三部分高潮那里就用到了这个进行。

3。

F-G-C。

这个进行在复歌中非常常用。

一首 C 大调的曲子,比如说一开始第一部分是C,当曲子发展到高潮部分的时候以4 级和弦开始。

这例子可就太多啦。

比如像优客李林的认错。

复歌部分是F-G-C-C7-F-G-C-... 也有很多地方用Dm-G-C-...的,那就不光是写高潮部分的了,在过渡段里也更经常的能用到。

4。

BASS 音阶!这是个重要的规律啊。

最常用的是i-7-6-5,那么可以是C-G-F-G,C-Em-F-G,C-Em-Dm-G 等等等等...有时候也可以i-b7-6-5,那么和弦可以是C-C7-F-G,C-bB-F-G 等,如果音阶是i-7-b7-6-...那可以是C-G-bB-F,C- CM7-C7-F 等等...另外一个音阶也是非常常用,可以给你增色许多的:6-#5-5-#4-4,那么可以用Am-C#-C-D-F(D 也可以换成#Fdim)有时候不完全是半音阶,6-5-#4,这是最常见的,通常都用Am-Am7-Fm7b5(也就是Am6 的转位),这个进行可以给歌曲的进行一个起伏的感觉,通常用在一段快结尾的地方,不信试试看。

还有太多太多种,大家自己自由创造组合。

有一些不是最常用的,但有的很好听的歌的确用到。

有一首美国乡村歌曲,刚出不久的Lonestar 的Let's Be Us Again ,如果改在 C 调的话复歌的和弦进行是G-Dm7-Am-F-G... ---ShawnC 这些东西,也许有的人说我全都知道,那么你的确用在你自己的歌曲里了吗?我觉得会用了才算真会了。

很多时候从记住理论到学会应用是很不容易的一个过程,我写的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理论,只能算是我的一些经验,或者说,我是这样来理解理论来应用到我的歌里的。

1—5—6—3,“万能”和弦进行?!《恋恋风尘》:KEY=E E 忧伤开满B 山岗,等#Cm 青春散#G 场???? 《伴随着你》:KEY=#F #Dm 远方摇曳着光#Am 辉,地B 平线在闪#F 耀???? 还有#F 来吧,让我们出#C 发,带上#Dm 一盏小油#Am 灯???? 《狮子座》(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调,以数字表示音级)(1) 七月份的尾巴,你是(5) 狮子座,(6)m 八月份的前奏,你是(3)m 狮子座???? 《最天使》(同上)(1) 最初的陪伴,最后的(5) 需要,最远的(6)m 距离,最近的心(3)m 跳???? 《不论何时与我同在》:KEY=F F yonde iru mu C ne no do Dm ko ka oku Am de???? 继老掉牙的“1—4—5—1”和“1—6—4—5”(后者的代表就是《童年》)之后,“1—5—6—3”好像成了新一代“标准和弦进行”,连曾哥都乐此不疲(笑)。

也难怪,比起老套路,1—5—6—3 式有两大优点(我是外行,以下是个人胡诌,见笑了):一、短短四小节内就有了跌宕起伏。

“1—4—5—1”或“1—6—4—5”都只有一个属和弦,紧张一次,解决一次;而“1—5—6—3”从第二小节起就“躁动”起来,第三小节进行到副主和弦算是稍有缓和,而第四小节又是一个属和弦,小调的属和弦。

四小节内,两次起伏,不勾魂才怪呢。

(即使你自己清唱一下“do???? 低sol????低la????mi”,也会很有感觉的)二、使大调变得婉转柔美,增强抒情性。

(因为小调中我只知道久石让的一首曲子用了此式,知识不足,暂且不论)“1—5—6—3”4 个和弦中就有2 个是对应小调的重要和弦(那个“3”如果是小三和弦则为自然小调,如果是大三或属七和弦则为和声小调),使大调有了一定的小调色彩。

尤其最后一个三级和弦,这里一般也是一个乐句的结尾,使人感到余韵十足。

对比一下:红色歌曲一般都是大调式,且主要就是用I、IV、V 这几个大和弦,所以有很“硬”、“直来直去” 的感觉。

而如今大小调的界限就像两性的界限一样模糊着,作曲家自然会较多地在大调中使用小调和弦。

最后一个3 级和弦,如果是大三或属七(如《恋恋风尘》),一般会顺从其本身的强烈趋势进行到6 级小(副主)和弦。

(PS: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听感又不一样了,不像后者那么柔和,而不稳定性要强得多。

)如果是一般的小三和弦,可能会先进行到4 级再回到主和弦,而4 级是一个让人有强烈“腾飞感”的明亮和弦。

1—5—6—3,“万能”和弦进行?!《恋恋风尘》:KEY=E E 忧伤开满B 山岗,等#Cm 青春散#G 场???? 《伴随着你》:KEY=#F #Dm 远方摇曳着光#Am 辉,地 B 平线在闪#F 耀???? 还有#F 来吧,让我们出#C 发,带上#Dm 一盏小油#Am 灯???? 《狮子座》(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调,以数字表示音级)(1) 七月份的尾巴,你是(5) 狮子座,(6)m 八月份的前奏,你是(3)m 狮子座???? 《最天使》(同上)(1) 最初的陪伴,最后的(5) 需要,最远的(6)m 距离,最近的心(3)m 跳???? 《不论何时与我同在》:KEY=F F yonde iru mu C ne no do Dm ko ka oku Am de???? 继老掉牙的“1—4—5—1”和“1—6—4—5”(后者的代表就是《童年》)之后,“1—5—6—3”好像成了新一代“标准和弦进行”,连曾哥都乐此不疲(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