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负离子的反应
含有α氢原子的酮与酯之间也可以进行缩合 反应主要产物为β-二酮。
例如:
第二节 β-二羰基化合物的烷基化、酰基 化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两个羰基被一个碳原子隔开的化合物称 为β-二羰基化合物。
β-二羰基化合物一般泛指β-二酮、β-酮 酸酯、丙二酸酯等含活泼亚甲基化合物 。
这类化合物主要的反应类型是亚甲基碳 上的烷基化、酰基化反应。
一、乙酰乙酸乙酯
无色,具有水果香味,沸点118℃, 微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
反应可在不同的酯之间进行,称为交叉 酯缩合。
Claisen 缩合举例
混合酯缩合
反应机理
狄克曼(Dieckmann)缩合(也叫酯分子内 缩合)
含6个或7个碳的二元酸酯,在碱性催化 剂作用下环化生成五元或六元环为主的 -酮酯称为狄克曼反应。
分子内羟醛缩合
羟醛缩合反应不仅可以在分子间进行,含有α-氢原子的 二元醛或酮也可以进行分子内缩合,生成环状化合物, 是制备5~7元环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β-羟基醛在加热时即失去一分子水,生成 α,β-不饱和醛
常用的碱性催化剂除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外,还有叔 丁醇铝、醇钠等。 由此可见,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可以制备α,β-不饱和醛,进 一步还可以转变为其它化合物。所以羟醛缩合反应是有 机合成中用于增长碳链的重要方法之一。
含有α-氢原子的酮在稀碱作用下也 可以发生类似反应,即羟酮缩合反应, 但是反应的平衡偏向反应物一侧,例如 ,丙酮在氢氧化钡催化下,发生反应。
碳负离子的结构与碳正离子或碳自由基 不同,因为带负电荷的碳原子最外层有3对 成键电子和1对未成键电子,这样的4对电子 需要采取相互远离的方式排列,因此碳负离 子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未成键电子对与3 个共价键形成一个四面体结构。碳正离子、 碳自由基和碳负离子的结构对比如下图所示 。
碳正离子、碳自由基和碳负离子的结构与稳定 性直接受到与之相连接的基团的影响。它们稳 定性的一般规律如下:
反应机理
芳环上有吸电子取代基,可使反应容易进行,反 之则难以反应。
(二)克脑文格尔反应
定义:在弱碱性催化剂作用下,醛或酮与具 有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的缩合反应,称为克 脑文格尔反应. 常用的碱性催化剂有吡啶、哌啶、胺等。 反应通式:
反应机理
因亚甲基上的氢足够活泼,活泼亚甲基化合物优 先于弱碱反应形成碳负离子从而降低了醛分子间发生 Aldol缩合的可能,因此,克脑文格尔反应的收率较高 ,广泛应用于α,β-不饱和化合物的合成。
(1)苄基型或烯丙型一般较稳定; (2)碳正离子或碳自由基是:3°>2°>1°; (3)碳负离子则是1°>2°>3°。
碳负离子的反应
碳负离子的反应通常是指含活泼α氢 的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下以碳负离子或烯 醇氧负离子形式参与的亲核取代或亲和 加成反应。
碳负离子的反应是改变化合物碳的 骨架,增长碳链或在分子中引入新官能 团的重要手段,广泛运用与有机合成。
反应机理
应用
达琴反应除用于合成α,β-环氧酸酯外,另一重要 用途是可以用来制备醛或酮。即α,β-环氧酸酯经 水解,酸化得到游离酸,后加热脱羧生成醛或酮 。
二、酯缩合反应
克莱森(酯)缩合:酯中的- H显弱酸 性,在醇的作用下可与另一分子酯发生类 似与羟醛缩合的反应,称为Claisen (酯 )缩合反应。
醛缩合反应。例如:乙醛在稀碱作用下缩合生成3-羟
基丁醛。
羟醛缩合的机理
在稀碱催化下羟醛缩合反应机理如下(以乙醛在稀 碱催化下的缩和反应为例):一分子醛在碱作用下转变 成碳负离子和烯醇负离子,碳负离子与另一分子醛的 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生成氧负离子,后者接受一个质子 生成β-羟醛(β-hydroxy aldehyde)。
碳负离子的反应
碳负离子
碳负离子是有机分子中碳氢键失去质子形 成的共轭碱,一般是α-位上有一些吸电子 的基团如羰基、酯基、硝基、氰基等活性 甲基、亚甲基化合物,由于这些取代基的 存在,使该原子上的氢(α-氢)具有一定 的酸性。在酸或碱的催化下α-位上的氢解 离下来形成碳负离子。
碳负离子的稳定性
碳负离子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通常是四面 体构型,其中孤对电子占一个sp3 杂化轨道。 通过比较相应酸的酸性大小,可以大致判断碳 负离子的稳定性大小。一般地,具有能稳定负 电荷的基团的碳负离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 些基团可以是苯基、电负性较强的杂原子(如 O,N,基团如-NO2、-C(=O)-、-CO2R、SO2-、-CN和-CONR2等)或末端炔烃(也可 看作电负性的缘故)。
第一节 缩合反应
两个或多个有机化合物通过反映,形成 一个新的较大分子的反应都可称为缩合 反应。
缩合剂—缩合反应通常需要在酸或碱性 试剂催化下进行,此时的催化剂又专称 为缩合剂。
一、羟醛缩合型反应
两分子含有α-氢原子的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
通常使用稀碱),相互结合形成β-羟基醛的反应称为
羟醛缩合反应(aldol condensation),也称为醇
由芳香醛和含有α-氢原子的醛或酮之间进行交 叉羟醛缩合反应,称为克莱森-许密特( Claisen-Schmidt)反应。例如:
(一)柏琴反应
芳醛和酸酐在催化剂作用下缩合,生成β-芳基αβ-不饱和羧酸的反应。
一般生成的β-芳基-αβ-不饱和羧酸为反式 构型,即芳基与羧基处于双键的异侧。 如:苯甲醛与乙酸酐在乙酸钾的催化下 生成反式β-苯基丙烯酸(肉桂酸)
抗变态反应药物曲尼司特中间体3-(3,4-二甲氧 苯基丙烯酸的合成.
酮一般不与丙二酸与丙二酸酯作用,但可与活性 更强的氰乙酸酯反应,缩合产物经水解、脱羧也可制 得不饱和酸。
(三)达琴反应
定义:在強碱(醇钠、氨基钠)作用下,醛、酮与α-卤代 酸酯反应,生成α,β-环氧酸酯的反应称为达琴反应 。 通式:
交叉羟醛缩合
交叉羟醛缩合 两种不同的含有α-氢 原子的醛或酮之间进行缩合反应,可生 成四种不同的缩合产物,由于分离困难 ,所以实用意义不大。但若使用一个含 有α-氢原子的醛或酮和一个不含有α-氢 原子的醛或酮,进行交叉羟醛缩合( crossed aldol condensation)反应, 则具有合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