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设计企业开展园区智慧能源业务研究报告

电力设计企业开展园区智慧能源业务研究报告

DOI:10.13500/j.dlkcsj.issn1671-9913.2019.S2.007电力设计企业开展园区智慧能源业务研究报告刘晓彤1,程浩2,刘亦南3,邱克4(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2.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3.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7;4.中国电建集团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25)摘要:智慧能源,就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纽带,构建多类型能源互联网络,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造传统能源行业,实现整个能源网络的“清洁低碳”与“安全高效”,推动整个能源产业的变革与发展。

本文在分析智慧能源定义与特征、体系架构、园区应用基础上,结合课题组在苏州、上海智慧能源运营公司调研情况,从开发智慧能源市场角度出发,结合设计企业自身资源与现状,提出在市场开发、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智慧能源;电力设计企业;商业模式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9913(2019)S2-0037-05Research Report on Operating Smart Energy Businessin Industrial Parks of Power Design EnterprisesLIU Xiao-tong1, CHENG Hao2, LIU Yi-nan3, QIU Ke4(1. 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Planning &Engineering Co.,Ltd., Beijing 100120, China;2.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Ltd. of CPECC, Shanghai 200063, China;3. PowerChina Central Chin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Zhengzhou 450007, China;4. PowerChina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Shanghai 200025, China) Abstract: Smart energy is to take the power system as the core link, to build a multi-type energy internet,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energy industry with internet thinking and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clean, low-carbon" and "safe and efficient" of the entire energy network, and 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energy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telligent energy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 on Industrial Parks, combining the research group of the smart energy operating company in Suzhou and Shanghai,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on market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od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ing smart energy market, combining with the resources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design companies.Keywords: smart energy; electric power design enterprises; business model* 收稿日期:2018-09-30第一作者简介:刘晓彤(1986- ),女,山东潍坊人,硕士,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企业战略规划工作。

标准,这一标准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思路,将电、水、气等能源数据化,将能源控制总线转化为互联网节点,将能源转化为互联网流量,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2]。

2.2 特征一般而言,智慧能源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3]:实用性。

涉及水、电、气、热、油等多种能源,从能源应用特点出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优化设计、输配、调试、运营和服务。

系统性。

集成各类能源管理系统的顶层系统体系,各个环节之间能够进行及时、准确、高效的数据交互和融合。

多样性。

包括常规能源、新能源、分布式能源等多种能源形式,以智慧的方法开发、运输和利用各类能源,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网络性。

根据城市能源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智慧能源一般从优先发展智慧建筑、智慧电网等入手。

2.3智慧能源的体系架构图1 智能电网、智慧能源及能源互联网关系智慧能源,就是以电力系统为核心纽带,构建多类型能源互联网络,即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造传统能源行业,实现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能源与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

其中,“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汽油等二次能源;“网”是指涵盖天然气和石油管道网、电力网络等能源传输网络;“荷”和“储”是指代表各种能源需求和存储设施。

实施“源—网—荷—储”的协调互动,实现最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整个能源网络的“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推动1 研究背景在新常态低迷的市场需求形势和政府强力的去产能政策双重作用下,“十三五”期间,传统的煤电设计市场大幅萎缩,国内火电业务出现了冰冻或断崖式下滑的局面。

在这种市场形势下,如果再坚守传统业务结构布局不变,企业将会陷入生存维艰、发展受阻的困境。

因此,传统电力设计企业要开辟新的管理模式、新的增长方式以及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在困境中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当前,全球电力发展重心逐渐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新兴的清洁能源市场正逐渐壮大。

我们正处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售电侧改革的重点领域在新建产业开发区、工业园、新城镇等增量市场,以多能互补集成优化为代表的业务发展潜力较大;另一方面,智慧能源体系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能源市场的转型变革、创新发展蕴藏着新的发展机会。

电力设计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技术、人才等优势为工业园区等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量身打造智慧能源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2 智慧能源的定义与特征2.1 定义智慧能源是指通过信息系统与能源系统的深度耦合,实现能源生产、加工转化、传输配送、存储、终端消费、回收利用各环节的系统管理和优化运行,以促进能源安全、高效、低碳发展的全新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

它覆盖了从能源生产、传输、储存到终端消费的整个产业价值链上的全部智能技术[1]。

2009年,包括IBM 专家队伍在内的国际学术界提出要“构建一个更有智慧的地球”,提出智慧城市、智慧电网、智慧能源等理念,并提出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形式更精细和动态地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

201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通过了IEEE1888整个能源产业的变革与发展[4]。

智慧能源就是能源生产“终端”将变得更为多元化、小型化和智能化,交易主体数量更为庞大,竞争更为充分和透明。

通过分布式能源和能源信息通信技术的飞跃进步,特别是交易市场平台的搭建,最终形成庞大的能源市场,能源流如信息流一样顺畅自由配置。

3 智慧能源在园区中的应用分析智慧能源项目的典型场景主要包括园区智慧能源项目、大用户智慧能源项目和楼宇智慧能源项目[5]。

园区、大用户和楼宇应用场景作为智慧能源系统的有效实现途径,将为今后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的规模化建设和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积累经验,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可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重点探讨分析智慧能源一体化利用在城镇园区建设的发展,即第一类场景。

3.1产业集聚园区智慧能源业务从国家公布的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名单[6]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型产业集聚园区、商业楼宇群、数据中心、离网微电网等几个方面,为未来进一步开展智慧能源项目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发达地区产业的集聚发展、互联网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旅游岛的持续开发,都为智慧能源项目的开发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一般来看,产业集聚园区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其能源需求一般存在以下特点:1)作为单一的集聚园区内产业指向性强,集聚效益明显,产业发展特征清晰,尤其热力的集中使用,具有集中供热、优化使用的优良条件。

2)集聚园区为新兴区域,能源需求增量空间大,具有区域分布式能源以及配电网建设的条件。

3)部分集聚园区配套物流园区、厂房、仓库等屋顶,利用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建设光伏发电的条件。

4)集聚园区往往会统一规划、有专职部门统一管理,易于整体协调,具有建设能源管理中心和交易的重要条件。

在我国新电改大背景下,增量配电网的放开激发了供能模式的创新,园区经济产值约占国民经济的1/3左右,是助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园区负荷相对集中且多元化,具有多能互补的天然优势。

园区智慧能源系统以功能区(如工业园区)为单元,将实现“电/热/冷/气”横向多能源系统之间,以及“源—网—荷—储”纵向多能源供应环节之间的生产协同、需求侧协同以及生产和消费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供给侧和需求侧元素的友好接入,提升多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最终为区域内用户提供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被认为是未来社会能源的主要承载形式[7]。

在产业集聚园区智慧能源业务的拓展上,建议以周边城市快速发展、电力热力负荷有保障且项目基本落到实处的产业集聚园区为优先,根据负荷需求特性,主要以自发自用为原则,配合园区建设进度配建可控分布式电源(以冷/热定电)、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