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思想政治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学生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学生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将我国的政党制度和西方的多党制、一党制进行比较,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知识目标:明确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了解民主党派的性质;掌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把握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明确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课前准备:
在学习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并且布置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

例如:
1.搜集各民主党派的相关知识,并能列举出有影响力的成员。

2.查找与协商民主有关的知识。

3.走访本地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对本地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对有争议公共问题的立场以及应对措施。

4.假如你是淄川区政协委员,针对家乡的环保问题(空气污染、水污
染、土壤污染等方面),你将提出什么议案来参加淄川区政协会议?(选取一个角度,确定案题、阐述问题现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建国大业》这部电影的片头曲部分,影片气势恢宏、振奋人心。

视频播放结束,我顺势向学生介绍:“影片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突出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二)展示目标
(三)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在《运动员进行曲》的背景下,播放2017年参加政协会议的明星委员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我国政党制度(课本69页第一段)
(1)名称:
(2)地位: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课本69页最后一段、70页第一段):(1)性质:
(2)组成:
(3)主题:
(4)职能:
【教师点拨,知识拓展】
☆名词解释:
①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和地方的大针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和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

(座谈会、协商会)
②民主监督:是对国家法律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通过建议和批评方式所进行的监督。

③参政议政: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

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比较:
3.现阶段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课本68页最后一段):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4.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
一位民主党派领导人说,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在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都应积极参与,最后公认由中国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

乐团里有大提琴手、小提琴手等几十上百个演奏家,人们各有专长、各司其职,但如果各行其是,乐团就无法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

演奏多党合作这部“交响曲” 的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

合作探究:
(1)从这段话中,你能感悟到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怎样的?
(2)演奏多党合作这部“交响曲” 的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关于我国的政党制度,学生有印象,但并不完全理解,通过所给情境材料中形象的比喻,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展开讨论。

这样的设计既有深度,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引起学生思想的碰撞,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5. 【自主学习,成果展示】(课本69页下方,70页下方)
(1)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2)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3)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
(4)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收获平台】这节课我学到了
【走进生活,巩固提高】
结合时代热点,结合当地实际,播放各大城市的雾霾图片,以及环境治理后的优美风景图片,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假如你是淄川区政协委员,针对家乡的环保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你将提出什么议案来参加淄川区政协会议?
学法指导:①选取一个角度,确定案题、阐述问题现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②要综合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问题、就业问题、企业的发展问题、社会的全面发展问题等。

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四)课堂小结:
在本课教学结束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我讲到:“从昨天到今天,从战争到和平,历史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祖国才更加繁荣富强,我们的人民才更加幸福安康!最后让我们用一首诗来表达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吧!”。

此时,播放了这样一段振奋人心的诗歌视频。

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声情并茂的真情演绎,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学生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

(五)教师寄语:
老师衷心地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积极追求,到2020年让我们和祖国一起实现你的梦,中国梦。

学情分析:
本框题讲述的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探讨它的优势。

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对现实又体验不足,理解政党制度有一定的难度。

加之,他们对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政党制度也是一知半解,容易产生模糊的、不准确的认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难度。

基于这种情况,这节课的设计在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上特别注意
从贴近学生实际的角度选取教学材料,尽量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在合作探究中产生知识,提升能力。

在学习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并且布置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资料。

例如:
1.搜集各民主党派的相关知识,并能列举出有影响力的成员。

2.查找与协商民主有关的知识。

3.走访本地政协委员,了解他们对本地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对有争议公共问题的立场以及应对措施。

4.假如你是淄川区政协委员,针对家乡的环保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你将提出什么议案来参加淄川区政协会议?(选取一个角度,确定案题、阐述问题现状、提出具体解决措施)
效果分析:
1.较好地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预期目标设计,切乎学情、可操作性强、有针对性,使教师的合适的指导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能力及态度价值观建构、个性发展等有机结合,使经典作品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了。

2.课前能布置有价值的预习,这是在学生个人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思考结果呈现,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颇有价值的预习。

3.体验践行环节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获得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4.课堂上,能根据时间的有限性,使学生的讨论、教师的点拨等基本上做到恰到好处、见好即收,从而保证了课堂效率。

拓展提升中,有让学生继续深化思考的题目,使学生的学习得以延续——而且是与生活相沟通、与生命完善相融合的深度延续。

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在了解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从回顾我国近代史开始,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接着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最后,展现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本课引言的第一句话表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业已形成。

第二句化概述了我国政党制度与我国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将本课与前面一课有机联系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框题设计了三目。

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首先是让学生通过两个镜头从总体上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紧接着从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具体阐述。

第一目“共商国是,同舟共济”。

本目的的情境导入选择了两个镜头:一个是对党的十七大至十八大召开的五年间,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召开与民主党派协商会等的回顾;另一个是引述一位原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对多党合作的形象比喻。

通过两个镜头,教材具体而生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