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的母亲河

我们的母亲河

我们的母亲河
青光小学叶菲菲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黄河流域的基本情况,理解黄河队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

使
学生充分认识到母亲河是抚育中华名族的摇篮。

2、在对母亲河产生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的探究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增进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
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创设情境增进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感知母亲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吗?
生:长江和黄河。

师:对,长江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板书:长江、黄河)千百年来呀,我们的母亲河养育了一辈又一辈中华儿女,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母亲河—黄河。

(播放幻灯片)
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生:黄河雄伟壮观、美丽、漂亮……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母亲河,去感触她的博大,去拥抱她的灿烂。

(板书:我们的母亲河)
二、情境创设,解读母亲河
师:下面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搜集到的信息。

课前我们已经按照自己的兴趣划分了小组:这边是诗歌组;这边是地理组;风光组是你们;你们是历史组。

先组内交流,然后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你们的资料。

下面开始。

(生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朗读等。


师:好,下面诗歌组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资料吧!(生朗读诗歌,教师播放配乐,全体学生共同朗读,从诗文中感受母亲河的美。

《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师:下面跟老师共同看一看长江是什么样子吧?一起来唱这首《长江之歌》)
师:母亲河,你时而和缓温情一路欢歌,时而暴躁狂怒掀起惊涛骇浪,这就是诗歌中的母亲河,充满了韵味,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多姿多彩。

(板书:多姿多彩)那么你们知道母亲河的地理位置吗?你们了解母亲河吗?下面是我们的地理组了,我们小小地理学家们早已经迫不及待了吧?在小组成员汇报资料时,其他同学可以参照教材54页和55页篮框里的内容。

生: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300千米,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滋润着全国近20%的土地,养育着祖祖辈辈生活在哪里的中华儿女。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利用长江水运输、发电、灌溉,使得长江流域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500千米。

黄河流域在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曾是我国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因而成为我国最古老的农耕区。

黄河流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

师:嗯,真棒,我们的母亲河经你们一介绍,长江、黄河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

其他组同学你们感受到什么了?
生:我感受到了母亲河的宏伟博大,母亲河非常的伟大……
师:是的,母亲河是如此的宏伟博大。

(板书:宏伟博大)
那么同学们此时一定想看看长江、黄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吧?风光组的组员们能不能让我们先睹为快呀?我们好想一览母亲河的风采。

(生播放幻灯片,长江、黄河风光图片及黄河壶口瀑布的图片。


师:我们的小导游们为我们展现了母亲河的面貌,带着我们领略了长江、黄河的优美风光。

老师看出了你们的用心。

同学们你们观看图片后,有什么感受?
生:母亲河土地肥沃、气势磅礴……
师:长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动植物多(板书:肥原沃土)这些都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下面就由历史组为我们展示一下母亲河的历史吧!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说一说母亲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生:长江、黄河流域土地肥沃,长江流域有4亿亩肥沃的耕地和上海、南京、重庆等重要工商业城市,黄河流域有3亿多亩肥沃的耕地,长江、黄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建立了三峡、三门峡、葛洲坝、刘家峡等水电站。

长江还是以调“黄金水道”,通航里程长达8万多公里。

其运输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80%以上,江轮可从上海直达重庆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大动脉。

长江、黄河流域还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师:我们的小历史学家们真是太博学了,其他组的成员,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母亲河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啊?
生:丰富的资源,肥沃的土地,便利的交通……
师:是啊,长江、黄河流域复原辽阔,各种资源应有尽有,像母亲一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地子子孙孙,人们把长江、黄河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师:此时此刻,同学们想怎样来赞美我们的母亲河呢?是想用五彩的画笔来喷洒你的情感,还是想用优美的语句诠释你的内心?是想用你甜美的嗓音唱出来,还是想用你抒情的朗诵表达出来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我们的母亲河,对母亲河说说你们的心里话。

生:黄河你真的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哺育我们长大,给予我们一切!我爱你,黄河!
三、保护母亲河
师:浓浓的话语洋溢着同学们对母亲河的一片深情,自豪、热爱溢于言表。

母亲河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和营养,可是今天我们的母亲河却落泪了,为什么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播放图片,长江、黄河被污染的图片。


教师解说:由于黄河泥沙多,沉积形成地上河,河底升高到一定程度水就会流出来,在自然条件下黄河会改道,但人们为了维持正常生活发展,不希望其改道,于是垫高河床。

长此以往形成地上河。

(此时学生一定会很惊讶。


师:同学们看到图片了,地上悬河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

(板书:地上悬河,决口之险)
师:同学们再看看,这是断流,(播放断流图片。

)想想为什么会出现断流现象?生:乱砍乱伐,用水量大……
师:没错,用水量大,干旱,树被砍光,乱砍乱伐。

断流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生:阻碍交通,影响我们的生存……
师:我们中华民族都是依靠母亲河成长,壮大起来的,如果母亲河断流了,我们将无法生存。

(板书:断流现象,无法生存)还有长江流域有很多被污染的现象,看了这些真是触目惊心啊!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不能再让她受到任何的破坏了……
师:说得真好,下面让我们为保护母亲河想些办法吧?谁能说一下?
生:保持水土,修建水库,保护环境……
师: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板书:保护母亲河)看书55页下面的图,经过精心治理,青海省段的黄河水逐渐辨清,黄土地重披绿装。

师总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更加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维护祖国尊严而奋斗,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

让我们以母亲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播放配乐朗诵《黄河颂》)
师:我们的祖国还有好多的美丽河流与湖泊,课下同学去搜集一下我国自然风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去神游祖国。

下课!
四、板书设计
长江 6300千米多姿多彩
我们的母亲河宏伟博大保护母亲河
肥原沃土
黄河 5500千米
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规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充当组织者、主持人的身份。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搜集大量有关母亲河资料的基础上,自己解决问题。

我把全班学生根据兴趣分成诗歌组、地理组、风光组、历史组,让学生带着兴趣,有目的的去搜集资料,在课堂的效果来看,完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学生们根本没看过母亲河,单单凭借课本资料是不能让学生感受母亲河的雄伟壮观的,所以我运用幻灯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最直观的视频,图片,黄河的雄壮气势,长江的温婉柔情,美丽景色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母亲河。

但是,仍有许多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主要还是对母亲河的各个方面的感受不够多,导致学生在赞美母亲河时非常被动,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赞叹与赞美,在以后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我一定要更好的创设情景,在理解与体会上下功夫,最后把学生的情感落到实处,才是品德与社会课的初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