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课心得体会篇一: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感想人体解剖生理学学习感想和体会在得知要进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学习之初,我从很多渠道都了解到这是一门难度不低的课程。
每次上课,教室基本都坐满了人,足以看出同学们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
在老师的讲述下,我逐渐了解到人解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记忆和理解。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人解的许多基础知识在高中生物和大学里的生物化学里都有涉及。
比如细胞组织的基本结构、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动作电位等。
渐渐,我走入了人解的大门,对人体的系统活动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
明白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特征和生命活动运行规律等知识,为进一步学习药理学等课程打好基础。
不得不提老师把学习中的重点明确的很好,便于课下去有趋向性地复习。
讲到一些难点的时候,老师甚至还亲自板书引领着我们去了解整个生理现象的过程。
PPT上的一些动态的图片,也对理解一些复杂的过程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在讲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细胞内外各期的离子运动时,通过直观的感受图片上离子的运动,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人解的学习离不开实验,自从做了人解实验后,我就发现,实验的总结与反思对我学习理论课程有很大的裨益。
比如实验化学物质对蟾蜍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虽然这是一个视教实验(蛙心插管难度较大),但通过实验老师的讲解和操作后,我们也能看到各种离子、生物因子对于心肌细胞收缩性和自律性的影响。
对心肌细胞收缩性、自律性的改变有了更深的理解。
还记得,第一次实验的时候,不敢抓小鼠,不敢给蟾蜍毁髓,到现在能基本独立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人解实验让我改变了许多。
在人解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上,一定要复习,当天讲过的内容如果不及时看一看复习,下次再上课的时候再继续回忆的时候就很痛苦,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
我也观察了很多其他的同学。
首先老师不要求我们记很多笔记,说她讲的都是书上有的,我们只要上课好好听就可以了。
但一些总结之类的笔记,我认为我们同学还是有必要做的,老师有时候PPT 上也会有一些总结。
做总结,可以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
很多好学的同学还会用各种颜色的记号笔画出书上的重难点,便于复习。
当然,有些记忆力特别好的同学,上课听一听后就能基本掌握知识,真是羡慕的很。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课后的总结复习都是非常必要的。
像我们最近学习的心血管反射,就可以画出层次图,总结出3条路径,重点掌握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和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老师要求自学的部分,也要认真看一看,毕竟也会涉及少量考点,所以更要分配好时间。
对于考试的想法,现在大概知道有名词解释、填空题、问答题等题型。
感觉前两者的掌握是相通的。
老实说,我自己比较懒,从上下了每一章的名词解释的总结,复习的时候看一看,按理说,自己总结的话,会对书本的掌握更上一个层次。
问答题主要就是理解掌握老师强调的一些重点生理活动过程机制概念等。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多多留心。
才能在考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才能不辜负老师的辛勤付出。
小结:以前听人体解剖生理学,想到的都是一些血淋淋的场景,觉得学习了这门课程的人可以插一个人几十刀都不伤到要害。
然而真正自己去学习的时候,发现它和一般的课程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
我们学药的,做的大多也只是动物实验,只能从动物身体来了解人的身体构造,然而这已经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在课程的学习中,最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把人解当作一座大山,对我们的学习也有好处。
学习了一段时间的人体解剖生理学后,感觉是真的学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掌握了新的技术。
真正地开始探索人体结构的神奇奥妙。
人为什么能思考,能运动心脏为什么会不停的跳动却不觉得累?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反射活动是怎么发生的?等等许多问题,似乎都在渐渐明了。
对人解的兴趣也渐渐提高,对于某些章节,比如呼吸系统,我就听的比往常更认真和仔细,因为我奶奶有哮喘。
希望能通过这部分的掌握,实现一些难以期望的目标吧。
建议:对于卢娜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建议,我觉得老师讲的挺好的,对于内容会给予“这一部分需要你们重点掌握”,“你们了解看一下就行了,考试不作重点要求”,“这一部分你们自学,考试可能会涉及到”之类的提示,平常上课之前老师也会把上次课的内容回顾一下,帮助我们梳理知识脉络,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所以我的建议比较少:可以把实验课需要的知识提前讲一下,许多次实验都是在无知识基础的情况下完成的。
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辛勤教导!XXX篇二:系统解剖学心得体会+笔记解剖重修心得体会首先,打开书本目录的部分仔细看好每一章节的大标题,并用准备好的笔记本专门用一页纸记录下来。
记录的时候不仅要将大标题写下来,还要将其中的每一个小标题也列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给自己搭建一个解剖学的基本框架,使自己在之后的学习中不至于茫然。
之后便是每一个章节的学习,个人经验而言,按着书上章节的顺序来学习就可以,这样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有助于与自己的记忆。
每一章的重要的知识点都要自己用手亲手(这点很重要!)写过,尽量每一章的知识点概括在一张纸里面(A4大小)(大的章节例如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可以多一些),这样既能高度概括,还能方便记忆,而且自己亲手写下来记忆的效果会比光看硬背的效果好的很多。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看课本,还要结合教员的PPT、实物图谱一起看。
而且教员每一个PPT都会在最后留有一些问题和一开始有上一次问题的解答,这个一定要好好看!考试的很多重点都会涉及到。
还要学会对比或者结合学习,例如动静脉循环、神经与肌肉、器官的血管等。
标本考试可以说原题差不对就在实物图谱那本书上面了,要记得边学习边对照着看,这样下来基本一大半都能记住。
剩下的那些就要看你看的够不够细了。
而英译汉汉译英那一块,太过细致的除非是教员专门提到过的就不要记了,自己拿张纸整本书从头到尾将那些关键的大部位的英文和一些重点小地方(如内囊之类的)都抄一下基本都能包含到。
大翻译的话找到关键的词汇,然后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些。
我英文也不好,所以就只能给这么些意见了。
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笔记:运动系统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正前方,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1.骨(bone)的结构正常人共有206块骨:中轴骨(颅骨、躯干骨),四肢骨骨的结构: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骨膜: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内层(含有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外层(致密,胶原纤维传入骨质附着)骨髓:填充于骨髓腔和送质间隙,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可转化红骨髓)2.脊柱的组成弯曲脊柱组成:椎骨24块(颈椎cervical vertebrae7、胸椎12、腰椎5)、骶骨1、尾骨1椎骨vertebrea:1体1弓7突起——锥体vertebral body,椎弓vertebral arch(锥体和椎弓形成椎孔,连成椎管),棘突spinous process,横突2,关节突4(上下关节突).第一颈椎——寰椎atlas:无锥体、棘突、关节突第二颈椎——枢椎axis:有齿突与寰椎相关节胸椎thoracic vertebrae:有肋凹和横突肋凹,棘突向后下,呈覆瓦状排列腰椎lumber vertebrae:锥体大,棘突板状水平向脊柱弯曲:颈(后凸),胸(前凸),腰(后凸),骶(前凸)。
弯曲作用:维持重心稳定,减轻震荡及维持人体直立姿势和保护脑3.脑颅和面颅骨名称,颅中后窝的孔裂名称脑颅骨(8块)成对:颞骨2,顶骨2不成对:额骨,蝶骨,筛骨,枕骨面颅骨(15块)成对:上颌骨,颧骨,颚骨,鼻骨,泪骨,下鼻甲不成对:下颌骨,犁骨,舌骨颅中窝颈动脉沟前外侧有眶上裂,后端的孔称破裂孔在蝶鞍两侧,由前内向后外依次为:圆孔,卵圆孔和棘孔颅后窝:枕骨大孔、颈静脉孔、内耳门骨性标志:乳突、下颌角、颧弓上肢骨:肩胛骨、锁骨、肱骨humerus、尺骨ulna、桡骨radius、手骨骨性标志:锁骨、肩胛下角、肩胛冈、肩峰、尺骨鹰嘴、尺骨茎突、桡骨茎突、外科颈、尺神经沟、桡神经沟下肢骨:髋骨(髂骨、耻骨、坐骨)、股骨femur、髌骨、胫骨、腓骨、足骨骨性标志:坐骨结节、耻骨结节、髂嵴、内外踝胸骨:胸骨角关节(articulation)的构成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纤维膜,滑膜层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ligments关节内软骨: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滑膜囊椎骨的连结椎体间的连结椎间盘 intervertebral discs相邻两个椎体间借纤维软骨盘牢固地连结。
盘的中央部分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称髓核,是胚胎时脊索的遗迹;盘的周围部分,是多层纤维软骨呈同心圆排列组成的纤维环,富于坚韧性,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
如果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产生脊髓压迫症状。
关节:关节突关节,寰枢关节,寰枕关节椎弓间的连结韧带(三长三短):三长:前纵韧带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棘上韧带supraspinal ligaments;三短:黄韧带yellow ligament、棘间韧带 interspinal ligaments、横突间韧带intertransverse ligament 五大关节(下颔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及其运动关节的主要肌和神经支配)(大题重点、配合实物图理解)(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mandibular joint:组成:由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
形态特点:关节囊松弛,其外侧有外侧韧带(颞下颌韧带)增强。
囊内有关节盘,分关节腔为上下两个腔。
运动:属联合关节,双侧同时运动,可使下颌骨上提,下降,前移,后退及侧方运动。
主要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神经:三叉神经分支→下颌神经→咀嚼肌神经肩关节shoulder joint组成: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关节盂的周围镶有关节唇,使关节窝略为加深。
形态特点:肩关节囊极为松弛,关节腔宽大,囊附着于关节盂的周围和解剖颈。
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肩关节上方有连结喙突和肩峰的喙肩韧带。
此韧带与喙突和肩峰共同构成喙肩弓,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运动: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主要肌:胸大肌神经:腋神经(臂丛后束)肘关节elbow joint:组成:一个复合关节,由肱尺、肱桡、桡尺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形成。
形态特点:肘关节关节囊的纤维层在前后方薄弱,而两侧增厚形成侧副韧带。
运动: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尺关节,只能作屈伸运动;肱骨小头和桡骨头关节凹构成肱桡关节,运动受另两关节的制约;尺骨的桡切迹与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构成桡尺近侧关节,只能做旋转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