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球初级课程训练计划

网球初级课程训练计划

网球社团初级课程
网球初级课程训练计划
第一课时目的:介绍网球初级课程,了解熟悉网球,对网球休闲运动有初步认识.
内容:1、球性练习。

2、热身运动。

3、基本站位介绍。

4、常用握拍
方法介绍5、正手击球挥拍动作介绍,原地挥拍练习。

强度:低级,学习理论动作为主,不需要费体力注意:大部分学员初次接触网球项目,对网球的速度、弹性没有概念,
不易控制掌握球的运动规律。

挥拍击不到球,打高球、打偏球,是初学学员很正常的表现,学员应善于观察思考,努力形成自己正确的挥拍动作。

第二课时目的:进一步加强对球控制能力,巩固正手挥拍动作,学习发球基本
规则,练习下手发球内容:1、球性练习。

2、热身运动。

3、原地正手挥拍复习。

4 、不同距离的多球练习。

5、下手发球介绍及练习
强度:低级注意:很多学员容易忘掉之前学的动作,特别是年纪越小越容易忘,
定要经常提醒督促。

大脑知道并一定等于手脚能够做到!正手挥拍是基础,强调以身体的力量带动手,切勿光动手不动腰,所以说网球运动也是腰部的锻炼,减肥效果在此体现。

第三课时目的:在手部动作巩固的同时,强调步伐的调整,提高下手发球的命
中率内容:1、球性练习。

2、步伐练习。

3、正手多球练习。

4、下手发
强度:中级注意:步伐是整个网球挥拍的灵魂所在,手部动作在于形,脚步动作
在于髓,力量的源泉。

只有扎实的步伐移动,才能保证正确的挥拍动作。

下手发球是最简单的发球,一定要保证命中率在80% 以上。

第四课时目的:尝试以真实的感觉在场上对打,感受真实的球速、力量、速度,简单介绍上手发球内容:1、球性练习。

2、步伐练习。

3、中远距离正手对拉。

4、上手
抛球练习强度:中级注意: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战的过度阶段,如果能顺利通过,已提高一个层次。

但切勿操之过急,放稳心态,在该阶段不要过高要求控制
球,树立自信是关键。

抛球练习可能是个很枯燥无聊的起点,但这是 发球最基本的基本功, 决定了以后的各个环节。

上手发球是网球技术 最难掌握的,初学学员应认真对待。

第五课时 目的:在正手挥拍稳定, 能顺利击出好球的前提下学习双手反手挥拍 动作
内容: 1、球性练习。

2、近距离小场练习。

3、中远距离练习。

介绍双手反手挥拍动作。

5、上手抛球练习
强度:低级
注意:力量是初学学员次要要求, 首要强调稳定的挥拍、 方向的控制。

作能很快顺利掌握, 但毕竟每个人都是习惯用一只常用手, 另一只手 对拍、对球的控制都欠缺,应积极练习。

第六课时 目的:复习双手反手挥拍动作,介绍上手发球 内容: 1、球性练习。

2、双反多球练习。

3、上手发球基本姿势教学
强度:低级 注意:反手击球位置和正手击球位置略有不同,控制范围相对较小, 跑动更应积极主动。

对上手发球要求不高,注重姿势的模仿。

4、
反手挥拍的理论是和正手挥拍通用的, 在正手掌握的前提下, 反手动
第七课时 目的:加强双反挥拍的稳定性,找准发球吃力感觉
1、球性练习。

2、双反多球练习。

3、上手发球练习
体会蹬地、转腰的发力过程。

多加强反手的球性练习,对挥拍 控制球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练习发球最后瞬间的吃力过程,有 助于找准整个挥拍
的运动轨迹。

第八课时 目的:以发球为主,练习大力发球,介绍侧上旋发球 内容: 1、球性练习。

2、正手、双反多球复习。

3、上手发球练习
注意:及时复习正反手挥拍,避免过于生疏。

发球注重命中率,学习 体会侧上旋发球。

第九课时 目的:能够熟练正确的运用正反手技术,提高发球稳定性 内容: 1、球性练习。

2、正反手交叉练习。

3、上手发球练习
强度:高级 注意:大范围的跑动,正反手挥拍技术的熟练正确运用是实战的关键。

脚快于手,愿意出力的能够打出好球。

上手发球不要过于追求力量, 正确的动作、稳定的命中率胜过一切。

第十课时 目的:介绍网球比赛基本规则,组织简单的教学比赛,对初级网球课 程进行初评 内容: 1、热身运动。

2、教学比赛
强度:高级 注意:大部分学员可能很难进行激烈的网球比赛, 但主要目的是让大 家了解熟悉网球比赛规则进程, 体会比赛带来的乐趣和激情, 关键不 在比赛的胜负,如何能在比赛中放松心态,发挥水平,才是大家要考 虑的。

为进一步练习网球,学习中级课程做准备。

内容:
强度: 中级
注意:
击球、
网球的基础知识
一.网球装备
网球服装:传统的颜色,以白色为主;男性以短袖、短裤,女性以短袖、无袖、短裤或短裙(有领之上衣);服装以舒适轻便,能伸缩吸汗的衣料为优。

平底鞋,不可有钉子或颗粒之鞋底,会破坏场地表面。

球袜需着较厚且易伸缩、吸汗的袜为主,尤其在坚硬的地面上,更需留意足部的受伤及水泡。

球拍:选购时依各人的臂力、握力、手腕力之强度来选择,依
东方人的体型,为减轻手臂持拍的负担,应持较轻的球拍为宜;尤其
初学者,为使球拍挥摆顺畅更应持较轻之球拍学习。

握把之大小应与
各人之手掌大小配合。

二.握拍法
1. 东方式握拍法:亦称『握手式』握拍法。

优点:适合于反弹球打法,是底线战术最佳的打击法,尤其处理反弹至腰高的来球。

缺点:反手击球时握拍位置必须移动,击球瞬间需作交换握拍位置。

2. 大陆式握拍法:对于较低的反弹球及低截击极为适合,同时此握拍法无正反拍握法之分,处理截击、发球异常方便;但此种握拍法必须要具备强劲
的腕力来配合击球时机,否则呈反效果。

3. 西方式握拍法:很适合于正手强劲上旋球的打法,但反手击球非常不便;由于反手不易击球,一般选手不乐于执握此种握法。

三.球的旋转与种类
除平击球外,无论是正手拍或反手拍,在整个动作的过程中,若用劲打球,都会使球产生某种旋转,球的旋转方向与飞行抛物线及反弹后的方向,都有密切的关系,以下叙述欲使球旋转的动作:
正旋球(Topspin) 或称上旋球、高旋球(Overspin)--- 从球之下方往上抽,动作由低而高的往前推动,即产生正旋,球速加快,向移动方向迅速旋转,在空中急速落下,不易出界,且落地后反弹高而快,将使对手较难还击,此种打法需要腕力、臂力、腰力,充分配合,不断累积练习,方能体会其中诀窍
反旋球(Backspin) 或称下旋球(Underspin)--- 与正旋球相反,从球之上方往下切,动作由高而低的往前击出,球是背向飞行方向旋转,过网球速较慢,故上飘非行距离长,入射角小所以反弹得低,原地弹起或直线落下,低空滑过地面,乃依打击强弱度,拍面角度,动作长短来定。

切击球(Chop shot)--- 使球拍成垂直,从上往下挥动,击打球之斜下方或正方,使球下坠的打法,通常此种打法是用在吊短球的战术。

平击球(Flat shot)--- 以水平方式向前推动,加以下压,为快速球击法,较难控制,容易出界。

四.步伐
在所有的球类活动中,步伐是占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手握球拍的运动,如果步伐运行正确熟练,处理来球必能得心应手,唯有稳健的步伐才有正确打击,网球运动乃具挑战性,每一球都必须靠正确的判断和敏捷的步伐来击球。

正确的脚步动作可使手臂发挥击球的效果,脚步快速与正确,可保持身体的平衡并使重心转移之动作圆滑,如何在急跑,急停中,掌握时机迎击来球,是打好网球之要件,一般而言,是用以碎步、滑步、快步、侧步来调整击球位置,尤其是碎步,当球离身体很远需大步来移动,在接近时应改为小步,才能顺利取得深体与球间的距离。

五.击球位置及时机击球位置,也就是击球点。

预测球拍长度约有80公分,体会挥动球拍时手的延长,击球位置在身体侧前方45度处,即手能自然伸展的部位。

通则交换场地
(1) 双方应在每盘的第1、3、5等单数局结束后,以及每局结束双
方局数之和为单数时,交换场地。

(2)在抢7分比赛中,双方分数相加每6分更换一次场地。

失分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均判失分。

(1)在球第二次着地前,未能还击过网。

(2) 还击的球触及对方场区界线以外的地面、固定物或其他物件。

(3) 还击空中球失败。

故意用球拍触球超过一次。

运动员的身体、球拍,在发球期间触及球网。

过网击球。

(7) 抛拍击球。

(8) 发球双失误。

击球时人的身体触网。

压线球落在线上的球都算界内球。

休息时间
(1) 分与分之间,捡到球后直至发出,最大间隔25秒
单数局结束交换场地时可休息90秒每盘结束可休息120秒每盘的第一局结束后,交换场地时不能休息在抢7分比赛中,双方分数相
加6分,更换场地时不能休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