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考前指导(物理)

高考考前指导(物理)


30

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科学安排答题的顺序。
总的来说按题号顺序、先易后难的原则。物理从14题开始选择题共7小 题每题6分,大约20分钟即可,一般都不难。实验题一般为三小题大约 10分钟,计算题共三题50分大约要半小时。难度依次加大。但并不可怕。 要学会复查:一.是检查答题 卡。看看 答题卡是否填涂错误?是否漏题、 漏解?字母题根据单位检查是否错误? 二.是检查数字。高考题的数字一 般不会很繁琐。数字的检查有一些常识:如:介质的折射率n>1,动摩 擦因数μ<1,物体的速度一般是v<c,以及各常规物理量的数量级。数 字题的结果主要是看其合理性。三.是检查单位。特别是字母运算,利用 单位判断结果正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1
二.几个应试技巧
1.心理调适技巧 调适心态,定准目标; 摒弃“杂”念,缓解情绪; 集中注意,迅入状态。
12
2.答题技巧 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运算要准,胆子要大; 先易后难,敢于放弃; 先熟后生,合理用时; 书写规范,既对又全。
13
3.得分技巧之一——审题。审题是解题
10
4.做卷热身
高考前一段时间,有的考生这个时间只看书、只看 笔记,不做卷子,结果高考找不到感觉,建议这期 间一定每天做卷子,可以是做过的卷子,练练手、 热热身、找找感觉,一做就有信心,不要做新的难 的卷子,使自己的信心受到挫折。在上午、下午考 试时间段做一做往年的高考题,或者做一做你做过 的模拟题,只要是空白卷子做一做也还是有用的, 做高考或者模拟考试的原题比较好。

35
(2)、把握“情景”,重视过程。 首先,确定研究对象,明确题目中所描述的是单个物体还是几个物体组 成的系统。 其次,是对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特点加以分析。这包括对象的受力情 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划分物理环节。受力应明确是恒力还是变力, 作用过程中的状态对受力情况的影响等因素,区别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持 续的还是瞬间的,是受外力还是只有内力等。划分环节主要是把整个过 程分解成规律突出、特点清晰的步骤。 最后,由受力入手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及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 题。例如:基本的位移问题最常见的是匀速和匀变速,但若是物体的加 速度是变化的,上述的方法便不成立了,这时应该想到用动能定理或其 他特殊的方法来处理。可见,只有把握了物理情景,正确分析了物理过 程,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只能是公式的张冠李戴。
33

实验题 今年考纲安排了12个要考的学生实验,我看重点放 在前两年没考到的实验上,但并不是说考过的今年 就不考,也要认真准备。这两年我省高考物理实验 出的都非常好,符合安徽实际。
34
计算题 (1)、对任何陌生的计算题,一定要新题老解,长题多 读,短题多想,对任何熟悉的计算题,一定要老题新 解。多注意画图分析,找出“异同”,切莫草率行事. 因此我们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先进行定性解析,然 后用综合法。
20
要分步解题,不要一步到位,不要跨步。
尽可能减少连等式; 求得的结果应有文字表达式和代入题给 数据的算式,最后结果应有准确的数值 和单位,必要时加以讨论和说明 对于不会做的题不要放弃,尽可能根据 相关的物理规律写出相应的步骤,争取 拿步骤分。
21
3.得分技巧之三——书写要规范。
注意书写清晰,注意字母的大小写。书
17
在审题过程中画过程图、情景图、示意
图和受力图,可将复杂、抽象的物理问 题简单化、形象化,有利于弄清物理过 程、物理状态(分段,区间),形成正 确的物理图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有时准确的作图会带来事半功倍的奇效, 因而准备好答题工具(如:三角板、圆 规等)是应试的良好习惯;
18
对全新的物理情景要学会知识的迁移,
31
2.答题注意事项

选择题 单选题各个选项都要阅读、比较,确保正确。多选 题(实验题中可能出现),选项一般是2项,没有 把握,就只选一项,如遇到要选三项,则一定要小 心谨慎行事,出现四选项都是正确的可能极小。选 择题一般考查你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 用这些知识进行必要的定性推理。很少有较复杂的 计算,注意不要花太多的时间。
的关键,可以说成也审题败也审题。 冷静审题,读懂看清题意再做题。看到 陈题不要太激动,看看是否有陷阱。遇 到新题型,不要紧张,要沉着应对;有 的新题型,如果把物理模型建立好,往 往是“高起点、低落点”的题。一句话, 那就是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
14
要审关键字、词、句,对重要的内容用
笔画上;比如结果保留几位有效数字, 重力加速度g取9.8m/s2还是10m/s2、 静止、匀速、匀加速、初速为零,自由 落下、一定、可能、正确的等词,还要 特别注意关键词,如不正确的、错误的、 不可能的等等;
24
数据的书写一般要用科学记数法;计算
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根据题意确定, 一般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值或与题中已 知量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如有特殊要 求,应按要求选定;计算结果是数值的 要带单位,计算结果不要以分数的形式 出现(文字式的系数除外),通常是字 母符号的不用带单位。
25
因不准使用计算器,故最后结果太复杂
可暂时不做,等试卷大体上完成后再来 计算。 没做完或做错题,不要删掉。
26
4.复查技巧
做完试题,如果还有时间,决不急于交 卷,应认真复查,包括:
27
检查试卷和答题卡上的姓名、考号、座
位号是否已按规定准确地书写(填涂) 齐全;答题卡上有无漏涂、错涂(错位 错号),填涂的信息点是否清晰; 仔细检查有没有遗漏或没有做完的题目, 如有就抓紧补全。
28
复查各题的解答过程和结果。如时间已
经不多,也就重点复查有疑问的地方。 对于选择题,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轻 意更改已有的结果。论述题和计算证明 类试题,着重检查有没有可以补充的答 分点和答题的关键步骤。计算证明题还 可检查引用公式是否有错,量纲是否准 确一致,计算结果是否与生活实际和常 识相悖等。
15
多方获取信息,读题做到由粗读到细读,
多角度获取信息,关键部分要咬文嚼字, 捕捉有效信息,同时要排除干扰信息, 实现化难为易;
16
深入推敲,挖掘隐含条件和隐含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包含在物理情景之内、物 理规律和生活常识之中,也可能隐含在 题叙述中的一些关键字句内、图形和表 格之中,深挖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如斜面体上的物体匀速下滑;
29
三.考场注意事项
1.答卷的时间安排

答卷前5分钟:统揽全局,合理安排。
拿到试卷后,切勿急于答题,首先要看清试题说明及要求,例如开头的 说明。还要看清试卷的结构,共有多少道题,多少大题,多少小题,反 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紧张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做到心中 有数,便于计划具体的答题时间。要注意是否有缺页现象,如有应立即 报告监考老师。
6
不放心的知识。有些知识跟你的粘合力
差,你敏感度不高,不容易记住,最后 把这些你不放心的知识看一看对你很有 好处; 做题的一些经验、体会,或者一些现成 的结论,你需要把它复习复习以便在考 场上运用;
7
错题回头看。
一模以后你做错的题,反映了你的弱项,从中找到 自己知识上的漏洞,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解题规范 上的漏洞。对于这些错题尽量重新做一遍,在这个 过程中要思考当初出错的原因,必要时还要重新回 到课本澄清一些概念。而一模以后的题,最有2011 年高考的味道,把近来做错的题再看一看,对高考 是会有帮助的。
把完全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物理模 型,然后进行求解。
19
3.得分技巧之二——规范解题。规范
解题是考试成功的有力保证。 规范思维、规范答题、抓采分点 ①要指明研究对象,②准确画出受力图、 运动示意图、电路图、光路图或有关图 象,③要指明物理过程及其始、末状态, ④要指明正方向或零位置,⑤物理量题 中的符号不能更改,自设符号要说明含 义;
写时字不能太小,书写不能太轻,当然 字也不能太大。答题时,应该合理地安 排试卷的书写空间,不要答到答题框外, 不要答错位置。
22
解题过程中要善于用数学技巧或估算等
方法。使用各种字母符号、学科语言要 规范,有学科特色,绘制图形图象要清 晰、准确;
23 实验题的接线、作图来自认真,不要潦草。如电路不能断线、不能存在断点,不能 接错,接线时尽量不要交叉。同时注意 的有效数字问题。
高考考前指导(物理)
报告人:xxx
2019-5-22
谢谢观赏
1
•战略上藐视高考 •战术上重视高考
2019-5-22 谢谢观赏 2

高考前,家庭、学校、社会营造的氛围不免会使 有的同学出现紧张、急躁、无所适从,甚至悲观失 望、放任自流的情绪;也有的同学会盲目的乐观, 这都会影响高考时水平的正常发挥。对于前者,要 增强信心,可适当松弛一下过度紧张、疲劳的神经, 寻找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使自己的头脑放松、清 醒。要知道所有考生都是处于这种氛围,都会有这 种情绪,许多人与你同行,只要你静下心来,专心 复习,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你就会优于他人, 取得较好的高考成绩。这样的自我安慰可事半功倍。 对于后者,要“制冷”,要知道“强中自有强中 手”,不要“大意失荆州”。高考时智力因素和非 智力因素的综合竞争,考生要有强大的心理暗示, 战略上藐视一切,战术上重视细节,认真对待,切 不可马虎大意,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从容应战, 平常对待,顺其自然)
2019-5-22 谢谢观赏 3
主要内容
一.考前安排建议 二.几个应试技巧
三.考场注意事项
4
一.考前安排建议
1.“养精蓄锐”调节好生物钟
人在一天当中有些时间段比较兴奋,思维活跃,情绪高昂,就比较机灵。 有些时间段比较迟钝,就比较呆板,比较傻。我们希望考生考试时在这 个时间段恰好是他的兴奋期,思维最活跃,大脑最清醒,反应最敏捷, 那他就一定能考得很好。现在剩下十几天了,有些同学使劲学习,开夜 车,这很不利。也有人过分放松,闷头大睡,也不好。正确的做法要按 照高考的时间作息,每天上午9点开始,下午3点开始,这段时间应该像 高考那样,连续地高强度地脑力劳动,或者做题或者复习。能沉得住, 坐得稳,像考试一样进行学习。 如果每天都能在这两个工作时间段努力工作,中午适当的休息,晚上不 开夜车,兴奋点调节到上午和下午,那么就好了。 但一直以来多数考生是晚上兴奋,这对考试是不利的,所以,现在要做 的第一项工作是调节生物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