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县街小学跟岗学习心得
(哈曲小学赵向东 2018-5-25)
2018年5月14日,我被选派为“赴市中区小学校跟岗培训”学员到乐山市县街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
非常有幸,我的跟岗老师是县街小学副校长、五年级七班班主任李冬梅老师,她是四川省名师,创立了“李冬梅名师工作室”,目前正在研究“小学数学情智课堂教学思考”课题。
5月14日,一早到达县街小学,部分学生代表已经在校门里排成两列,迎接开周第一天到校的老师和同学。
县街小学何校长和李冬梅副校长以及其他老师们也在校门口迎接开周新的一天。
进入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园文化墙。
墙上挂满了师生的艺术作品,扑面而来全是艺术文化气息。
县街小学雷老师说,他们的瓦楞板立体雕刻艺术是全市首创,看到一幅幅瓦楞板雕刻作品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立刻被学生和老师们的艺术呈现深深震撼,留下无限遐想。
早晨八点半,学生们有序的进入操场开始一天的大课间操(李老师说,因为夏季,天气炎热,把大课间操提前到第一节课之前),学生和老师们一起整理休息了一个周末的心情,在柔和与激扬统一的旋律声中,师生的心灵得到充分的净化,然后静静地开始第一节课。
第一节课是李老师带的乐山师院的大学实习生上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虽然这第一节课不是李冬梅老师亲授,也
能看得出实习生的上课风采,估计也得到了李老师的教学真传,把一节《分数意义和性质》上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课堂欢快而不失严谨,科学又兼顾情感,不由得暗自惊叹:强将手下果然无弱兵!这次跟岗学习,真是千万之值。
李老师的数学课,每周仅安排4节,所以,第一节课后,李老师带我们随机听其他语文课,一天下来彻底被大城市老师的上课方式与上课理念深深折服,心里不止一次感叹:感谢上天,不虚此行!
中午,在学校食堂和县街小学师生们共进午餐,又一次被孩子们感动。
他们吃饭真正做到轻言轻语乃至不言不语,光盘行动贯彻的非常实在,餐后人走,教室、食堂一片整洁,给后勤叔叔阿姨们的卫生工作带来极大方便,省时省力省工省心,再一次为县小的师生员工的优良作风由衷的点赞。
下午继续听课,每个老师,每节课,给人的感觉似乎特别随意,特别随性,似乎上课的节奏,上课的气氛,上课方式本该如此。
自我认为这些课因我们跟岗老师的参与经过精心设计,课后和老师交流,与学生交流,哪里有什么精心准备,就是一节常态课!于我,却听出了公开课观摩课的味道。
晚上细细琢磨,才领悟到,这是老师们自然的教学习惯,是学生们的自然学习习惯,让我感叹:听君一节课,胜教十年书。
第二天,李老师亲自上了一节常态课《通分及练习》,让
我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名师的教学艺术,讲解新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练习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和我原来的教学过程一比较,才知道天外的天还有多高,路旁的路还有多广,溪外的水还有多深。
这一天也在不断地惊喜与惊叹中度过,收获是肥满的,杠杠的。
放学之前李老师告诉我们说,明天学校要搞一次教研活动,让我们务必好好学习。
阶梯教室的教研活动,首先由“李冬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教师马蓉老师和李珊珊老师分别讲授《鸽巢原理》与《平均数》,两位老师的课,非常精彩,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通过大量的操作,自我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总结出解题或思考的规律,学生的每个问题及结论都要说出充足的理由,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情智合一。
在我的眼中,这两节课堪称完美。
可是“李冬梅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教师在评课中仍然找出一些建议性问题,比如《鸽巢原理》讲授中“鸽巢原理”与“抽屉原理”两个概念的共性与叫法的不相关之间的严谨问题;比如《平均数》讲授末练习设计里有关游泳池平均深度的标示与能否安全游泳不切合生活实际问题……令人大开眼见,直呼痛快!
最后李冬梅老师作《小学数学情智课堂教学思考》的讲座,再一次深深被震撼!从“教育是什么”讲起,开启“情智”之门,一一阐述了“小学数学的两个关键词——儿童与数学”;情智课堂之“情”与“智”;情智课堂策略;理解
儿童学“有趣”的教学;启迪儿童学“讲理”的教学;发展儿童学“创新”的教学;点化儿童学“有根”的教学等八个方面讲解“情智课堂”的真谛,让我在数学教学思想上经历一次洗礼,得到一次升华,这将成为我教学实践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去深深的挖掘。
最后的两天,李老师带我们跟岗教师一起到县街小学另一个分校区参加他们的教研活动,听了五年级《图像的运动》、六年级复习《式与方程》公开课讲授及评课活动,以及其他班级的常态课听评活动,被县街小学老师们的敬业之心,奉献之心,慈爱之心深深的感动。
通过这一周的跟岗学习,我学习很多,收获很多。
李冬梅老师的教学理念,上课理念,培养学生的理念,给与我无穷的教学力量与教学想象,特别是她的“情智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观点,给予我的教学启发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
我已经暗下决心,回到我的学校,一定重新审视和正视自己,“情智”并行,去粗取精,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把我最好的教学思想奉献给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