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不成熟的是司法而不是民主B.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C.雅典民主政治十分完美D.直接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2.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该材料中“上从其计”的结果是A.抚慰了异姓功臣B.强化了君主专制C.提高了诸侯力量D.加强了中央集权3. 史学界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国家对乡村的治理主要通过宗族、乡里组织、士绅阶层进行,基层社会的自治化倾向越来越强。
这表明( )A.乡里组织是明清时期成立的乡村自治组织B.国家政治体制上的中央集权严重弱化C.宗族、士绅阶层成为动摇封建统治的重要力量D.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我管理相结合,共同维护基层社会秩序4. 恩格斯针对甲午中日战争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
此后符合预言中“革命化”确切含义的是()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爱国人士大力倡行“实业救国”C.北洋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5.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C.推动中国近代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6.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7. 有学者认为:“1992年,中国似乎又到了一个发展中的关键时间点。
尽管经济增长从1978年以来早已变得深入人心,然而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新现象却成为困扰人们内心的新问题--每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武器会被习惯性地再度拿起来。
…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
”邓小平南巡讲话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A.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C.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8. 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
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
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达尔文9. 1880年,招贴画在英国街头几乎随处可见。
当时的伦教就有150名张贴工,他们每周要贴大约九万张海报.在法国.巴黎的街道与墙壁几乎成了海报艺术的画廊,各式各样的商品广告在填补城市的每个空白处,从戏剧、歌舞表演到自行车、香水、烟草以及饼干.1881年,巴黎市政府颁布了-条法令,规定海报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张贴,而且上面必须有政府公章表明已交“张贴费”。
这说明A.英国和法国是世界上广告业发展最快的国家B.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政府的政策调整C.政府限制和干预新兴行业发展的现象开始出现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广告业的无序发展,影响了城市的形象10. 历史学习离不开对不同时代阶特征的准确把握。
下列是相关时代与特征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11. 二战后1949年上台的阿登纳政府废除以行政控制为特征的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其理论依据是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理论,即“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
”这表明德国()A.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加强C.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过渡D.二战后德国的政治民主趋势更加明显12. 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先驱、几内亚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曾经说:“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
”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当今时代的一个矛盾和问题——正在一个在其他方面均日趋统一的世界中迅速发展。
这个问题也可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起源于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扩张而传播到全世界。
括号中省略的最有可能是:A.民主主义B.资本主义C.全球化D.民族主义二、材料分析题13. (2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
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
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人的法定人数。
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材料二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十三部刺史。
刺史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
史称“刺史六条问事”。
其具体内容是:“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详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也。
”…… 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
后来,刺史权力渐重,积久成制,成为权倾一方的行政长官。
材料三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
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
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提出“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
美国重视政府效能的评估和公务员绩效的考核,并且已经形成套完整的评估体系。
美国对行政效能的监察,虽然没有专门机构负责,但是在实践中却称得上是“多管齐下”,政府绩效法案制度、行政公开制度、预算监督制度、道德规范制度和舆论监督制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行政效能监察制度体系。
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陶片放逐法与西汉刺史制度在社会监督方面的主要异同点。
(14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与汉朝监察制度相比,美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什么进步之处?(11分)三、论述题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对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问题,史学界多有研究。
其中有观点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了道路,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见图示)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位的观点。
(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角度广泛,史论结合)四、材料分析题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
……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
以诸官各自市。
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注:雇运之费),乃……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
……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
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食货典》材料二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
……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
……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发运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
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职官》(1)根据材料一、二,从背景与方式两个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均输法实施的作用。
五、未知16.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英夷船炮在中国视为绝技,在西洋各国视为平常。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西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
……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亦具有体用。
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郑观应《盛世危言》(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同点(6分)(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及其原因(9分)六、材料分析题17. 材料一60年来,美国对待朝战和朝鲜的政策可用“集体遗忘,继续敌视”概括。
在美国军事史上,朝鲜战争属于“被遗忘的战争”……二战后美国对外战争多多,三年朝战,长度不及越战的三分之一,辉煌不及数月的海湾战争,国民记忆中的自然难有其位……美国政府大事化小,把朝战定义为“警察行动”,以绕过国会审理、宣战的“麻烦”。
然而越战也定义为“警察行动”,美国人何以念念不忘……朝战时期美国传媒主要以文字和广播方式报道战事,而彩电在七十年代越战高峰时期开始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