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学专年院:业:级:生态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 2008级陈晓德李宗峰 2010年7月指导教师:1/ 54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生态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 1.实习目的及意义: 1.实习目的及意义: 实习目的野外实习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野外实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领域;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专业、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野外生存和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印证、扩大、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
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的作用,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为将来胜任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正确认识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自然界中,除极端的例子外,每一个物种都不会是一个孤立的有机个体,而总是以种群(Population)的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分布区中,不同的物种有其特定的分布区,不同的物种又有其不同的生态环境。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之间不是杂乱的堆积,而是构成一个有序的空间格局,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最新资料推荐------------------------------------------------------ 这些知识只有在自然环境中,才能够加深理解。
重点认识重庆市缙云山典型生态环境类型生长,为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
通过野外实习,初步学会和了解生态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熟悉生态学在森林工作的基本方法。
掌握野外实习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2.实习地点: 实习地点: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3.实习地点自然概况实习地点自然概况: 实习地点自然概况(1)植物资源)植物资源:缙云山地处我国亚热带地区,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保存良好,特征典型,植物种类繁多,许多植物起源古老,如:香果树、钟萼木、八角莲等。
据调查,位于缙云山的重庆植物园内有高等植物 246 科,992 属,1966 种,其中属国家一、二、三级保护的珍稀植物 50 余种,如:银杏、鹅掌楸、桫椤等。
以缙云山植物为模式标本命名的植物有 38 种,如缙云槭、缙云四照花、缙云猴欢喜等,还有胸径达 136 公分的古红豆杉,胸径 100 公分的古桂花、马尾松等。
缙云山的植物区系丰富,成分复杂,全山共有 6 个植被类型、32 个群系、54 个群3/ 54丛。
缙云山黛湖水域现已鉴定的藻类植物有 19 属 105 种,其中有两个新种是《中国淡水藻类》尚未列入的,黛湖水域藻类植物为我国已有文献记载的淡水藻类植物的 70%以上。
(2)动物资源)动物资源:缙云山良好的森林植被,也是野生动物栖息的良好环境,因而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在五十年代,曾有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出没,随着人为活动的增加,到六十年代初期,虎豹等大型动物基本绝迹。
缙云山的野生动物资源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的制约,至今(1999 年) 仍没有进行过详尽的清查,只是对节肢动物门和脊椎动物亚门的陆生脊椎动物进行过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缙云山节肢动物门共有 2 纲,20 目,147 科,1264 种。
其中昆虫纲有 17 目, 119 科,1071 种,蛛形纲共 3 目,28 科,193 种。
缙云山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 4 纲,2l 目,51 科(另有 2 个亚科),189 种。
其中两栖纲的 1 目,3 科,8 种;爬行纲 2 目,6 科, 21 种;鸟纲的 12 目,30 科(另有 2 个亚科),134 种;哺乳纲的 6 目.12 科,26 种。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缙云山具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3.6℃,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4.3℃,最冷月(一---------------------------------------------------------------最新资料推荐------------------------------------------------------ 月)平均气温 3.1℃,极端最高温36.2℃,极端最低温-4.6℃,>10℃ 年积温为4272.4℃;相对湿度年平均 87%,水汽压年平均14.9 毫巴;年平均降水量 1611.8 毫米,最高年降水量 1783.8 毫米,冬半年(十至三月)降水量 368.0 毫米,占全年的 22.8%,夏半年(四至九月)降水量 1243.8 毫米,占全年的 77.2%;年平均蒸发量 777.1 毫米,月平均蒸发量 64.7 毫米,七、八两月蒸发量共 255.4 毫米,占全年的 32.8%;雾日数年平均 89.8 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低于 1293 小时。
缙云山林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八月)24.5℃,最低月平均气温(二月)3.7℃,月均温年较差20.8℃;林外空旷地最高月均气温25.8℃,最低月平均气温 3.3℃,月均温年较差22.5℃,比林内年较差高1.7℃,最热月均温林外比林内高1.3℃,最冷月均温林外比林内低0.4℃。
(4)地貌资源)地貌资源: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
褶皱带由明显的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三个背斜,两个向斜构成,构造单元由西北向东南分别为牛鼻峡背斜,温汤峡背斜和观音峡~中梁山背斜组成,背斜之间有宽缓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地,嘉陵江由西北向东南横切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因而形成三个险峻的峡谷,即牛鼻峡、温汤峡、观音峡。
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5/ 54如长江三峡的缩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
褶皱带在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的四川运动形成。
地层有三迭---------------------------------------------------------------最新资料推荐------------------------------------------------------ 纪、侏罗纪和第四纪地层,而缙云山属于三个背斜的中间一支温汤峡背斜的一部分,与小三峡山下相映,风景秀丽,海拔 200—952.2 米,相对高差 752.2 米。
缙云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
全山西翼较缓,坡度20°左右,东翼较陡,坡度60°~70°,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
4. 日程与实习地点日程与实习地点:时间地点内容调查地点(一) 调查地点(二) 调查地点(三) 7 月 10 日西南大学前期准备工作与相关学习无无无 7 月 12 日重庆市缙云山样地调查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二、工作方法工作方法、野外工作方法:(一)野外工作方法:、野外工作方法 1、一般工作方法:一般工作方法:植物群落是在一定地段上群聚在一起的植物有规律组合。
A、自然界存在的实体,是自然演替的结果;B、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C、与环境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1)样地的描述:样地的描述: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对调查样地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类型进行描述是必不可少的。
它不仅使人们对所研究的植物群落的发生、演替、分布以及人类活动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等有所了解,而且为后来的野外调查结果和数据处理以及研究论文和工作报告的撰写提供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
7/ 54主要描述内容包括:群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样地土壤、植被类型以及干扰情况等。
---------------------------------------------------------------最新资料推荐------------------------------------------------------ 植物群落样地描述调查表调查者:记录者:_____ 日期:_____ 植被类型:_______ 样方号:_____ 样地面积:_____ m2 小地名:_____ 海拔高程:______m 地理位置:经度______ ;纬度______ 坡度:_____ 坡向:_____2)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 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 在野外进行植物群落学研究时,为了获得准确的定性和定量数据,进而对整个群落特征作出判断,必须进行取样调查。
常用的取样方法:样方法、相邻样方格子法/样带法、无样方法。
(a)样方法:样方法:样方法是植物群落学的基本调查方法操作步骤:在同一群落类型中确定样方面积和样方数调查项目:植物序号;种名;胸径/基径;高度;冠幅;枝下高等最小样方面积确定:种-面积曲线法、群落表现面积法20m 20m 样方法样方设计示意图9/ 54(b) 相邻样方格子法/样带法:相邻样方格子法样带法:样带法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在样地内设置由相邻基本格子组成的样方或样带;在每个基本格子内记录与样方法相同的调查指标等50m50m5m 50m---------------------------------------------------------------最新资料推荐------------------------------------------------------ 相邻格子/样带法样方设计示意图(c)无样方取样法样线法、中点四分法、随机成对法、徘徊四分法1P 15m2 3 4 5中点四分取样法样方设计示意图(二)室内分析方法群落最小表现面积确定:群落最小样地面积指能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最小面积。
群落的最小样地面积随群落类型的不同、群落所处演替阶段的不同、以及群落所处地理环境等的不同而有差异。
确定并使用最小样地面积,既能够充分反映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又不致于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样方确定群落数量特征分析:样方法是植物群落调查中使用最普遍的取样技术。
样方是以一定面积的样地作为整个研究区域的代表。
样方的大小、形状和数目主要取决于所研究群落的性质,也可以根据最小样地原则确定取样的大小。
样方数11/ 54目根据群落的类型、性质和结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