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一些字、词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梅雨潭、梅雨瀑、梅雨亭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画面。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字词的含义,如:“踞”“浮”等,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雄鹰的图片,梅雨潭风光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啊?把你旅游的所见和大家讲讲吧!
2、我们伟大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而且风景名胜也数之不清。
例如:杭州西湖、北京故宫、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还有我们家乡的湿地丹顶鹤的家-向海。
真是数不过来啊!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再次走进《梅雨潭》,(板书课题)去欣赏那里的美丽景色。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作者分别是在哪两个地方进行观察的?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山边,亭边)
2、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一共几句话?都写了什么?
(⑴句由题破文,从“潭”到“瀑”,引出瀑布。
)(⑵句由三个瀑布引出“梅雨瀑”,进入正题。
)(⑶句两个分句,分别写了远景中的“梅雨瀑”的“声”和“色”。
)
3、学完第1段你有什么问题吗?
镶在两边湿湿的黑边儿里的。
(请画出来)
4、我们在山边远处先看到了梅雨瀑的美丽倩影,那有没有可以让我们坐着欣赏他优美身姿的地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进梅雨亭里坐坐。
⑴默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①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呢(梅雨亭的位置)?②哪些词句写明了它的位置(亭前是瀑,亭下是潭)?
⑵“踞”是什么意思?(A蹲或坐;B盘踞<非法占据>,选择哪种解释)。
⑶“浮”还可以换成哪些字?“飘”“游”“飞”等。
⑷这段又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它好在哪(形象生动)?那你能画下来吗?
5、指名读第三段。
思考:
⑴作者按顺序描写梅雨瀑的(从上到下);
⑵找出直接描写瀑布的句子(看插图);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讨论: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最美?读给同桌听;
⑷指名读:好美啊!这么美的景色,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梅雨潭》。
⑸梅雨潭真美啊;就连名字都这么有诗情画意,你喜欢梅雨潭吗?为什么?那作者喜欢吗?你从哪里体会到的(偶然……再也寻不着它)?
⑹文中的第三段写得太美了,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永远地记在脑海里(背诵下来)。
⑺学完了课文,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我有:为什么叫“潭”而写“瀑”呢?节选《绿》)?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梅雨潭的美丽景色,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正等着我们去游历,我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游遍天下名胜,去感受我们祖国的伟大、壮观。
五、布置作业
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