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枫桥夜泊课件

5.枫桥夜泊课件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字懿孙,襄州人(今 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 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 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 (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 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 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 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 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 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 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 泊》。
主题归纳
•《枫桥夜泊》勾画出一幅凄
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 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 思想情怀。
枫 桥 夜 泊
学习生字:
mián shuāng chóu 霜 (风霜) 愁(忧愁) 眠(睡眠)
sū sì 苏(江苏) 寺(寺庙)
解词:
• • • • • • • •
泊:停船。 啼:鸣叫。 乌:乌鸦。 到:传到。 夜半:半夜。 对:相对、面对。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愁:忧愁、愁闷。 姑苏:江苏省苏州市,旧名叫姑苏,因有一座姑苏 山而得名。 寒山寺:苏州城西的一座寺院。
客船
客船
所见
月落
霜满天
江枫
渔火
所闻
乌啼
钟声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秋景?表 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 客子等景象。
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枫桥
总结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 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 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 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 境深远的小诗。 由于这首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新, 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甚至使得枫桥和寒 山寺也因而名扬天下。
唐 诗僧寒山曾住于此,因而得名。 枫桥的诗意美,有了这所古刹,便 带上了历史文化的色泽,而显得更 加丰富,动人遐想。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初建于梁代,
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不但衬托出了夜的
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 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 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
“枫桥夜泊”的意思就是:在
枫桥,夜晚把船停靠在岸边。 (夜晚,把船停靠在枫桥旁 的岸边。)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
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四周 。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 连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
江枫渔火对愁眠
看着江上的渔火。勾起了我对故乡的
怀念,使满怀愁绪的我难以入睡。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 和旅人的感受。 。“江枫”与“渔火”,一静 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 搭组合颇见用心。。“江枫”与“渔火”,一 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 配搭组合颇见用心。

渔火
枫 树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姑苏城外的寒山古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