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Traff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Control
专业代码:08230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融合交通工程学、物理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系统工程、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等高新技术,采用智能交通系统等手段,从一体化、智能化的角度解决交通工程领域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该专业围绕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全方位服务社会,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为国民经济各相关领域培养知识结构合理、能力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拔尖人才。
一培养目标
1 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同时要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 有健康的体魄
二主要研究方向
1 交通信息工程与技术
2.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
3.交通系统一体化与智能化
4. 交通流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
三学制与培养方式
1 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3至6年。
2 学习时间
原则上要求在第一学年完成全部课程。
必须在完成了规定的课程学习,通过中期筛选,并进行开题后方能进行学位论文写作。
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及答辩的时间不少于2年。
3 学分要求
课程总学分16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
博士生参加前沿性学术专题活动2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博士生学习实行学分制,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16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
五学术活动、前沿性学术专题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要求参加前沿性学术专题活动不少于10个,提倡理工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选听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术讲座。
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并交导师签字认可。
成绩合格,记2学分。
六综合考核
博士生在课程学习完成后进入论文工作前,由博士生中期考核小组对博士生进行综合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及成绩、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科研工作情况等,由导师或指导小组对研究生思想表现、业务学习、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给出评语,并对考核内容、考核情况、考核结论进行记录。
未通过综合考核者不能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但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向由本学科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汇报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等,即汇报博士学位论文“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具体包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主要参考文献。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应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二分之一,参考文献中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近二年内发表的文献资料。
开题报告应以正规答辩的方式进行。
博士生进行口头报告的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书面报告的字数应不少于1.5万字。
开题报告结束后,评议小组应将开题报告及评议结果上报各院教学秘书。
八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要求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除导师之外的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署名必须为长沙理工大学。
应满足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之一:
1 在本学科领域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2 在SCI或EI或ISTP检索的会议论文集或期刊上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3 在核心刊物或核心以上刊物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不少于三篇。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1 论文工作成果应能反映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所获成果应在所研究的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前沿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2 论文选题正确,论据充分,体系完整,条理清晰,公式推导无误,计算正确,图表清晰有序,文字表达准确、通畅,引用他人的材料要求引证原著,必须标注出处。
论文所涉及的内容,应体现出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反映出先进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熟练的技能。
3 论文要求至少5万字,中文摘要至少8千字,英文摘要至少1000单词。
4 遵守学术道德,禁止抄袭剽窃和请人代写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