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略谈教师基本功

略谈教师基本功

略谈教师基本功有人说:学校是孕育明天的摇篮,教师是培植希望的园丁。

业不精、身不正的教师何以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教师的业就是基本功。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它包括通用于所有教师的一般基本功,也包括学科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功。

教师基本功是增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如果说教学是技术加艺术,那么这种技术和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上面。

它是教师素质的重要表现,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过去所说的教师基本功,无非是三字一画(钢笔、毛笔、粉笔字和简笔画)和语文基础知识、口头表达水平等,再加上一些专业学科的基本功(音乐、体育、美术等)。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重新看待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基本功的含义越来越广,教师基本功包括的范围越来越大。

下面我谈谈自己对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的理解。

一、为人师表教师基本功应以德为先,教师的基本素质首当其冲的是师德素质。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只有思想上以学生为本,有做名师的愿望,至少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才能练好基本功。

1、有理想,有事业心。

教师应该以对工作的热爱和热情感染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热情。

教师在工作上的孜孜追求必然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将来的事业心。

如果教师没有事业心,他所教的学生可能会没有责任感和不求上进。

一个教师有当名师的愿望和行动,学生将来在工作中也会追求卓越。

教师的工作态度会很明显的表现在学生身上,我们理应以积极的态度激励学生。

2、以身作则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

教师如果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做在学生的前面,身教胜于言教,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果教师不能“言必行,行必果”,不讲诚信,不能以身作则,对学生的教育就难以奏效。

为人师表的的要求还有很多,我仅仅强调做到这两点,这也是一种水平,也是超越技能的境界。

二、爱的水平教师做的是人的工作,应该有人文素质,在爱人过程中实行教育教学工作。

爱学生也是一种技能,爱他们,使他们容易、愉悦接受。

不懂的爱的方式,反而适得其反。

爱他们,他们觉得表扬是激励,批评是爱护。

这种爱,是“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是大爱、长爱、博爱,既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

爱是教育的基础,不单纯是教师的基本功,更是一种境界。

三、表达水平1、语言表达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能用普通话实行教学,普通话一般应达到国家语委制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水平。

即便普通话不标准,也应该尽量用普通话。

在公众场合即席讲话或与人沟通时,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具体,用词准确,条理清楚,节奏适宜。

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观点,愉快接受自己的意见,不会让对方觉得难以接受。

教育学生时能够入情入理,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春风化雨,把话说道学生的心里。

这的确需要高超的谈话技巧。

一位优秀教师上讲台后用不了多少话就能吸引住学生,这就叫基本功,这就是艺术。

教师要讲课,没有精彩的语言就没有精彩的课堂。

教师的语言要能“粘”住学生,即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

在新的教学方式之下、教师的口语表达依然重要,但教师口语表达的效用已远远超越了以课堂教授为中心的朗读、讲述、发布指令等。

新课程提出的主动建构的学习就是要求教师不但自己善于表达,还要善于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表达,要求教师主宰的课堂给学生说话或表达的余地。

所以教师口语表达基本功需要重新定位和审视。

2、文字表达教师的工作比较繁重,但是要学会反思和总结,把心得体会写出来,才能少走弯路,更快进步,摆脱烦琐;才能轻松、高效的工作。

教师的计划、总结、随笔、论文、教育故事、反思和教案等等。

虽然同样是写出来的东西,但是有的人能写出来东西,而有的人写不出来体会,这就是文字表达的水平。

现在要求教师做研究型教师,没有一定的文字表达水平是不能适合新的要求的。

我们不能仅仅靠网络来堆积自己的文章,而是要写出来自己真实的感悟,形成自己的理解,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四、动手水平1、三笔一画这是传统意义的教师基本功。

“字若其人”。

写字方面,能准确使用粉笔、钢笔、毛笔,按照汉字的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的正楷字,并具有一定的速度。

简笔画方面,能按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用简练的线条较快地勾画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设计、绘制简笔画。

2、板书板书不但表现出一位教师上课的基本功,而且也体现教师的教学态度乃至性格。

首先教师应在板书上下功夫,字写得好,学生就很佩服。

要是教师的板书东斜西歪,学生写字则“龙飞凤舞”,这就是模仿的结果。

其次是板书设计。

字不太漂亮,那么工整还是能做到的,黑板原则上是写白字,彩色粉笔一般不多用,如果用了则起到画龙点睛或提纲挈领的作用。

板书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教学功底和理念。

虽然多媒体技术发展很快,但板书设计绝不能丢。

好的板书设计能够统领全课,提纲挈领,画龙点睛,构造知识体系,吸引学生的兴趣,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3、使用、制作教具使用、制作教具方面,能按教学要求,准确使用教具;能就地取材,制作简易的教具。

制作教具能够看出一个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风格,能够营造师生互动的气氛。

但是现在制作教具的人越来越少了,实在让人遗憾。

4、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

也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标志。

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具的延伸和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采用三种不同的手段来实现。

首先,教学演示。

教师在授课时可借助于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演示教导内容。

如电子教案。

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

不但能够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增加教学内容,提升课堂质量。

其次,检索信息的水平。

善于从网络持续地获取教学材料和信息,开发和利用网上的各种课程资源,扩充学生的视野,拓展课程的内容。

最后,构建师生互动教学平台。

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网上教学平台随时实行教学沟通,建立博客,和学生网上聊天,建立新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5、演示一般教师的演示指教态,教师也要做一个演员。

这主要表现在眼、手、身的动作上。

眼的动作就是要盯住学生。

比如教师看到学生在说话,就向他摇摇头,学生就明白不让他们说话,于是起了作用。

眼睛是最能传递思想感情的,眼睛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手的动作也很重要,打手势能起到辅助讲解的作用。

另外,身体位置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

教态既表现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又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好的教态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使学生对你产生敬重;不良的教态则会使学生产生厌恶心理,甚至不愿听你的课。

理科教师要能够演示实验,音体美教师要能够动手操作器材。

浅谈小学教师的基本功中科研水平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大讨论学习,我认为这不但仅是一次对老师政治思想教育,更是对教师个人业务素养的提升。

说起业务素养,我首先想到的是教师基本功,相对专业的课程来讲需要专业知识作支撑,对一技之长的基本功要求更强一些。

如美术老师能够用色彩和线条说话,音乐老师能够用七个音符来表达情感,计算机老师在键盘的敲敲打打声中给你一幅逼真的三维动画……而对于小学教师的基本功虽有很多不同版本的解释,但绝大部分都认为是“三字一画一话”。

因为小学不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地方,而是对具有学习行为水平的小学生实行全面素质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的基础教育。

我们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实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教师的师德素养、语言水平、三字水平、简笔画水平以及简单的教具制作、多媒体操作方法的掌握都应该成为一名教师所应具有的硬功夫,也就是支撑我们实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功。

小学教师如果拥有了这些基本素质的话,就能从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给学生感官上一个直观的影响和熏陶,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但我认为科研水平也应作为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而且还应占重要地位。

一、具备科研水平是工作快乐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理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育科研给我们这些乡镇小学教师带来的不但仅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多的是体验到工作的快乐。

如我们中扬中心小学作为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而我们并不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基地的创建上,而是把目光放在研究如何借助这块品牌来找到师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整体提升的课题上。

我校展开了《农村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效性策略的研究》专题研究,并通过各种机制激发了老师们对此课题的研究欲望。

半年来,我们所有参与研究的老师在研究中从迷茫到明晰,从懵懂到深刻,饱尝失败的痛苦,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这项研究的展开使老师们逐渐掌握了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具备了基本教科研水平的同时,更多的是在研究的阵痛中感受到了工作的快乐。

二、具备科研水平是教师成长基石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教师面临着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教育现代化四大趋势的挑战。

社会对教育从人才要求上,从教育内容、方法、教育手段及教育的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教育的科学推动科学的教育,已经是时代的呼唤。

并且当前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如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就无法对学生实行有效指导,也就不能胜任新课程的教学。

当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或专家型教师,但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水平,了解教育科研的方法,参与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必须要积极投入的一种体验。

三、具备科研水平是教学成效保障现代教师要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要成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为提升教学水平,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水平,高效率地提升学生素质,迫切地呼吁着教师的创新智慧。

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努力提升课堂上40分钟的效益,努力“提升课堂品质,提升课堂效益,打击课堂泡沫,构造有效课堂。

”努力让课堂表现出:明确的教学重点、鲜明的难点突破、强烈的主体意识、浓郁的学习氛围、互动的师生对话、生动的教学语言、灵活的教学方法、起伏的教学进程,优质的练习结果。

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姿态,实行教育教学并在持续的研究与探索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必须以研究者的身份快速进入新课改的跑道之中,而科研水平就是我们的加速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