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研究生英语跨文化交际
学时与学分:34学时/1学分
面向专业:全日制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讲授教师:王征,鲍琳虹等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研究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通过运用跨文化交际基础理论,分析跨文化交际案例,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在语言学习的同时,通过与异族文化的对比,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鉴赏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在跨文化语境中得体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具备相关国家文化知识以及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通常认为语言运用能力特指外语知识和外语技能,忽视了学习者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要求,本课程以语言学习为前提,强调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利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对交际与语言,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价值观的学习和讨论,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思考和讨论,反思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通过课堂活动和案例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达到有效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三、课程目的及重难点
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帮助学生在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讲授跨文化交际的系统知识,培养学生对语言学习领域中的文化问题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即:
理论知识方面:学习并掌握文化的定义和特征,交际的定义和特征,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种因素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途径等理论知识;
实践能力方面: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运用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质量。
具体教学重点包括:涉及全球化时代的交际问题、文化与交际、文化差异、跨文化言语交际、跨文化非言语交际、时间与空间使用上的文化、跨文化适应。
跨文化能力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在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结合的基础上,以教师提问和课堂讨论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影像资料和课外交际实践等,旨在提高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提高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实践中体会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不仅仅使学生知晓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而且能结合具体的跨文化交际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真正提高其跨文化交往应用的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许力生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年版
2. 《跨文化交际》张爱琳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年
3. 《跨文化语言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版
4. 《跨文化语言交际》吴为善著商务印书馆 2007
六、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分析总结报告作为平时成绩,占20 % ;
交际情景案例作为期中考核成绩,占30 % ;
期末考核为书面考试,占50 % 。
七、选课人数:?人/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