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当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谈当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当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提起教育,我们总是想到学校教育。

其实关于教育不只是学校与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因为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因此,做好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发挥着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教育的优势是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亲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感情关系更有利于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陶冶以及思想品质的培养。

而学校为实现预期教育目标也会争取各种方式对家庭教育进行影响、指导和规范,通过沟通交流共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说实在的,孩子能否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以及能否快乐成长,特别是好习惯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基础和起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5岁以前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

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
成就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例如,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和示范孩子的关键,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这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对孩子的个别教
育行为,比学校要及时。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

当发现孩子身上存在问题时,要及时教育,及时纠正,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二、亲情关系是子女教育最基本的情感基础
亲情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亲情是情感世界最美好的玫瑰,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基石。

研究表明,经常接受父母抚爱、关怀等美好情感熏陶的小孩子能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者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说:“老师,我对我孩子的教育已经没有办法了,我说的话他不听,你帮我教育教育,你打他骂他罚他都行。

”这是我们当老师遇到的棘手问题。

每当遇到这样的家长,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的学生在今后教育中一般比较难。

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有两类:一类是早期教育太宽松,另一类是早期教育太严厉,以致家庭教育偏离方向,造成孩子不听父母的话。

作为老师,教育学生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一定会尽力去教育好学生,但有时候会力不从心,收效甚微。

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日之功,也并不是老师的一次谈话、一次示范就能改变的。

作为教师,
我也感叹,家长一对一甚至多对一地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深感无奈,我们老师面对几百甚至几千人,又将如何?更何况在目前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育力度远不如家长,而家长与子女有着血缘关系,这种亲情是子女教育最基本的情感基础。

现在我们说起小时候不听家长的话,会自豪地说起被父母怎么样处罚,也就是说父母的必要处罚孩子是不会记恨的。

因此,无论从时间和教育力度上来看家庭教育在教育子女上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家应该是孩子避风的港湾。

孩子在外经历不开心的事情,家长可以给予帮助和引导,父母是孩子的依托,给孩子关心而不是溺爱。

现在留守儿童比较多,由于这些儿童的父母在外经商或者打工,子女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呵护,所以往往出现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比其他孩子的比例高。

从这事中,反映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孩子越小,亲情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就越明显。

三、成功偏爱于有准备的家庭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定位。

自小,孩子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曾遇到这样一个例子,父亲对儿子说“我叫你不要玩电脑了,你怎么还要玩。

”儿子却说:“爷爷叫你不要打麻将,你不是还要打吗?’’大家想想,这样的父母还能教育出爱学习的孩子,这种教育能成功吗?
美国心理学家维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
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就是说,
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有了好习惯的孩子,走遍天下都让人放心;有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别人不得安宁。

一个人能不能担重任,会不会办事,办得如何,恐怕都跟习惯有关。

可我们有的家长,太重视孩子的功课怎么样,分数怎么样,名次怎么样。

实际上,一个人的习惯怎么样,才更重要。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从小抓起。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平时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一语千钧”的教育名言。

今天
的孩子,不是不行,而是父母不相信孩子能行。

于是,担心代替了放心,指责代替了赞扬,挑剔代替了赏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宝藏,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潜藏着智慧和才华,但有待开发。

我们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教师的最大智慧,是对每一位学生潜能的挖掘,给他们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有成功的体验,健康快乐地成长。

做父母的也要有一个神圣的职责,就是帮孩子找闪光点。

总之,孩子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
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有前途的收获。

教育是系统工程,任何一个成功的孩子都是特定的教育产物。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包含的内容和可研究的课题太多太多。

但总归一点是家长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就能找到开启成功教育的金钥匙,把孩子培养成健康幸福、乐观的人,一定会培养出社会赞许、家长满意的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