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铜业公司是外商投资企业,具有工艺先进、管理先进的技术优势,且订单充足,履约能力强。
目前已完成基础生产线投资,需投入较多流动资金扩大产能,但因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导致企业由大型生产型渐变为来料加工型企业,利润较薄,同时产能不足,连续三年亏损。
且已将厂房、设备等有效资产抵押在其他银行申请了中长期贷款,也难以找到有效担保人提供担保。
企业急需一个不同于传统担保模式的、低成本的、额度较大的流动资金贷款以扩大产能,达到规模效益。
深发展银行经过分析认为,铜加工行业属于资源性朝阳产业,产品热销,铜加工企业需要资金密集、达到规模经济。
而X铜业公司上游均为知名大型企业,难以取得赊销信用支持,但也具有下游较为分散、销售按时回款、订单充足和交易链条清晰、交易对手资信可靠的优势,可利用交易环节的改善、金融产品的灵活运用和对交易对手的自行捆绑,构建“封闭运行、单笔操作”的融资条件,达到贸易融资的要求。
于是深发展针对X公司不同的贸易背景,为其量身订做了多套融资解决方案:①境内销售A(XX信息电缆):采用国内保理模式。
X铜业公司在授信额度内向银行申请应收账款转让,银行受让应收账款,并共同通知电缆厂,电缆厂确认对应收账款后,银行向X铜业公司发放融资款。
应收账款到期后电缆厂直接将款项汇入银行指定账户;银行扣除融资款,余款划入X铜业公司账户。
②境内采购B(Z化工厂):采用存货质押模式,对于无法签订三方协议的上游化工厂,由银行、X铜业公司与银行指定仓储机构签订《仓储监管协议》,客户将存货质押给银行,仓储机构24小时不间断监管。
并由银行向X铜业公司提供授信,款项直接支付给上游Z化工厂。
在客户补交款项赎货后,银行向仓储机构发出放货指令。
③境内采购A(W供货商):采用商业承兑汇票保贴+票据代理贴现模式。
银行与上游W供货商及X铜业公司签订三方协议,预先设定X铜业公司作为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代理人,代理上游W供货商背书,然后凭商业承兑汇票和保贴函向银行申请贴现。
贴现后银行直接将贴现款转入上游公司指定账户。
④境内销售B(XX漆包线厂):采用未来提货权质押模式。
银行直接向铜业公司的下游漆包线厂授信,款项用于向铜业公司订购裸铜线。
银行、X铜业公司与银行指定仓储监管机构签订《仓储监管协议》,铜业公司将产品随生产进度逐步移交监管机构24小时不间断监管,漆包线厂打款分批赎货,银行向监管机构发出放货指令。
在给X公司融资3年后,银行与企业取得了双赢的效果,企业销售规模迅速扩大,年销售收入从6亿元增加到35亿元,银行的客户也从X铜业公司扩展到整个贸易链条,实现了授信主体与风险的分散化控制,从而为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5.1供应链金融成功案例分析供应链金融在国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己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按照企业融资阶段的不同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分别分析如下:5.1.1预付账款模式案例分析这种运作模式主要针对商品采购阶段的资金短缺问题。
该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核心企业提供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企业垫付货款,以缓解企业的货款支付压力。
之后由企业直接将货款支付给银行。
其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信用担保和货物监管。
一般来说,物流企业对供应商和购货方的运营状况都相当的了解,能有效地防范这种信用担保的风险,同时也解决了银行的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问题。
应用案例:重庆永业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钢铁加工和贸易民营企业,由于地域关系,永业钢铁与四川攀枝花钢铁集团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永业钢铁现有员工150多人,年收入超过5亿元,但与上游企业攀钢相比在供应链中还是处于弱势地位。
永业钢铁与攀钢的结算主要是采用现款现货的方式。
2005年永业钢铁由于自身扩张的原因,流动资金紧张,无法向攀钢打入预付款,给企业日常运营带来很大影响。
2005年底,永业钢铁开始与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接触。
深发展重庆银行在了解永业钢铁的具体经营情况后,与当地物流企业展开合作,短期内设计出一套融资方案:由物流企业提供担保,并对所运货物进行监管,深发展重庆银行给予永业钢铁4500万的授信额度,并对其陆续开展了现货质押和预付款融资等业务模式,对永业钢铁的扩大经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在取得深发展的授信以后,当永业需要向攀钢预付货款的时候,深发展会将资金替永业付给攀钢,或替永业开出银行承兑汇票。
与深发展合作以来,永业钢铁的资金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增加了合作钢厂和经营品种,销售收入也稳步增长。
案例分析:该案例成功的关键首先在于融资的预付账款用途是向攀钢进口原料,银行的融资是直接付给攀钢,这就是在供应链的链条上借助核心企业的资信为下游企业进行了融资;其次在于当地物流企业同意为其授信额度提供担保,并对所运货物进行监管,使银行可以降低信贷风险,在融资时通过第三方获得了物权控制。
5.1.2动产质押模式案例分析这种运作模式主要针对中小企业运营阶段。
该模式主要特征是以动产质押贷款的方式,将存货、仓单等动产质押给银行而取得贷款。
第三物流企业提供质物监管、拍卖等一系列服务,如有必要,核心企业还会与银行签订质物回购协议。
这种模式将“死”物资或权利凭证向“活”的资产转换,加速动产的流动,缓解了企业现金流短缺压力。
动产质物具有很大流动性,风险很大。
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核心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可有效降低信贷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参与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应用案例:这种动产质押供应链金融服务在国内也已有很多实践案例。
深圳市财信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信得”)是一家从事国内商业批发、零售业务的贸易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内蒙古伊利牛奶(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伊利股份”)在深圳地区的总代理。
财信德作为一家成立时间较晚、资产规模和资本金规模都不算大的民营企业,他们的自有资金根本不可能满足与伊利的合作需要。
同时他们又没有其他可用作贷款抵押的资产,如果再进行外部融资,也非常困难,、资金问题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
此时财信德向当地民生银行提出以牛奶作为质押物申请融资的业务需求。
在了解财信德的实际需求和经营情况、并结合其上游供货商伊利股份,民生银行广州银行经过研究分析,大胆设想,与提供牛奶运输服务的物流企业合作,推出了以牛奶作为质押物的仓单质押业务。
物流企业对质押物提供监管服务,并根据银行的指令,对质押物进行提取、变卖等操作。
银行给予财信德综合授信额度3000万元人民币,以购买的牛奶做质押,并由生产商伊利股份承担回购责任。
该业务自开展以来,财信德的销售额比原来增加了近2倍。
这充分说明了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够很好地扶持中小企业,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有效控制了银行的风险。
案例分析:该案例成功的关键首先在于民生银行业务创新,同意用牛奶作为质押物对企业进行授信,牛奶属于容易变质的食品,因此操作过程中物流企业的积极配合也是密不可分的,在银行、物流企业、贷款客户的共同努力下,才有可能实现供应链融资的顺利开展。
5.1.3应收账款模式案例分析这种模式主要针对企业商品销售阶段。
由于应收账款是绝大多数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都具备的,这一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适应面相应也非常广。
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是中小企业将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进行融资,将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变成银行的应收账款。
之后核心企业将货款直接支付给银行。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拥有较强实力和较好的信用,所以银行在其中的贷款风险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应用案例:2004年,中国银行江苏省银行为江苏工业园区内的冠鑫光电公司(以下简称“冠鑫公司”)提供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
冠鑫公司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薄晶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成品及相关部件,其上下游企业均是强大的垄断企业。
其在采购原材料时必须现货付款,而销售产品后,货款回收期较长(应收账款确认后的4个月才支付)。
随着公司成长和生产规模扩大,应收账款已占公司总资产的45%,公司面临着极大的资金短缺风险,严重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江苏银行详细了解到冠鑫公司的处境后,果断地为其提供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为该项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帮助冠鑫公司解决了流动资金短缺瓶颈。
案例分析:该案例成功的关键在于应收账款的性质,下游企业是强大的垄断企业,也就是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关键是下游核心企业的资信,相对于上面的两个案例,银行的风险最小,当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担保也是案例中冠鑫公司获得资金的重要条件。
随着供应链融资的发展,该类应收账款的融资也可以占用核心企业的授信,无需提供第三方担保,当然这需要征得核心企业的授权。
………………………………………………………………………………………………………6. 物流金融经典案例介绍6.1 物流金融支持下的喜马洋酒分销模式改革案例6.1.1、案例描述国内著名的洋酒公司喜马洋酒主要通过经销商分销的方式进行销售(见图3),这种分销模式给喜马洋酒造成了许多问题:一是所有的渠道都控制在了经销商的手里,一些大的经销商明显有“客大欺店”的心态,仗着手里掌握的渠道,向喜马洋酒压价;二是采用经销商的模式,使得喜马洋酒距离终端客户更加遥远,对于最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的了解需要更长的回馈时间:三是由于批发环节增多.每个经销商手中都或多或少的囤积了一些存货,喜马洋酒掌握不到这部分存货的数量,生产计划很难控制,要么产量过剩,导致存货积压.要么一下子产能不够,导致市场缺货;四是有一些经销商私自向其它一些经销商分货,由此层层分拨.层层加价,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不仪价格昂贵.而且货损率也相当的高。
图8 喜马洋酒改革前销售模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喜马洋酒近日决定开拓新的渠道模式(见图4).即跳过经销商,直接向零售商供货。
图9 喜马洋酒改革后销售模式喜马洋酒首先选择了作为零售终端的嘉农合作开展直销模式,以此来降低双方的成本。
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由于喜马洋酒是一个中外合资的公司,作为控股方的外方投资曾经规定.任何的客户都必须实行款到发货、现金结算的方法.不适用任何的账期,否则宁可不要这单生意.因此喜马洋酒在降低价格的同时,提出货款现结的条件来取代之前经销商给予嘉农的30天帐期。
也就是说,以前当嘉农向经销商发出订单后.两个小时内.经销商会安排车辆把所订购的货物送到嘉农的仓库。
等到嘉农将所送到的货物确认无误.收货完毕后.开始计算30天的账期.嘉农只需在30天后把该笔货款付清就可以了。
在这种情况下.嘉农的现金流状况十分良好。
而现在如果直接和喜马交易.嘉农就需要填补这30天的资金缺口。
经过权衡资金成本和风险,嘉农不愿意采取喜马提出的现金结算的方式.双方陷入闲境。
正在这时,灵孚物流公司联系喜马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